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冰心是一位爱写“爱”的作家。她的《寄小读者》,笔触细腻,感情缠绵,在当时曾打动不少读者的心。但由于生活的局限,作家在当时描写歌颂的不过是“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序》),因而作品的社会价值受到一定的影响。解放后,随着生活环境和世界观的变化,作家“爱”的内容有了质的不同,即由小资产阶级的“人类之爱”变为无产阶级的阶级之爱。一九五七年写的《小橘灯》,就是一篇充满  相似文献   

2.
评论古代作家作品,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古代作家由于受时代、阶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都是比较复杂的。在他们的作品中,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精华与糟粕两种因素常常是互相渗透,同时共存的。对于这种矛盾复杂的现象,应当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既不应苛求古  相似文献   

3.
鲁迅认为作家创作总受其世界观的支配和制约,其创作和世界观是基本一致的。作家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写出与之相适应的作品。“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热风·随感录四十三》)这儿鲁迅没有直接用“世界观”这个概念,然而,作家的思想、人格反映着作家的世界观。直接影响作家世界观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相联系的感情、爱憎、喜好等,不可避免地都会在其创作过程中熔进作品里去。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都有本阶级的世界观。作为阶级社会中某阶级一员的  相似文献   

4.
文学风格,除了指作品的风格、作家的风格外,也指流派、阶级、民族、时代的风格等。然而,不论用于任何范围,文学风格的基础,总还是作家作品的风格。因为上述风格,是通过作家作品的风格表现出来的。所以,研究文学的风格,也应当从作家作品入手。一作家风格,是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稳定的创作个性,也是贯串在其全部创作中共同的、反复出现的艺术特征。它体现着作家的立场、世界观、特殊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5.
王景科 《东岳论丛》2000,21(4):132-136
文学创作中作家风格的形成往往是与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的,即艺术风格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不同的作家往往是将自己所描述的思想内容和某种表现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独特的风格的。作品风格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历史时代的作品风格体现出了种种的差异,中国作品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同历史时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阶级斗争学说的盛行使阶级对立分化意识具有普遍的接受群体。革命历史小说非常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提倡的旗帜鲜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立场。革命历史小说中无不显示着鲜明的阶级烙印,革命历史小说作家承认自己的阶级属性,在作品中毫不讳饰自己的阶级感情,他们渴望用自己手中的笔再现本阶级革命事迹。他们的作品既可以被视为现实政治生活的浓缩,同时也是对历史上曾经有过,并且一度主宰了整个社会的两极对立思维模式的真实再现,是典型的阶级斗争哲学与政治伦理学的范本。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一种特异的自相矛盾的倾向:当人们述及某个作家的创作情况时,总不会忘记联系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态度,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一旦试图对整个时期的文学现象进行概括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个时期的作家——文人的共同的生活方式及其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我们通常是就一时期的总体社会背景(经济、政治、文化等)加以一般性介绍之后,立即转入一个具体作家作品的论析。而由于中间缺少了当时代文人生活这一环,整个社会背景的介绍就好象套在具体作家作品外面的一个镜框,给人以浮泛的感觉。文学艺术作品当然是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文人生活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眼文学创作结合最紧密的一部分。社会生活总是通过文人的生活实践而进入作品的,文人生活的宽广和狭窄、深入和浅表、文雅和粗俗,直接影响到创作过程中社会生活层面的发掘、选择与表现。因此,考察一时代的文人生活,是认识这个时代文学风貌的必要条件。鲁迅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写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正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范例,它给予我们的兴味至今不衰,是完全可理解的。我们应该追踪先人的遗迹,把这条路子充分开辟出来。本文尝试就学术界比较关心的唐代诗歌与文人生活的关系,作一点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李丹 《人文杂志》2023,(4):90-98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艺术活动相结合的切入点,阶级论对五四新文学理论的推进主要体现在反映社会生活、作家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作品题材与主题、大众接受等问题上,以此兴起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但同时也遭遇了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人民论及文艺人民性理论的提出,不但攻克了阶级论遇到的难题,而且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阶级论因而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作家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应该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这已成为共识。然而,在有的作家把创作当做了与他人、与社会无干的一己私事的时候,当作“逗乐儿、解闷儿的”,是“码字的”或“写字的”的时候,重提这一话题,显然是很有必要的。一、创作活动并不仅仅是作为谋生手段的纯个人行为作家在创作活动中,应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并建立社会责任感,是文学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所决定的。文学创作从来就是一种社会行为。首先,从一部作品的创作缘起看,一般地总是社会生活直接激发了作家的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作为教材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应该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古代文学的流变,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体现作家作品的个性,三是作家作品的社会批评,不宜以社会批评掩盖人性批评。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阶级关系不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关系;从社会的横向看,阶级关系不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全部关系。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多彩的,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史研究的主体内容,才能使社会史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科价值,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形成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古代论诗诗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论诗诗概论赵永纪以诗的形式来论诗,在中国古代诗论中,是一种特殊的体裁。用整首诗专门来评论作家、作品。表达诗学理论观点的作品,虽然出现较晚,但越到后来数量越多,内容越丰富多彩,有对作家、作品和诗风的评论,有对诗学理论的直接阐述,也有对自己“诗心”的...  相似文献   

