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杂文是鲁迅一生同敌人进行斗争的主要武器,特别是三十年代,鲁迅在与形形色色的枭蛇鬼怪战斗的血雨腥风中,挥笔写下了一篇篇“最深刻有力”的杂文,“匕首”般地投向他所憎恶的一切,勇敢地捍卫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今天,在深入揭发批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中,重读鲁迅的杂文,学习他关于阶级斗争的真知灼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前阶级斗争的特点,进一步识破走资派的反革命嘴脸,激励我们把反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 一鲁迅的全部后期杂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阶级论这一条红线。鲁迅经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个革命阶段,耳闻目睹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压榨,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的枪杀,血的教训“救正”了他“只信进化论的偏颇”,“转而求医于根本的切实的社  相似文献   

2.
时代性与战斗性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一贯表现在先生伟大的全部文学遗产中的现实主义精神,而在杂文这一特殊形式的写作上,那种精神,也更为鲜明突出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战斗性。鲁迅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写的“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南腔北调集),曾指出散文小品应在“挣扎和战斗”的基础上生存及发展。所以他本人的写作,即是以“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的杂文,给“五四”以来新散文“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关于鲁迅杂文的时代性和战斗性,一九三三年革命文艺的伟大理论家瞿秋白,在所编“鲁迅杂感选集”的“序言”上,有过正确的阐明。瞿秋白就鲁迅杂文产生的时代原因和战斗使命,作出极卓越和全面的论断: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鲁迅革命的战斗的一生所作的科学概括。鲁迅之所以成为“三家”,在革命征途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他紧紧地掌握了唯物辩证法。鲁迅虽然没有洋洋万言的哲学专著,然而,在他七百余篇的杂文中却充分体现了唯物和辩证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鲁迅的后期杂文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鲁迅这两位伟人的名字是如此密不可分。他们的友谊,他们的共同革命精神,他们的协同动作,他们的对杂文创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成就,确可称得上是珠联璧合、双峰并峙。“瞿秋白同志的杂文是和鲁迅的杂文同一类型而具有自己独立的风格和光芒的创作。这些杂文,可以和鲁迅的杂文比拟,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杂文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内忧外患的交织中诞生并走向丰富和成熟的。鲁迅把现代杂文称为“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鉴于鲁迅毕生致力于用杂文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经国大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经验和杂文作品,此文旨在梳理鲁迅对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性贡献,探索中国现代杂文中的鲁迅精神,及其对鲁迅杂文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最伟大的巨星之一。他的文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尤其是杂文 ,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恶行径。杂文 ,虽古已有之 ,但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思想批判 ,像投枪、像匕首似的战斗武器 ,则是由鲁迅所创造而又由他发展成一个成熟高峰的特定文体的。鲁迅杂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集大成者和最高成就。鲁迅从 1918年开始写杂文 ,他的前期杂文 ,内容十分丰富 ,始终贯穿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和要求科学与民主的思想。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 ,鲁…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一生,是不断革命的一生, “永远进击”的一生。他运用各种各样的文艺武器参加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伟人”。诗歌,是他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鲁迅用它指向形形色色的敌人,指向钻进革命营垒中的“蛀虫”,揭露了他们丑恶的嘴脸,暴露了他们的卑劣灵魂。鲁迅后期诗歌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了同革命营垒内部的“蛀虫”进行长期不懈斗争的光辉记录。在这类诗歌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革命营垒内部“蛀虫”的无比痛恨,并高度概括了丰富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这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学习这类诗歌,对我们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增强我们同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作斗争的本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日本曾从师章太炎,使之精神性格和学术思想、治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受章氏浸染。笔者不揣简陋,试从鲁迅著作的“内论”中,寻求线索,略论如次。一、受章太炎革命精神和斗争性格的影响章太炎是清朝汉学的集大成者,朴学大师,又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骁将。鲁迅说,章太炎是“革命的先觉,小学的大师”,“有学问的革命家”。章氏一生弟子众多,他的  相似文献   

