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域深入讨论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我国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可操作性途径或措施,进而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关系到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低碳化发展为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通过介绍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并阐述长株潭城市群低碳转型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理念就是生态正义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正义论引领我国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即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发展生态经济,共享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资源,建立人与人间、人与社会组织间、社会组织间、人与自然间、区域间、城乡间协调、开放的生态文化伦理关系、生态政治民主关系和美好生态文明的生活秩序,即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正义秩序.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阐释、国际经验、问题研究以及对策选择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从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等视角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为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再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指引,党的十八大倡导和规划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八大更明确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促进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党和国家立足我国国情,紧紧把握自然发展规律,提出了关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全民健康发展和经济持续提高的一系列新举措。本文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知着手,以更好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维度,从而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努力探寻适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我国建设的战略布局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且在"十三五"规划时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由此,迫切地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论文通过阐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关系,进而为保定市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小平 《现代妇女》2014,(8):234-23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出现了资源匮乏、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等现象。面对生态与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的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也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文明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密不可分。但由于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工业文明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难点。  相似文献   

9.
席艳玲 《城市》2020,(1):35-46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在中央新发展理念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指引下,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探索以绿色路径推动经济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绿色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同时,天津面临环境治理投资相对不足、工业结构偏重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以及部分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依然较大等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天津形成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长效机制,短期可以考虑适当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力度;中长期主要是利用新技术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型新产业,推动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形成完善的支撑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党和国家结合未来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城市,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方案,各大城市也紧紧跟住国家前进的脚步,旨在搞好自身建设,树立文明城市。湖南沅江是我国特殊的城镇之一,历史悠久,与水毗邻,为了避免水资源污染,更加提出地区特点,坚持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沅江市2015年政府总结工作会议反复强调,要坚持党中央的国家发展思路,发扬科学发展观,强调为民服务,建设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城市。但是由于沅江市紧邻洞庭湖,全市面积大,湖乡特色明显,水资源丰富,城镇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较为严峻,很容易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污染水资源,无法保证生态文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不足,形成"城中有湖、湖中建城"的城镇化格局,沅江市政府在建设城镇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创造沅江生态水城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