13.
文论研究通常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出发,寻找其研究对象,作家、作品、诸者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托尔斯泰与他所属的俄国地主阶级的传统观念决裂,思想和生活都发生了“激变”,托尔斯泰主义最后成熟起来。托尔斯泰主义的产生,既与作家特定的历史、民族、阶级有直接联系,也与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对社会关系的理解等因素分不开。但值得注意的是,托尔斯泰主义的萌发、形成以及它的内涵,还与中国古代哲学家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特别是与我国的老子、孔子的思想在不少之处是契合而“相通”的。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美好字眼,古往今来的人们无不把它作为人生目的加以追求。但对幸福的内容,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人有着各种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幸福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是历史的产物。幸福范畴的内容和形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形成,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各个阶级的思想家都从本阶级的利益和实际生活条件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裔小说作品大都反映了华裔作家对美国华人生存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华人社会种种问题的困惑,因此很多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都表现了对美国华裔女性未来发展的理想化憧憬。美国华裔女作家任壁莲在其作品中从多元的文化族裔视角提出了颇为独特的族裔身份观,表达了作家建构一种全新的美国族裔关系和族裔身份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文学所展现的各种美妙动人的艺术世界,是由作家的主观精神个性与客观现实的生活内容完美统一而形成的,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如何正确理解艺术创造中作家主观精神个性与客观现实性的关系,如何理解审美主体在美的创造中的意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十分关注的重要美学问题。马克思在批判普鲁土政府所颁布的书报检查令时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元代既是一个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异常激烈的朝代,也是一个礼乐崩溃和道德沦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何以杂剧勃兴?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元杂副的勃兴,固然与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有关,但也不可忽视产生于这一时代的作家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对杂剧作品思想内容的重大影响.元杂剧作家们既受先儒和朱儒思想的濡染,也受道、佛思想的影响,虽身处下层,却能上观社会的黑暗,因而反映到作品中的道德观念也就复杂起来,究其缘由,与儒、道、佛文化的合流不无渊源。  相似文献   

19.
革命历史小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创造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历史观(革命史观),以政治为中心以及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是时代精神在革命历史小说中留下的深刻的历史痕迹.在那个乾坤倒转、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本身即融入了阶级观念、革命观念.作为处于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作家,李英儒、冯德英等不能违背时代主流,跳出生活圈子进行创作.因此,他们的文学作品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忠实地再现了以"革命"和"阶级"论英雄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0.
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它就构成了人们的物质利益。占有物质资料,追求物质利益,就成为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物质利益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所进行的阶级斗争,最终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