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分类混乱、资金匮乏、管理体系不明、人员缺乏、风险巨大等发展困境,迫切需要法律规制和引导。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针对上述问题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作出了相应规范,但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称谓、分类、监管和法律责任方面仍略显不足。可以考虑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界定、分类标准、准入、管理等作系统规定,并完善相应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2.
何长缨 《社区》2012,(8):15
浙江省温州市近日出台《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社区组织设置、职能事务、规章制度、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资产管理等进行了规范。严格社区准入审批程序《办法》规定,除法律法规有明确  相似文献   

3.
家政养老服务模式是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村发展家政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质量,带动就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硬件条件的限制和家政养老服务机构或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规范等。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如转变养老观念,加强农村家政养老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和加强农村家政服务机构或家政公司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政新知     
《社区》2014,(15):6-7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出台 由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围绕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规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开发利用管理、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明确提出九条意见。  相似文献   

5.
惠老新讯     
《社区》2013,(30):28-28
据国家标准委介绍,我国已发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两项养老服务国家标准,还有7项养老服务相关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在制定标准的同时.各地积极推行养老标准化工作,推行情况最好的是北京市,1/3的养老机构开始推行标准化服务,其中5家戈为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推行标准化养老可以有效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行为,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权益。  相似文献   

6.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模式构建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而严峻的课题。本文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为指导,构建并剖析政府主导下的"三维度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提出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居家养老补贴标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多层次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机构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培训工程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5,(25):40-40
为规范养老服务收费行为,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近日,合肥市物价局、民政局联合制定《关于合肥市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标准由市场形成,政府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区分服务对象实行不同收费政笼。今后,将在推进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按照护理服务等级分级定价。《通知》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黄东玲 《社区》2013,(8):50-51
为积极应对山东省东营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东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启动建设1所市级综合性、示范性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9.
新政新知     
《社区》2013,(21):6-7
民政部: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等最高或可罚3万 由民政部起草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养老机构有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老年人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情节严重者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机构养老服务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高老人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文章以社会工作为研究视域,对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14所农村敬老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调查发现,农村养老机构老人的多元需求和养老机构的服务供给不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针对农村机构养老的不足,在间接服务层面上应从链接资源、更新观念等方面入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应从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层面提升农村机构养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闻之 《社区》2022,(7):53-55
今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路径和举措。其中,针对养老服务,《规划》提出了一些要求,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惠老新讯     
《社区》2013,(27):28-28
民政部推出养老服务评估制度 民政部下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指导意见》,拟在全国建立统一规范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意见规定民政部将于近期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明年初要启动评估工作试点,根据进展情况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3.
《山西老年》2008,(5):61-61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等十部门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情况,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新政新知     
《社区》2014,(12):6-7
我国将统—养老院保险费率及标准 民政部、保监会、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对养老机构采取统一保险合同参保。保险机制的引入将转移机构的意外风险,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中央层面的机构养老法规政策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地方层面机构养老法律规制发展参差不齐。因此从机构养老准入、运营、监管三个维度,对我国机构养老规制政策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机构养老的规制政策,应将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与养老规制的法治化同步推进,明确机构养老的规制部门权限,建立跨部门协调监管制度;提高规制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着重保护机构内老年人的权益;加强地方机构养老的规制政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依法治国在各领域持续深入推进,养老领域中养老服务机构的法治化具有时代必要。然而,一直以来,养老服务机构治理主要是内部管理自治与相关行政部门监管相结合,未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介入治理,养老服务机构法治原则与治理实践在各环节上未能紧密融合,严重影响法治效能发挥。鉴于目前我国各地养老服务机构法治化水平存在差异,应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环节对养老服务机构法治化进行困境剖析,有针对性提出相应化解之策,促使新时代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规范,更有力地保障入住老人权益。  相似文献   

17.
黄东玲 《社区》2013,(12):50-51
为积极应对山东省东营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东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刘慧平 《老友》2014,(3):54-55
正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在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到"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我们通常所称的"以房养老",其含义就是老年人把已经付清贷款的房子,抵押给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数据统计和精算,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年龄、预期寿命、房产若干年后的价值等因素,定期发给老年人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老年人去世后,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  相似文献   

19.
养老服务机构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要通过转变发展战略、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创新养老服务机构运行模式、完善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等举措,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相对短缺的养老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重要障碍。在此特殊背景下,宗教机构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服务的补充形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和发展。浙江温州基督教会柳市堂的“敬老之家”即是典型一例,它由宗教机构创办,借助宗教活动场所和教徒奉献,以非盈利方式向特定老年人群提供以精神关怀为特色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宗教机构养老受社会养老需求、宗教的慈爱精神和慈善传统、国家的社会政策、服务资源的供给、服务对象的主观意愿等因素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养老服务方式,宗教机构养老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积极的社会价值,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