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泽钰先生是老朋友了,对于他近几年艺术事业的突飞猛进颇为欣赏,看到他的《雁荡山水》系列写生作品和部分获奖人物画作品,他的山水画作品,让人脑海中始终盘旋一个字眼;"新颖". 宋代山水画大家范宽说;"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在山水画领域中,泽钰先后受教于黄培元、郑正、曾广才、老耘(刘惠民)、欧阳举子、刘汉民诸先生,又得程大利、胡明德、程振国、衣惠春诸先生教授,红楼梦古典人物与现代人物等得史国良、张津成、冯其庸、周汝昌、文怀沙诸先生指教,受益匪浅,艺业精进.  相似文献   

2.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是主与客的最高境界,是二者的和谐统一,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前提,创作是写生的升华,在冷静的客观描写生中善藏主观思想于其中,在抒发情怀时,借客观景物来传达.这就是把客观世界主观化,把主观世界客观化.因此,创作中既要忠实于写生又要发挥画者的创造性思维,让写生更好地服务于创作.  相似文献   

3.
涉及山水画写生的话题,自南朝宗炳提出"应目会心",姚最提出"心师造化",一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为什么要写生?如何写生?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如何?历代画家、史论家有多种思考与探索,这些也是我们当今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我想到了1960年率团进行23000里旅行写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进而形成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傅抱石,重读他的有关论述,感到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赵世君,当代著名书画家,既擅长于花鸟,也涉猎山水。他出生于湖北襄樊,6岁开始习书,7岁开始练画,写生创作数十年,得到关山月、宋文治、魏紫熙、于希宁、汤文选等当代大师名家的教诲,形成了诸家并蓄、自成一体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大云山的儿子──记从台湾回乡定居的书法家黎民敏先生方静宇湘鄂赣边区有座山叫大云山。游踪海外近40年的黎民敏先生,总忘不了家乡山水故土情,他自号“云山逸士”,大云山,给了他生命,给了他灵气,给了他创作的源泉。五十年代初,他只身闯荡香港,3年后入台,著书...  相似文献   

6.
辽阔无限的大自然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源泉,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画家格外讲求山水画创作中的笔墨图式,其确立主要源于画家在大自然中不断寻找和探索美的过程,写生是画家面向自然、积累直接经验,吸取创作源泉的重要环节。通过写生,将艺术创作扎根于自然,在变化中寻找自己的语言、风格,创作出有生命力感知的笔墨。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中国画格局中,山水画仍然举足轻重,是中国文化自身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地位。中国山水画创作犹如攀登在石阶小路上,每登上一个台阶,将会看到一道新的风景线,将会有新的感悟。要想画好山水画必须在生活中观察,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写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吸取传统绘画的精华,对中国山水画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出一片新的山水天地。  相似文献   

8.
田继学 《公关世界》2023,(18):129-130
<正>山水画的创作承载着很多的东方审美精神,也兼具传统哲学内涵的焕发。所以搞山水创作需要有博涉多优的修养,不能只为画山水而画山水,那样就成了画匠。我们知道画匠之作,无有灵性,也不可能有气韵生动的审美魅力。画家李焕林的山水作品无一件呆板生硬,件件都毫无匠气,全然都有可以澄怀观道的文化魅力。在他的山水里游目骋怀,可以移步换景,尽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巍仪气质!为什么李焕林先生画山水性灵百般,总是带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格局呢?他跳脱画匠窠臼的动力来源在于何处呢?  相似文献   

9.
一部清新淡雅的<边城>凝结了人类至真至善的美,体现了沈从文先生的社会理想和美学思想.正如作者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意图时说: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宇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细细品读<边城>,让人心灵颤动、回味无穷,湘西山水之美衬托了人性之美,人性之美也如山水之美,生活其问的人们唯其善良,更加重了作品的悲剧感.文中的湘西景致、善良质朴的人们、淡淡的爱情悲剧等营造了<边城>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10.
在民国初期,北京有位善诗书、通画理、精篆刻的艺术家作了一套极富写生与漫画特征的《北京风俗人物》谱,令画界耳目一新.此人即是山水、花鸟、人物兼擅,却又不归某家派的国画大家陈师曾(1876—1923).他出身世家,名衡恪,字师曾,江西义宁人.  相似文献   

