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在民国初年的民主宪政实践过程中,临时政府的政体从总统制改为内阁制,其基本的法理依据是由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制定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并不是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专权而对人立法。孙中山在极力宣扬民生主义的同时,其实并没有忘情于政治。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意在建立大政党,参与国会选举,以国会多数党组织政党内阁;孙中山因主要关注点和工作重心在民生主义与实业建设,对此虽不甚热衷,但亦深表赞同和支持,正说明其宪政思想也有与时代相契合的一面。然而,民初宪政实践的失败与孙中山的理想形成巨大反差,最终使其难免失望与无奈。  相似文献   

2.
程美东 《人文杂志》2002,(3):130-136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是孙中山一生奋斗的根本目标。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的论述非常丰富 ,这些论述集中围绕四个方面展开 ,即土地、资本、实业、教育。因而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发展教育 ,就成为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的去职和袁世凯窃国阴谋的得逞而宣告失败。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长期处于军阀割据与混战的局面。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为民主共和国奋斗了几十年的孙中山先生,并没有灰心,他继续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同北洋军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在袁世凯彻底毁弃民国、复辟帝制的时候,孙中山劳苦奔波于海内外,号召全国人民“必以前此反对君主专制之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索社会主义的政治家之一.他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了预防中国资本家垄断的流弊,他提出了民生主义学说.民生主义凝聚了孙中山防患于未然的战略考虑和谋求人民"共同繁荣昌盛"的崇高理想.他的民生主义目标--"均富"、构建"小康之家"社会,与我国今天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相互呼应 .虽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在哲学基础、阶级基础与策略基础上根本不同,是一种主观社会主义,但他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对外开放、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等思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仍有着极其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节制私人资本”思想是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学术界大都认为,民生主义即孙中山社会主义是“主观社会主义”,“主观上”或“名义上要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要发展资本主义。”因此,“从学理上说,是错误的和反动的”。它是一种“乌托邦”,是“反动分子的理论”。现在看来,这种评论是值得商榷的。为此,本文想谈谈孙中山关于“节制私人资本”的主张,这对于理解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性质是有帮助的。 “节制私人资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2,1(5):102-109
孙中山把铁路建设作为解决民初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务本之谈” ,并把铁路建设的成功与否看成是关系到民国生死存亡的前途问题。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其民生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 ,铁路建设问题是他在民元试图着力解决的民生主义的中心问题。研究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深入了解其民生主义思想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们把旧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称之为早期民生主义,并从政治经济角度就其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作一粗浅探讨。 一、孙中山早期民生主义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早期民生主义思想,与他的早期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思想,并不是同步产生的。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只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尚无“平均地权”一说,即当时尚无民生主义思想。在此八年后即1903年秋,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革命军事训练班时,才首次提出了“平均地权”的经济政治主张,从而初步形成了民生主义思想。1905年10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正式问世。现在我们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民初的张振武案所引发的反袁舆论风潮曾喧嚣一时,但终未能使袁世凯、黎元洪等受到约法的制裁,这与反袁舆论阵线的迅即瓦解有关。面对强大的舆论风潮,袁世凯采取了分化策略,使同盟会分化为稳健与激进两派,其中稳健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被其表面行为所蒙蔽,采取保袁反黎的错误立场,对民主共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是孙中山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其关系到孙中山三民主义 (包括新三民主义 )而首先是民生主义的历史与时代意义的认识与评价。多年来 ,学界对孙中山社会主义的认识与评价莫衷一是 ,有些观点甚至相去甚远。从根本上说 ,对于孙中山社会主义的研究 ,至少应把握三个方面 :其一是孙中山社会主义即民生主义的本质特点 ;其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其三是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有无时代意义。一在西方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 1 832年圣西门的门徒乔西安尔发表在圣西门派刊物《地球》上的一篇文章中。主张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李永伦自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生主义后,在近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多次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民生主义作了各种不同的阐述。“民生主义者,即国家社会主义也”。“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也。”民生主义就是“...  相似文献   

11.
<正>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即民主主义)、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构成了孙中山著名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占据最为突出的地位.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所提出的一切政治要求,本质上都根源于民生主义所提出的经济要求.可以说,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基础、出发点和归宿.孙中山自己曾经指出,“民生主义若是不能实行,民权主义不过是一句空话”.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孙中山在《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中又指出:民生主义是一个“重大问题”,这“一重大问题为本党之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一种“扬袁抑孙”的观点,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看作“是搞糟了”,认为孙中山制订的《临时约法》和确定的责任内阁制,“是造成民初社会动乱、阁潮迭起、府院之争”的重要原因;把袁世凯从清末到民初施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说成是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对这种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  相似文献   

13.
赵铁锁 《理论与现代化》2014,(2):F0003-F0003
韩剑锋博士所著《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一书,(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出版)是一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作新的历史梳理和科学评判,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无疑对我们具有开阔视野和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朱英 《江苏社会科学》2001,1(5):133-139
中华民国建立后 ,孙中山对发展实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主张 ,而且将其列为新时期的首要任务。这可以说是辛亥革命运动从“破坏”到建设的一个重大转变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但孙中山认为当时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两大目的均已达到 ,只需致力于实现民生主义的认识与实际不无偏差 ,从而导致孙中山忽略了对以袁世凯为首的反动势力进行坚决的政治斗争 ;同时 ,由于经济实力与客观形势的诸多限制 ,孙中山发展实业以富国富民的良漠宏愿事实上也难以完全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15.
由民生主义看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索社会主义的政治家之一。他以西融中,较系统地提出了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民生主义。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民生主义还停留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层次,但其中有许多建设性的观点,被其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印证。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民生主义?孙中山下过一个定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又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①可见,尽管民生主义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是,孙中山首先是把它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政治思想学说提出来的。对此,从民生主义学说的形成也可以得到证实。也正因为如此,民生主义不仅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重大的作用,而且对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承继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③,进一步了解民生主义,特别是它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本文对这一学说的形成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韩剑锋博士所著《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主主义思想研究》一书,(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出版)是一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作新的历史梳理和科学评价,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无疑对我们具有开阔视野和新的启迪。第一,该书详尽的叙述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近代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是孙中山民生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同孙中山都出生在19世纪,但马克思是长辈,孙中山是晚辈。马克思在1883年逝世时,孙中山才开始自己的革命生涯。然而,孙中山在旅居英国期间则深入研究了马克思的学说,在他创立的三民主义中吸收了这一学说的部分思想。但总体上看,孙中山崇敬马克思,但却对马克思的学说持批评立场。这里就孙中山如何评价马克思学说做些介绍,并对其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一、孙中山崇尚马克思的理论创造孙中山曾明确地指出,如果从研究解决民生问题的角度看,他所说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部分,或者说社会主义就是民生主义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民生主义经济纲领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比较刘贞晔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在列宁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和《两种乌托邦》的有关论述中,被认为“是一种乌托邦”。因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术界就把它定性为“主观社会主义”。但是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 张磊同志撰写的《孙中山思想研究》是一本独具特色,颇有创见的学术专著.该书由中华书局于一九八一年出版,全书十八万六千字.它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一生;着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理论基础——哲学思想,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论述.这些论述力求做到既不苛求,也不溢美,实事求是.全书分导言、民族主义思想、民权主义思想、民生主义思想、三民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等五章,还附录了孙中山主要活动年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