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渠、宝丰二县政区变动是清代前期宁夏府行政区划沿革史上重要的事件。该文通过系统考察新渠、宝丰二县政区的沿革过程,探讨了地方开发、环境变迁与基层政区置废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在区域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地方开发、环境变迁等因素对政区变动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各有所侧重,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2.
尽管神话研究不等同于文学研究,但对于上古神话的文学研究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建构四川文学通史先秦部分的基本前提。与荆楚文学等中国地域文学相比,上古巴蜀神话早期文学化程度的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先秦巴蜀文学的总体水平和早期巴蜀文学历史演进的地域统贯性。包括四川文学史在内的中国地域文学史书写在处理上古神话部分时应着眼于对神话固有之文学属性的分析,具体可从还原和整理神话谱系,揭示神话的“意态结构”以及讨论和列举神话对后世地域文学的影响三个步骤着手。  相似文献   

3.
论神话历史化思潮赵沛霖就对神话和神话思想发展的深刻而巨大的影响而言,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神话思想史上任何一种思潮都不可能与神话历史化相比拟。然而,中国神话思想史上的这个头等重要的大事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五四”以后才被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与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随着历史的变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特点的变化,上海的地位与作用也有较大变化,但其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经济发展的带动,整合功能一直长存。一、从历史变迁看上海...  相似文献   

5.
作为神话人物的孙悟空,其“家乡”当然也就是虚构的神话世界。离开了神话世界,讨论所谓孙悟空的“家乡”问题,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伪问题。我们应当从文化学、文学创作的意义上追溯孙悟空的原型及其环境的变迁,从而在深刻而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展示孙悟空这一神话人物形成的文化学基础、创作机制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从对神话传说的处理看司马迁的神话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神话学和历史学都已证明,人类(无论是哪个民族)早期的历史与神话不可分地纠结在一起,要明确区分哪是人哪是神,哪是神话的延续哪是历史的开端,是十分困难的。神话与历史之间的这种缠夹关系在中国古代尤其突出,这与中国古代部族内部的社会结构有直接关系。原来,我...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巨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颉刚先生除史学研究贡献外,也是神话学研究方面的 拓荒者。他对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构建,对中国古代神话系统的独特把握,对神话本质特征 的深刻揭示,以及在肯定神话历史化、揭示神话的演变和流传过程等方面,均取得了杰出成 就。  相似文献   

8.
中国朝鲜族神话是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朝鲜族是由朝鲜过境而来的民族,研究该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就必须研究朝鲜原初文化的创造物──神话。朝鲜神话蕴涵着朝鲜民族童年时期的世界观、认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这种神话的文化意识的传承是一个动态过程,对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于对该民族神话形成的认识、传承、创新与传播。朝鲜的神话主要是通过中国朝鲜族过境口承和文字资料传入,其主要神话故事体系有开天辟地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日月神话、诸神争斗神话、图腾神话…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四个汉族社区的民族志考察,本文对中国现代口承神话的传承和变迁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现代口承神话的功能和意义复杂多样,那些在仪式场合被讲述的神话,依然扮演着信仰的"社会宪章"的功用,此外,它们还是构成世界观的重要基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流、建构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后代和消闲娱乐的方式,是凝聚群体、建构身份认同的重要力量,还是获取政治资本和商业利益的策略性资源。神话传统的变迁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诸多影响,但其影响是有限度的。神话的讲述者普遍地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人群,其中"积极承载者"和"消极承载者"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导游和教师则日益担负起了新时代职业讲述人的角色。讲述人的神话观也多种多样,神话并不一定被视为"神圣的叙事"。口头传承依然是主要传播方式,但其传播途径正日益多样化:书面阅读、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以及观看电影电视等越来越成为青年人知晓神话传统的主要方式。针对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倡议采用"综合研究法"。  相似文献   

10.
县级行政建置与辖境大小的历史演变是沿革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以晋阳县为例,对晋阳县的建置,尤其是辖境的变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证,可以看出,晋阳城是晋阳建县的先声,是晋阳县设立的基础,在晋阳县立县的一千二百多年里,其辖境总体上是随时间的推移而趋缩小,这基本符合中国政区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的诸多事物,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进行变革而得以发展和延续的.藉以形成历史并赋予生命力,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尤其如此,故有云"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  相似文献   

