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从在根本上决定我国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而在农业上,集中了一个口号就是“科技兴农”。本文拟对科技进步的概念和类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历史作用和实施战略;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企业领域的延伸,在协调企业内部员工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企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相关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不足,其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充满挑战.本文引入企业社会工作这一介入方法,对如何从企业社会工作的视角来协调内部员工关系的实施路径做出深入探索,并从理念、制度和社会工作者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企业领域的延伸,在协调企业内部员工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企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相关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不足,其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充满挑战。本文引入企业社会工作这一介入方法,对如何从企业社会工作的视角来协调内部员工关系的实施路径做出深入探索,并从理念、制度和社会工作者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证明,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关系更加紧密,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发展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具内在动力的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浙江省1982、1993年全省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测度农业产出增长中的科学技术份额,以期揭示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技术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以其杰出政治家、战略家的敏锐目光,综合考察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经验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思想,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技人才思想等思想,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理顺了现代化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为中国现代化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中国的国情来说,没有一个稳定的、坚实的、比较强大的农业基础,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的、稳定的、健康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振兴就难以实现。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已经不是孤立的农业,它不仅同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它们之间又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作用。因此,无论是稳住农业,发展农业,还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都不是农业本身能够解决的。没有工业,没有科学技术的武装,特别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没有乡镇企业的多方支援,稳住农业、发展农业是不可能的,建设现代化农业亦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文仅就乡镇企业同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谈几点意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在福利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贯彻党的福利政策的前提下,守住本分、理顺关系、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促进社会福利工作大发展。守住本分,即以办好福利院为主体,发展多元化经营不能削弱福利院这个主体;理顺关系,即正确处理开展创收与福利服务的关系;改革开放,即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灵活运用政策,改革体制,开放管理;创新机制,即要创造最适合福利院发展的运行机制,而不局限于某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产业化组织探索阶段、合作经济组织完善阶段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阶段等四个阶段的变革。究其动力机制而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业区域专业化是经济驱动力,农户主体地位是社会驱动力,政府的支持是政策驱动力,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制度驱动力。以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通过调整土地关系,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农业区域专业化,优化农业产品产业结构,突出专业化农产品的异质性,形成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市场从完全竞争向垄断竞争转变。  相似文献   

9.
周民良 《创新》2011,5(2):5-9,126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决策。2010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区域性政策,保持了共同但有差别性的区域发展格局。展望未来,应该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各展其长的区域发展前景,应该通过政策调整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增强区域科学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外国农业和正确认识中国农业的关系实践证明,实行对外开放方针,包括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是正确的。但对外国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有分析,要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外国的农业,有它各自的历史和特点,我国农业也有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党政关系模式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也最终决定着中国的政治发展,因而如何理顺和规范党政关系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现代国家建构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其与中国的党政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因此,运用"现代国家建构"这一理论框架对我国党政关系演进历程进行分析,既可以梳理出我国党政关系模式演进的轨迹,同时对于当前我国党政关系的调整和理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罗剑朝当前,我国的农业正在加快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由于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无论产业竟争还是资源竞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人的较...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已经和正在经历的分散生产的农业社会和集中生产的工业社会,到当前面临的非集中化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或者从以蒸汽、电气、核能和信息为标志的人类物质生产的历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来看,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演变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著很多,但大都着重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生和发展来阐述的。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它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会条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强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反作用。因此,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成为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样,这也被现代各国包括我国和历史所证实。遗憾的是在我国,尚未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上述问题进行科学、辩证分析与阐述的专著,文章也不多见。不久前,我有幸看到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内部协调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均存在障碍.在金融支持政策组合中重货币信贷政策,轻金融产业发展政策的作用;行政干预过多;主要依靠金融发展量的扩张,而非结构优化.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建设和完善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秦军 《唐都学刊》2002,18(4):55-56
入世以后 ,我国的农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与挑战。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在自身发展与政府政策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 ,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的市场化改造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政府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要向农业倾斜 ,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资则是政府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日本农业现代化起步,大体上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但从长期发展过程看,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不仅仅是战后二十年的事情,它与战前半个多世纪日本政府实施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的改良有密切,关系。战后农业政策的历史渊源明治维新后,日本为建立可同欧美列强分庭抗礼的资产阶级国家,对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孕育在封建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扶持政策的选择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广 《学习与探索》2005,(5):217-220
农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农业的适当扶持是农业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目前农业扶持的问题是扶持力度不足,扶持措施不适应WTO规则要求。随着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农业的竞争劣势更加明显,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在WTO农业政策框架内实施农业扶持政策,提高农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推进我国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显著的农业增长效应,但随着时间转移.为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提升农民的市场定价能力和政策影响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已是大势所趋.从实践来看,我国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这种情形可以从农户推进组织化的意愿、农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机制、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状况等角度进行解释,农业经营组织化相对滞后表明我国尚未构建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此.必须通过改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人力资本形成制度、法律建构和执行力等系统性努力,切实推进农业经营的组织化进程,以回应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处于社会主义初阶级段的我国,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整个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必须对农业建设有一个全面、辩证而长远地考虑,采取农业宏观协调发展的财经战略、相对稳定的政策和增加投入的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原始社会末期农牧业兴盛之时起,迄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我们先民为着自己的生存,为着子孙的繁衍和强盛,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农业科技,总结了农业发展中的基本规律;而且还创造了如何以法律形式保证这些规律实现的经验。这就是以政策和法令保护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农业立法。这些法的历史文献,不仅在当时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要以法律管理农业,制定农业立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试图对我国先秦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立法问题,做初步探讨。 这里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