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通过大量轻声词的实例分析,认为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十分重要,指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逐渐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原则,提出在普通话的实际运用中,要保留能区分词义和词性的轻声,减少不具有区别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注音不一致、北京话读轻声而其它地区方言很少读轻声的词。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数千条方言词语,其中不少词语是按照方音直接标注读音,这就将有些本可以统读的词人为地分化出异读音来;方言异读词的存在增加了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的难度,成为人们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绊脚石;中国语文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做到不仅要“书同文”,而且要“语同音”。《现代汉语词典》对方言词语的收录和注音要遵循广泛性、高频率和可补充的三原则,尽量发挥规范型词典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量化测评为基本框架.其中“读多音节词语”与“朗读作品”是最能反应量化测评的总体面貌,最能体现测评信度和效度的题目.从目前所用测试题的这两项内容来看,仍存在“一、不”变调测评内容缺失、“儿化词”选词音变类型过于单一、轻声词量化选择有失规范、轻重格式词的测评无据等方面的问题,此类问题应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4.
轻声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语音现象,长期以来一直为语言学者所重视。有资料表明,《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词32540个,其中轻声词就有2164个,占双音节总数的6.65%。《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表一和表二的23951个词汇中,轻声词语有1363个。轻声在口语特别是北方人的口语中所占比例很大,十分活跃。人们从听感上判断一个说普通话的人是否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最直接的方法不是听他的声韵调是否标准,而是从听轻声和儿化上来判断。  相似文献   

5.
地方普通话是带有方言特征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中有的词与普通话的词形同义异或义同形异,这些词是词语失误的主要对象。规范地方普通话中的词语失误,应删除地方普通话中与普通话无对应词的词,用普通话词替换地方普通话中的不规范词,调整词语的语序、词根和词缀。  相似文献   

6.
本文按照“依据形式标记、注重语音发展、适当兼顾方言”三个原则 ,提出了对于《大纲》中轻声词规范的具体方式和设想 :1.从语法、意义、语音三个方面寻求轻声词的形式标记 ,划出最低限度必读轻声词的范围。 2 .将一批带类后缀的词中占少数的轻声词归并为非轻声。 3.参考各地方言确定一些轻声词的取舍。 4.对难以归入以上各类的词允许存在非轻声的读法。  相似文献   

7.
与《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相比,《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在轻声词条的处理上体现出精简、宽松的原则。两纲在轻声词条衔接上的难点问题是有共同“两读音节”的“两读词条”,这类“两读词条”可通过它们所共有的“两读音节”进行联想记忆。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普通话中,有一种读起来又轻又短,听起来不太明显的音节。这种音节多数出现在词语的连续音节中,发音时用力很小,致使声调模糊,失去了原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对于这种音节,我们把它称为轻声。例如“走吧、拿着、舌头、屋里、写封信、上去、妹妹、说说、叫他、稀里糊涂、试一试、去不去、柴火”等等(加点的音节读轻声)。这类音节在汉语词汇中,数量不少,使用的频率也很高,它们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有的能区别意义;有的能体现普通话的风格,增强表达效果。但是在长期的汉语教学中,人们对于轻声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只作一般的简单介绍就过去了。对于轻声的发音规律,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对于我们的教学对  相似文献   

9.
要改正“轻声”发音错误和缺陷,一是要学生熟悉普通话中念轻声音节的词语,二是要学生掌握轻声的发音要领。在教学中要把握轻声的语音特性,引导学生掌握念读轻声音节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汉》收录了很多标枙书枛的词语,它表示古书面上的文言词语及其读音,这些词语的读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普通话读音的倾向,这些标枙书枛的词语读音在专业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的结果也呈现出这种倾向性.对古书面上的文言词语的读音,没有必要“因袭古注”.在修订《现汉》时,要尽量减少这类词语的收录及注音,尤其是对某些古书面文言词语读音存在的同时还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存在的词语,注音时宜取普通话的读音或折合成普通话读音,尽量使其读音向普通话读音靠拢,从而减少误读,减轻学习普通话的负担和方便汉语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