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诚实信用巳是由最初的道德规范发展成为现代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就在于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现代社会,依诚实信用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克服立法滞后性,增强法律的稳定性;有利于调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事人更好地守法,建立一种公平竞争、友好协作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诚实信用原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并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由最初的商事道德规范逐步上升为法律规范 ,并最终成为现代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合同诚实信用原则的完整理解应从以下三方面着眼 :一是合同当事人彼此之间应诚实不欺、恪守信用 ;二是该原则具有衡平市场交易过程中各种利益冲突的功能 ;三是该原则能起到解释、补充法律与合同的作用。合同诚实信用原则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融为一体 ,兼有法律调节与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 ,具有很大的弹性和灵活度。合同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立法上的最终确立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诚实信用已由最初的道德规范发展成为现代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就在于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现代社会 ,依诚实信用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有利于克服立法滞后性 ,增强法律的稳定性 ;有利于调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 ;有利于促进当事人更好地守法 ,建立一种公平竞争、友好协作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信用是经济交往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为了协调因垄断、战争、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保障社会利益,近现代民法,尤其是现代合同法将诚实信用吸收为基本原则,用以昭示民法的价值,指导当事人的民事活动,补充法律的不足,以及解释合同、解决争议。处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也急需确立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用以指导和约束当事人的合同行为,并公平解决合同纷争。  相似文献   

5.
作为道德规范的诚实信用在我国统一合同法里被确认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文章从原则的含义、内容及其法律适用三个方面对该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道德法律化的必要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法律化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中国古代就通过"纳礼入律",使三纲五常成为了法律的指导原则,使"孝"、"忠"等道德规范成为了基本的法律规范.在西方民法典或商法典中,也把作为道德原则的诚实信用转化为最高的法律原则.这不仅表明二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也预设了二者的相互限定性.那么,为什么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道德法律化的呼吁特别强烈呢?  相似文献   

7.
诚实信用应当而且能够成为民事诉讼法律原则。诚实信用作为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律中的确立有利于发现案件真相、解决纠纷,实现诉讼公正和民事诉讼经济与效益的要求,保证民事法律体系的统一,也为理解法律规定准则和解释法律提供了依据。传统道德与目前的诚信建设、学者的理论研究以及现行法律对诚实信用的制度表达,为诚实信用作为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律中确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诚实信用既是浙商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商事活动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从这个角度出发,诚实信用是浙商精神和商事审判理念的契合点.浙商精神和商事审判理念中的诚实信用相互作用,商事审判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为浙商精神中的诚实信用提供法律保障,浙商发扬诚实信用精神有利于商事审判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产生良好的法律适用效果.浙商精神和商事审判理念的相互融合使诚实信用成为商事行为和商事诉讼必须遵守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原则产生于古代罗马法 ,现已成为各国民法领域的一项普遍指导性法律原则。实践证明 ,诚实信用原则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诚实信用原则作指导。为此 ,必须贯彻诚实信用原则 ,重塑市场经济主体诚实信用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中道德原则的法律化。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原本是重要的法律渊源。民事诉讼法的实施需要诚实信用原则作保障,而以理论和现实依据来看,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加强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财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自身素质、廉洁奉公、实事求是、服务意识、民主监督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民法的帝王条款,诚信原则包括主观善意、权利不得滥用、利益均衡三层含义。在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的背景下,各国行政法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诚信原则。由于既对行政法主体具有指导功能,也符合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标准,因此应将诚信提升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诚信将“法律人”提升为“道德人”,促进行政法主体地位的平等,优化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结构,使行政相对人成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规范对象。  相似文献   

13.
要防止和克服时尚的道德负效应 ,首先应对时尚的内容、传播途径进行道德审查 ,同时就时尚主体而言 ,应注重道德心理的过滤。时尚的传播总是以从众、暗示、好奇等社会心理为基础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从众而不失个性、暗示而不忘操守、好奇而不违规范 ,就能真正使时尚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完善的精神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情操的建立需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去加以指导。孔子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在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其崇高的道德理念是后人思想前进的动力,滋润着每个时代人的心田,对当代乃至后代如何做一名“道德的人”,起着指引人们道德信念的方向的作用。孔子的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全面具体,在道德信仰、道德尺度、道德形式上都彰显着中国传统德育的精神理念,积极挖掘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及其深刻内涵,吸取精华因子,对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解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促进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英国的《早期基础阶段法定框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幼儿社会性领域的目标、基本原则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文本比较和分析,探讨中英两国早期儿童社会性学习和发展标准的异同,并对我国新阶段的幼儿社会性教育改革进行思考,认为:应重视0-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幼儿社会性发展标准的指向性需更明确具体;突破幼儿社会性学习中品德知识教育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失节文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一直是人们羞于谈论或深恶痛绝的对象 ,他们当中不少是著名诗人或文化名流。当我们撇开道德评价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查其失节的深层次原因时 ,我们或许不只是鄙视 ,还会多一分宽容。  相似文献   

17.
从梳理休谟对道德原则与道德价值的论证入手,分析论述了休谟道德哲学的理论困境及其人学研究上的深远效应,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休谟的经验论作为道德判断之根据的贫乏性极大地影响了后继者们在此问题上的思考方法与方向,休谟的道德思想在更大意义上是揭示了现代道德哲学家激烈争论的主要原因。他的思想已经被公认为人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无法漠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是一个标识一类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它体现着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境界。先秦儒家气节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尚志存性为心性和德性的前提和目标,以对道义的持守为核心和灵魂,以无惧的义理之勇为人格特质和最终体现。儒家气节观对个体道德人格塑造,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富勒的新自然法学(The revival of natural law theory)继承了以往自然法学(Classical natural law theory)的传统,追求法律的道德价值,强调法律与道德密不可分。但是,在研究重点和以往自然法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往自然法学研究的重点是一种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上的外在道德价值目标,即法的目的的道德性,追求实体正义(external morality of law)。富勒的新自然法学的研究重点则是国家制定法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道德价值目标,即手段的道德性,追求程序正义(inner morality of law),并明确提出符合程序正义的八项具体法律原则或标准。 研究重点不同,其方法也就不同。富勒的研究方法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把法律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强调手段与目的的整体性和过程的内在健全性;另一个是在坚持追求法律道德根本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达到法律目的的具体标准,将抽象的价值观变成非常具体和具有高度实践性的事业,强调应该与实际的结合,以及具体与抽象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人格教育中政治要求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一个整体,其中要重视政治要求与道德要求的统一问题。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中的政治要求与道德要求各有不同的标准,如何将这些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一个需要在教育训练中不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和难题。要警惕原先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内涵为语境的“政治正确”、不讲道德的泛政治化倾向,也要防止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语境的新型价值观体系所采取的淡化政治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