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性增加了企业集团拓宽产业结构的经营风险,很多企业集团逐步减缓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步伐,在动态竞争背景下塑造并提升成员企业的竞争能力成为集团获得长足发展的基本源泉。集团公司业务属性决定了资源禀赋的不同,对子公司的资源支持和管控模式也会存在差异,继而对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的塑造和培育产生影响。 基于动态竞争理论和成长理论,以2008年至2013年中国集团属性的上市子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集团公司业务属性差异化视角对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培育机制及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通过spss 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构建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和成长性的评价体系;基于2 032个有效研究样本组成观测数据,采用stata 10.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集团公司业务属性与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的关联性;构建外部经营环境与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交互项,进行层次回归分析,考察外部经营环境在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与成长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经营型集团公司比纯资本运营型集团公司更有利于提升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对成长性有正向影响;基于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同,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对成长性的正向影响存在差异,外部经营环境越差,动态竞争能力对子公司成长性的积极效应越强,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完善,动态竞争能力对子公司成长性的积极作用逐渐削弱。 研究结果丰富了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的内涵,集团公司业务属性与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关系的验证表明了集团框架内资源协同和组织学习对子公司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时,对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价值创造效应及外部经营环境调节作用的探索,可以为集团公司基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差异化权变选择对子公司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业务层与职能层的角度研究了地方政府电子公共服务战略规划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包括4个阶段15步的战略规划方法,详细讨论了电子公共服务的战略规划过程,并提出研究的理论假设.然后,以问卷调查及年鉴数据为基础,对与战略环境相关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验证了战略规划方法中所讨论环境影响因素的合理性,支持了文中所提出规划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提出后的应用情况表明,它是科学、合理与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3.
战略规划如何成为竞争优势:联想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回顾企业正式战略规划理论的基础上,对联想公司2000年的3年战略规划系统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失误的深层原因,并探讨了其新一轮战略规划中的改进行动及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国转型经济中本土企业战略规划体系设计的改进框架。本文的研究表明,转型经济中战略规划体系的组织改进和能力强化是大中型本土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企业战略规划体系设计需要在高管直接领导下使战略规划侧重点与创新性与企业业务的战略情境相匹配,并选择合适的规划工具与模型,同时在规划流程中发挥直线管理者和公司规划人员各自不同的作用,才能使战略规划成为本土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研究也揭示了高管的反思与学习能力对本土企业战略规划体系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集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随着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应用的发展、变化以及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 ,企业战略规划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集成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在评述集成过程方法的基础上 ,针对信息系统应用不同阶段 ,探讨了不同集成过程的特点 ;并且根据变革时期环境对企业提出的挑战 ,研究了变革时期的集成过程的总体框架和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及其组合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典型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的特点和类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根据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对各种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进行了适用范围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的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6.
企业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利用基于资源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信息系统技术可能给企业核心能力带来的影响 ,首先分析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然后分别分析了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各阶段信息系统技术可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明确信息技术价值实现机理的基础。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构建了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竞争战略、信息系统支持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在信息技术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互补性以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296份中国企业的实际调查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在信息技术价值实现过程中具有互补性,而且两者之间的互补性通过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竞争战略和信息系统支持企业核心能力等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8.
构建现代企业问题求解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现代企业要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的业务过程就要不断地改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传统的企业业务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新型的信息技术能够支持企业实现业务过程的持续改善(BPCI),本文主要介绍支持企业实现业务持续改善的企业问题求解环境的软件体系结构和动态建模方法。应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建立业务管理系统,同时降低实施成本,保护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已有投资,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动态多变的需求以适应多变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企业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战略一致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战略匹配模型(SAM) 及其在企业活动中的过程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规划(BP) 和信息系统规划( ISP) 战略一致性程度与企业内外环境、企业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方向、ISP 的战 略地位以及IT 对企业业绩的贡献等因素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 果表明,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意识以及利用IT 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与BP2ISP 战略一致性程度 和企业业绩密切相关,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动态联盟中企业建模的Meta-Model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青  乔志刚  黄丽华  薛华成   《管理科学》2001,4(6):31-38
虚拟组织的两个主要组成 :1 )虚拟的办公环境 ,如个体之间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电子通讯交流方式和个体之间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文件存储、检索或数据处理等系统 .2 )功能虚拟化 ,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能力 ,弱项实行外包 ( outsourcing) .因此 ,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有效支持是虚拟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何在构建虚拟企业动态联盟的企业建模时 ,考虑整体的信息系统构架值得研究 .文章利用战略依赖 /原理模型等面向目标 ( goal-oriented,GO)的分析方法—OO( object-oriented)方法的延伸 ,研究了虚拟企业动态联盟中企业建模的 Meta-Model,该模型为动态联盟间的信息系统构架提供了建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 (SISP) is the process of deciding the objectives of computing for an organization and then identifying the applications that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computerize. SISP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information systems have begun to play a more critical role in implementing business strategies. However, SISP is beset with problems that hinder organizations from determining their computing objectives and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impediments to SISP and offers some constructive actions for business planners to take to increase their chances of success. It also suggests that planners may face greater difficulties implementing their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s than in initially creating them.  相似文献   

13.
