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什么是写作     
武砺兴 《社科纵横》2004,19(6):168-169
本文试图重新审视和分析写作的基本结构 ,并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基本要素如构思、文体、语态等 ,进行具体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郑滢 《生存》2020,(6):0015-0015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议论文写作又是高中写作中的一种最常见的文体。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又不知道如何写。因此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学生日常积累不足,写作内容低幼化、条理紊乱、论证无力等问题。杜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写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师,应积极探索以阅读促写作的可行性教法。  相似文献   

3.
在职高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核心教学内容之一.《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毕业时写作应该达到的程度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相似文献   

4.
胡伟 《社会工作》2008,(15):58-58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资金对贫困农场扶贫项目投入日趋增多,对改善贫困农场区域生态环境,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场职工收入,确保贫困农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农垦扶贫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是立项申报不规范、随意性大、上马草率、方案论证不充分;二是不按规定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或项目实施内容与所签订合同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韩东 《社科纵横》2006,(10):85-86
本文从律师辩护制度与刑事诉讼结构的天然紧密联系出发,论证了中国律师辩护制度的实然状态受现行刑事诉讼结构控辩不平等、审判不中立以及“审判”前置、侦查定调等问题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完善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关键在于要首先矫正现行刑事诉讼结构中控辩失衡的状态,确保控辩双方平等的诉讼地位,赋予辩护方与控诉方对等的诉讼权利,并对具体举措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语料分析表明,从新闻叙述结构到论证结构之间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连续统,其轨迹为:强叙述结构→弱叙述结构→弱论证结构→强论证结构,用图式结构来表示则为:"新闻事件"→"新闻事件 新闻背景"→"新闻事件 新闻背景 新闻评析"→"新闻事件 新闻评析"→"新闻评析".这一连续统可以出现在消息内部,也可以出现在不同体裁之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四六级英语写作评分要求,提出了避免写作失分的方法,要求文章切题,充分展开,结构清晰,语言亮化.另外,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探讨了切实可行的写作技巧.最后,作者总结了二十条高分写作口诀.  相似文献   

8.
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针对目前文学界流行的一种不正确观点,即认为辛亥革命时机不成熟,是过激主义,其结果是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由此断言革命不如改良,革命破坏性更大,论述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历史意义。作者从封建统治的没落性、改良力量的薄弱性、历史前进的特殊性,论述了辛亥革命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社会群体结构的演变与思想舆论的准备、革命发展的规律,论证了辛亥革命自身进程的合理性;从政治体制的巨大更新、国民观念的深刻转换、对近代经济的有力推进,分析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小波 《生存》2020,(7):0044-0044
当下的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当中较为薄弱的一环,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感觉力不从心,不知道怎么教才好。有的作文课上下发大量材料,成了乏味的阅读课;有的作文课上技法指导生硬,强行灌输写作知识,成了单调的训练课。究其原因,往往是写作过程这一环节的严重缺失。我们要更新写作课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生活,在写作中玩味文字,在写作中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0.
潘文霞 《社科纵横》2008,23(10):176-178
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英语写作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师不不断探讨的问题.将综合英语教学与写作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既要强调语言基本知识,又要重视语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增加阅读量,加强写作环节,可以大大促进和优化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必须在形式逻辑的证明与辩证逻辑的论证之间架设一座过渡桥梁,其关键环节有三:一是精心设计写作训练内容,引导学生从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入手;二是打破“观点加例子”的套式,引导学生从感性材料中抽取理性内容;三是强调论点内涵的具体丰富,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对立面找到论点得以成立的限度。只有在大学生创造性智能的培养和开发上狠下功夫,才能使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取得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定 《社科纵横》2008,23(9):10-12
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颇多,但总体上没有把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理论上的逻辑论证显得很是薄弱,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远未达成较为一致的共识.论证逻辑构思的现实性,也就是意义,论证逻辑构思的可行性,也就是框架设计,这两点恰恰是我们当前在架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时所最为缺乏和不足的地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线来架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探索.这种探索具有现实性,以道路为主线构建符合我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符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同形态的逻辑发展进程;符合我们的现实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展历程.这种探索具有可行性,这个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可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开并通过"什么是社会主义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 三个主要层次来构建.  相似文献   

13.
陈珊容 《生存》2020,(7):0045-0045
写作支架的搭建可以帮助学生跨越写作的“最近发展区”,顺利实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由当前发展水平跨越到潜在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尝试在新闻写作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搭建图表支架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知识,学会搜集新闻素材;借助问题支架,追问事件细节,完善新闻特写;利用范例支架,学习经典范文,启发新闻写作。各种写作支架 的搭建有助于学生突破写作障碍,解决写作困难,完成新闻写作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新闻写作的文化比较郑亚楠一、中西新闻话语体系的流变及特征1精神代表与个性张扬思维运作是任何写作过程的第一步,认知结构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法。新闻写作也不例外,在大量翔实的采访材料面前,如何表达这些东西与每个记者的思维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有...  相似文献   

15.
龙亚 《生存》2020,(14):0009-0009
生活是学生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情感是写作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欣赏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政府决策无不面临利益扭曲、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等致偏因素,再加上中国自身特殊国情,迫切需要在"可行性论证"的同时进行"不可行性论证",相辅相成。为此,要大力促进"不可行性论证"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可行性论证"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要避免议而不决,避免矛盾分裂,维护领导形象。"不可行性论证"不是万能药,实现科学决策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建立决策回避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加强决策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17.
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构成了当今法律论证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传统法律论证模式关注于推理形式及其规则的研究,而对推理的前提关注不够.而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显示了法学家们将法律论证过程清晰化与精制化的理论努力.国内学界近年来也开始重视这一区分.无论是内部证成还是外部证成,均通过对更为精致的推理结构和过程的探求,来使法律决定或判断正当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第45条是医疗保障的宪法规范依据,通过解析该条文的规范结构,医保的规范内容包含了从抽象到具体的三个论证层次:医保的目的论证、制度模式论证以及对象范围论证。医保的目的是为陷入经济困境的患病公民提供经济援助,这种援助是公平与社会责任原则的要求。医保的基本制度模式是以政府为规划主体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方式;医保的对象应该是以弱势群体为重点的全体社会成员。在保障范围上,医保应以保障花费较高的大病为原则,适当放宽对弱势群体的保障范围,并应将疾病防范措施纳入医保范围。  相似文献   

19.
张树玲 《生存》2020,(7):0046-0047
为了解决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无序、低效、应试化等问题,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写作教学模式,创设智慧高效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优化作文批改方式,形成更加动态、开放、多元的共同体合作学习形式;优化整合阅读与写作,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以读促写,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勤于变换写作手法的先锋性实验派作家,她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有出人意料之笔.萧红从由鲁迅作序、胡风写读后,发表<生死场>以来,她的结构一直是有争议的.20世纪30年代就有"结构不坚实"的微词,而她却逆势创作了短篇小说<手>、<家族以外的人>、<小城三月>,结构完美地无可挑剔.40年代,茅盾掩饰不住对<呼兰河传>的溢美之情,称其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新时期,杨义则进一步将她的小说定位为"诗之小说",称其为中国"30年代的文学洛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