12.
宗法家族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由家庭生活渗透到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人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其在历史和文化的变迁中沉淀下来的社会心理特质至今仍参与甚至主导着中国人的生活。当前对历史文化对我们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审视、反思,是为了择优存良,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外神话差异性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神话差异性概论梁工本文所说的中国神话,主要指中国汉民族神话,兼及少数民族神话;外国神话主要指最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以及特点突出的希伯来神话,兼及其它民族或地区的神话。由于神话赖以形成的历史、地理、社会和民族条件互有差异,中外神话表现出颇不相同的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神话特异性的研究将证明:中国神话的主体进程,是在经过比较和选择之后形成的.中国神话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这种比较与选择的历史.中国北方神话曾为中国神话体提供了同中原神话不相同的一条途径,即:神界系统化、非伦理化和多元并呈性.中国神话甚至整个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面临象四大古文化中其他三大文化系统(埃及、巴比伦、印度)那样的灭顶之灾,其重要的一点,便是有了中国北方文化及其他周边文化提供的诸多选择比较,不断补充和激活其主体文化.而日益衰败、不得不面向世界的中国近代文化史,正是开端于中国北方文化及周边文化同中国主体文化的最后统一不再能为中国主体文化的发展提供选择与比较之日.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是人走出来的.重建中国文化,就应在面向世界的同时,重振中国北方文化为中国主体文化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可能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兰州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4月出版了梁新民先生撰成的《武威史地综述》这部22万余字的学术新著。全书内容是:反映并探讨今武威地区特别是武威市城郊古往今来的沿革变迁,重点在历史人文地理方面。著者在本书前言里申明,他努力使这部著作在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三...  相似文献   

16.
改革也就是制度变迁的本质规定性,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道路,实际上也就是这个国家对制度变迁形式的选择问题。国家经济制度的整体变迁,从理论上,可以被区分为自然演进型制度变迁、移植型制度变迁和创新型制度变迁。而中国经济改革就其本质而言,属于一种典型的创新型制度变迁。中国经济改革创新型制度变迁道路的选择,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制度变迁历史的归宿,实际上其创新性也已被中国经济改革30年的实践经历所证实。  相似文献   

17.
神话学是西方人文科学研究的产物,而中国神话学的发展是在西方神话理论的影响传播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梳理西方神话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我们看到了中国神话研究者向西方的学习,也看到了中国神话研究者内部的讨论和冲撞,最后在借鉴西方理论、结合中国神话现状的基础上,中国学人建构了自己的现代神话学体系,有了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的资格。同时,神话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开拓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视野,赋予中国文化研究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昆仑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的主体部分,在其被文本化过程之际,正是中国古文明已经成熟之时。虽然限于当时书写条件的困难、国人早熟的哲学思维和神话历史化改造等种种因素,加之神话本身经过历史时间的剥蚀和历史潮水的冲刷,所书写的内容只剩下一些零散的、只言片语的,以及欠完整形态的"碎金片",但从前人学者对先秦至汉晋时期记录神话典籍的连缀萃集仍然能够看出昆仑神话是我国古典神话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影响最深远的神话体系。举凡在先秦至汉晋时代的原典如史部与子部小说家类典籍、先秦诸子著作与《楚辞》、历代对原典的注疏训释之作,以及道藏及晚出现的笔谈杂记、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砖石画像、竹简帛书等中,都有或简约或较为完整的文字记载,仍保持有"原生态"的状貌。从中可窥见古代文献书写昆仑神话时,具有思维的原始性、神话意象的层累性及神话人物记忆的排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昆仑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的主体,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而她与青海高原的昆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梳理了昆仑神话的文化意象、神话昆仑山的基本风貌和女神西王母形象的文化变迁,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昆仑神话与青海的密切关系,进而探讨了昆仑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在中华民族史上的神圣地位。  相似文献   

20.
雷华  李恬 《天府新论》1997,(6):81-85
我国的茧丝神话,由于茧丝业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在整个神话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一页。茧丝业开始时间久远,所涉及地域广阔,自古凡是此业发达的地区,几乎都有关于它的神话与传说。四)Ij茧丝神话是我,国茧丝神话的一大流派,数量多且体系完整,它是四川发达的丝品织造业的历史见证。研究这些神话,可为学术界在饲蚕、丝织业方面至今尚无定论的不少问题提供寻绎证据。吕神:中国饲蚕业起源于何地中国茧丝业的源头,由于近半个多世纪来与蚕、丝关系密切的几批文物的出土,学术界一般认为其起源地在中原或长江中、下游一带。眼见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