9.
<正>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他战斗的一生中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写过小说、杂文、诗歌、散文、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翻译了大量外国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对于电影艺术,鲁迅称自己是“门外汉”。他没有从事过电影创作,专门论述电影艺术的著作也不多。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鲁迅对于电影艺术的见解,是散见于他的杂文、日记、书信以及亲友的回忆之中,他对电影艺术的许多精辟见解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在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我们每一个革命同志都应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学习鲁迅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同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决裂,为革命多作贡献,“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我确切的相信无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胸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代表着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同人民的敌人进行毫不妥协的、殊死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杂文是他最得心应手的武器,他对这种文体确实有某种程度的偏爱。他认定杂文是“和人生有关”的一项“严肃的工作”,因为有人需要,也“有人憎恶”。鲁迅的杂文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它撕去旧社会的假面,展现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它总结了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返观历史的一部“信史”;它还着力于对作为民族心理特征的国民性的解剖,更使鲁迅杂文具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从“五四”时期起就始终站在反孔斗争的最前列,对“孔孟之道”的反动实质进行过深刻而持久的批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学习他在斗争中所表现的彻底革命精神和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我们响应党的十大所提出的关于深入开展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的号召,彻底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又是杰出的民主战士。他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我们对闻一多的著作进行细致考察时,就不难发现,最能体现闻一多思想发展和革命精神的是他的杂文,特别是他后期的杂文。“因为这些文字是富有战斗性的,是闻先生的一种斗争武器,是闻先生道路的终点,也就是最高点。没有这些文字,就不足以认识闻先生之所以为闻先生了。”① 闻一多的杂文(包括演讲录、通信、序跋、随笔、文艺评论、杂感等),虽仅占其全部著作的一小部分,但这却是他思想和精神的结晶,是他为祖国为人民英勇奋斗和壮烈献身的真实记录。从中我们能够清晰看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在同阶级敌人作斗争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把研究历史和研究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使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今天,在揭批“四人邦”的斗争中,学习鲁迅关于研究历史的论述,对于我们批判“四人邦”歪曲篡改历  相似文献   

15.
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百折不挠,奋斗终生。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永为后人所敬仰。孙中山的名字,将永载革命史册。“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伟大的鲁迅在青年时代,就积极拥护和支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的斗争。鲁迅留学日本时,在东京的中国革命民主派和改良派的斗争正在尖锐激烈地进行,鲁迅坚定地站在革命民主派一边,每天除学习日文,准备进专门的学校以外,“就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他为革命民主派的革命活动所深深吸引了,而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也在这时候得到迅速的发展。在青年鲁迅的心目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才是革命的希望。即使在鲁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以后,他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事业,也始终怀着崇敬的心情,给予真诚的赞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杂文作家,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鲁迅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百多篇杂文,这是他留给我们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按照习惯的提法,鲁迅的杂文是匕首和投枪,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以为,把鲁迅的杂文说成是匕首和投枪是不够的,鲁迅的杂文是我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指南,是生活的教科书。鲁迅在他的杂文中极其深刻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鲁迅的杂文存在着我们迄今尚未完全认识到的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出发,运用过多种文学武器投入战斗。诗歌,也是其中的一种犀利武器。如果说,鲁迅的杂文是投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枪;那么,鲁迅的诗歌,特别是后期的诗作,则是革命进军中的战鼓和号角。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不仅用文学作品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还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黑暗腐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以革命大无畏精神,在批判旧教材的基础上,先后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两部闪耀着战斗光芒的新教材。我们学习鲁迅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努力建设新教材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经验,对于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鲁迅早期革命民主主义的文艺思想,是在当时激烈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风雨中形成的;是鲁迅的世界观,首先是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文艺上的具体反映。而从民族民主革命的客观需要出发,提倡“叫喊和反抗”的文艺,则是他早期革命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鲁迅一开始从事文艺运动,就有明确的革命目的。他既痛恶封迠士大夫将文艺视为消闲的工具,也反对资产阶级的“为艺术而艺术”。他从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自觉地用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①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论断和高度评价,完全正确,鲁迅光辉的战斗业绩充分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杂文是鲁迅战斗的主要武器,它不但在他的全部著述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且是我国现代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财富。作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杂文的艺术价值和它对我国文学事业的贡献,值得重视和研究;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伟大之处,可以说主要地表现于他的杂文,因而更值得重视和研究。本文仅就一个问题即鲁迅杂文具有很强的战斗生命力,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