11.
写生与创作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的,写生具有习作与创作的双重意义,好的写生作品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在写生教学训练中加强作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深层次的探求绘画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有工笔、写意,其各自的艺术特点非常鲜明。工笔花鸟画造型严谨,工巧富丽,精细雅致,她以工细而不柔弱、严谨而不刻板、艳丽而不俗媚、婀娜而不造作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陶冶,历来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工笔花鸟画是以自然界的花卉和禽鸟及其生存环境为创作题材的,要描写刻画这些生灵,就要求我们到生活中寻觅它们的踪迹,搜集它们的形象,体会其中的情趣。所以写生是走向创作的第一步,这也是工笔花鸟写生课的重点所在。简单狭义地解释“写生”就是对照实物直接进行描摹。艺术创作要从深层的诠释“写生”,写,…  相似文献   

13.
苏锡超先生笔下的山水既没有北派山水的雄强与霸气,也不似南派山水小桥流水人家似的柔美纤秀,他既没有师某家,亦没有法某派,更没有固守一种风格,而是在融古人法度中彰显现代精神,从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中走出,并创造出一种极富启示录性质的新的山水形式——平面山水,这应该是苏锡超先生带给我们最富启发性的意义。传统图式中山水的题材及表达这种题材的墨法与笔法,  相似文献   

14.
李蕊娟 《职业》2016,(1):54-55
给新西兰BOSS取名,意外发现商机 马晓莉201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企业当翻译. 2012年3月的一天,马晓莉结识了一位刚从新西兰来上海开展业务的乳品商庞沃尔先生. 庞沃尔先生对中文颇感兴趣,还提出付费请马晓莉做他的中文老师,并让马晓莉给他取个有文化底蕴的中文名字.庞沃尔说,先担任驻华大使、接着又任澳大利亚总理的凯文·鲁德,因为取了个很"牛"的中文名字——陆克文,所以让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他的英文名反倒没几个中国人知道.  相似文献   

15.
张可久是元代大量创作山水散曲的作家,他的山水散曲,如画般美丽醉人,是其追求山水之美,尤其是色彩之美的结晶。他有意的建构山水散曲中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感,注重画面上色彩的运用,使景中有"色";并通过精妙的色彩搭配使其锦上添花;达到了作者对情感的寄予,使得情"色"交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写生时要抓住写生的生活感受与创作的主观情绪,并融合个人修养等方面来探讨其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借鉴前辈画家的写生经验,结合作者个人的实践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同行在教学和创作时参考,冀望共同促进中国山水画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头像的写生是人物画中要求最高的部分,不仅因为头部的结构最复杂,更在于人的面部有丰富的表情。我们经常提到的"以形写神",在头像写生中的体现最为充分。因此,对于素描头像写生技法的学习对以后的人物画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中主要阐述素描头像写生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在观察方法中强调了点、线、面的结合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式;在表现方法上着重论述了用线、面、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最后提出了如何将雕塑和版画的表现形式溶入素描头像写生的技法之中。  相似文献   

18.
<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唯--部长篇小说,白面世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玛格丽特这个美国南方女作家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创作的爱情故事缘何吸引这么多人.经久不衰?老舍先生说: "凭空给世界增加了几个不朽人物,如武松、黛玉等,才叫做创造."而米切尔的(飘>正是这样,她为后人留下了永远的思嘉和瑞特.  相似文献   

19.
曹浩 《伴侣(A版)》2014,(2):17-17
正网友倾诉:我和我先生结婚快3年了,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彼此生活在一起也觉得很幸福。可最近我才从我先生口中得知他还隔三差五打听他前女友的消息,这个事情让我心里很难受。他的一个同学和他的前女友还保持着联系,而他的同学喜欢把关于他前女友的事再转告给他,于是我先生便知道了关于前女友的很多消息。信任我先生,但我心里还是很不年,曾经感情很好。女  相似文献   

20.
潘丰泉 《公关世界》2016,(20):88-89
20世纪一位在山水画领域颇有建树的画家李可染,除了创作以毛泽东诗词为特定题材的山水画之外,则更多地把目光投射在我国西南这一广袤且带有神秘色彩的题材作深耕穷探,通过“此不同于彼”的表现--有异于画史多描绘中原北方干燥坚硬的崇山峻岭和江浙南方湿润松软的丘陵坡地,尤其被历代山水画家以其源源不断的艺术才情和旺盛的创造力所覆盖。可谓是让当代山水画家在面对画史一座座高峰如范宽、李成、李唐、董源、黄公望、王蒙、沈周的作品前,由此萌发让笔墨再生变异的创作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