Improving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 (SISP) remains a critical concern of both practitioners and academics. To date, a rather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examined or proposed analytical techniques, frameworks, and tools for developing strategic plans. A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this emphasis, methodologies have often become the basi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entire process of SISP with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literature. Recent theoretical work suggests that such characterizations are unnecessarily narrow and that planning activities within organizations can be more accurately conceptualized as systems of behaviors, agendas, or process dimensions. Working within this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SISP can be operationalized along distinct dimensions of comprehensiveness (extent of solution search), formalization (rules and procedures to guide activities), focus (creativity or control), flow (top down, bottom up), participation (number and variety of planners), and consistency (frequency of planning cycles). Similar to previous theoretical work and case studies, higher order factor modeling of these dimensions suggests that planning systems that exhibit aspects of rationality (high comprehensiveness, high formalization, control focus, top-down flow), and adaptation (high participation, high consistency)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lanning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博弈问题的信息论模型和定义不同类型博弈问题的策略熵,论证了纳什均衡与最大熵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大策略熵是纳什均衡的充分必要条件。这表明纳什均衡不仅是利益的均衡同时也是信息均衡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熵最大化准则的纳什均衡估计与精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Supplier reluctance to openly advertise highly discounted products on the Internet has stimulated development of “opaque” name‐Your‐Own‐Price sales channels. Unfortunately (for suppliers), there i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online consumers to exploit these channels through collaboration in social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ree possible forms of consumer collaboration: exchange of bid result information, coordinated bidding, and coordinated bidding with risk pooling. We propose an egalitarian total utility maximizing mechanism for coordination and risk pooling in a bidding club and describ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s for whom participation in the club makes sense. We show that, in the absence of risk pooling, a plausible bidding club strategy using just information exchange gives almost the same benefits to consumers as coordinated bidding. In contrast, coordinated bidding with risk pooling can lea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enefits for consumers. The benefits of risk pooling are highest for consumers with a low tolerance to risk.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suppliers that actively adjust for such strategic consumer behavior can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ir businesses and,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even increase revenues.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战略群组理论视角,分析了企业战略定位中不同战略维度的匹配问题。以境内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样本,选取移动互联业务比重和IT投入强度这两个关键战略维度,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研究假设。研究发现,当企业的移动互联业务比重和IT投入强度同时处于较高水平时,这一战略组合能为企业带来高绩效,是一种合理的战略位置;另一合理的战略位置则是较低的移动互联业务比重配以较低的IT投入强度,它也明显好于一者较高、另一者较低的战略组合。以上结果表明,战略定位的关键是实现不同战略维度决策之间的合理匹配,从战略组合的角度理解行业中的战略位置。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移动互联市场的竞争战略与绩效,也验证了战略群组理论在战略定位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对战略组合的分析不可简化为对各战略维度的单独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MIS领域教师科研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美云  毛基业  林希 《管理学报》2008,5(3):430-438
对高校MIS领域的107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表明,该领域的教师将减少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项目,增加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研究上的投入;管理研究的主题越来越与国际学术界的主流接近一致;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的投入程度与该领域教师的学校收入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然而,与预期不一致的是,对论文质量如对于被检索的论文或核心论文的强调并不会对该领域教师的研究投入产生显著的影响,且该领域教师海外的学术经历和归国学者的回流并没有对研究方法的选择特别是转向实证研究产生明显的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下,没有需求预测能力的制造商总是需要权衡实施“躺平”策略还是“进取”策略来获取下游零售商拥有的需求信息。本文考虑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通过构建信息对称、信息推测和信息甄别三种情形下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的最优信息获取策略、不同策略和信息禀赋优势对制造商、零售商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零售商信息禀赋优势高或低,对于制造商来说,“躺平”策略为其最优信息获取策略,且在该策略下制造商更倾向于根据零售商的零售价对需求信息进行推测。而对于零售商来说,制造商选择“进取”策略时对其最有利。若制造商选择“躺平”策略,零售商则更倾向于主动披露信息,在该情形下零售商的信息禀赋优势越低对零售商越有利,越高则对制造商越有利。  相似文献   

19.
王良  冯涛 《中国管理科学》2015,23(9):116-123
基金经理运用声誉及信息操纵来获得超额利润的现象频发已严重阻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明晰其中的博弈演化机理以减少基金经理道德风险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数理模型从声誉及信息操纵两个维度研究了基金经理持股策略演化博弈过程。研究发现,如果非明星基金经理树立声誉的净收益大于市场平均收益,那么经过长期演化博弈,具有有限理性的明星基金经理选择继续维护声誉策略,非明星基金经理选择建立声誉策略。当强势明星基金经理信息操纵的收益小于信息操纵的成本时,无论外部投资者是否监督,有限理性的强势明星基金经理均会选择如实披露信息的策略。当外部投资者监督的收益小于监督的成本时,外部投资者选择不监督策略;当外部投资者监督的收益大于监督的成本时,外部投资者的策略选择依赖于强势明星基金经理的策略选择,强势明星基金经理选择信息操纵策略的概率越大,外部投资者越可能选择监督策略。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零售商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策略和制造商的信息获取以及最优定价问题。在模型中,制造商同时为两家零售商提供等价商品,零售商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且进行价格竞争。以Bertrand博弈为研究手段,求解了零售商的均衡销售价格、订货量决策和信息共享策略,制造商的最大利润和最优批发价格,以及供应链利润。分析比较了在制造商不同的信息获取策略下,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研究表明,零售商之间完全信息共享始终为占优策略。但制造商获取下游信息时会使得自身利润增加,零售商利润减少,因此零售商不会主动把信息共享给制造商。考虑到下游的边界均衡解,供应链的利润变化还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产品的替代性有关。当产品替代性较高或产品替代率较低且市场的不确定性处于中间水平时,制造商获取信息后供应链利润增加,此时制造商可以用部分增加的利润成功购买零售商信息。该模型为上游制造商提供了最优定价和信息获取策略,也为下游零售商提供了求解自身最优销售价格、订货量和信息共享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