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艺术文本综合价值的实现与艺术活动的本质密切相关。艺术自身具有的现实指向性决定了它必须以陌生化为原则、以审美的方式介入生活,参与现实的美学建构,才能实现艺术对于人类群体的文化意义,如此也才能体现艺术之为艺术的完整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陌生化"是实现艺术目的一种审美方式,对文学审美有着重要意义。文学语言因自身的"自主性"特点和审美功能,其陌生化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语言意象的可感性、语言组合的超常性、语言表现的体验性。  相似文献   

3.
从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发生了由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诗学流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重要创作方法,"陌生化"有着魅力独具的审美诉求.经过陌生化的艺术形象更具艺术张力,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热情,让人们在审美感受活动中不断创造驰骋想象的空间, 在审美体验中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关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思想。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使事物"陌生化",打破常识常规,延长审美,使人产生新鲜陌生感。《生活大爆炸》作为一部另类的情景喜剧,其艺术语言的运用独辟蹊径,别具匠心。本文从陌生化角度分析影片中的幽默语言、视听语言、造型语言等影视艺术语言的运用,深入探析其独特创新之处,阐释其偏离生活常态而产生的另类美感。  相似文献   

5.
电影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艺术审美与娱乐活动,力求将人们从机械化、自动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重拾人们对于事物的感性认知。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很好地契合了这一要求,给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文章以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为例具体研究陌生化效果在电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通过增加艺术感知的难度和审美欣赏的时间,使读者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与审美愉悦。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在题材、叙述视角、语言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陌生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文学概念,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陌生化的过程,是事物以崭新的面目呈现于人们的审美视野的过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又来了,爱情》中的运用,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小说卓越的修辞艺术使小说语言体现出强烈的审美价值,修辞的陌生化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愉悦,最大限度展示了修辞的积极意义。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中比喻的精彩运用而展现的语言陌生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本体和喻体的疏远;本体与喻体的动静转换;多用喻体虚化的意喻。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陌生化理论,从语言、修辞、情境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分析了莫言的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陌生化元素。陌生化理论元素突出新颖、奇异的语言和形式加强审美主体的体验,彰显了文学作品的创造性魅力。莫言通过在故事中运用陌生化手法将作品深层的意蕴和美学价值巧妙彰显于众。  相似文献   

10.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艺术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及其引发的艺术接受问题,指出“陌生化”在追求文学审美可感性的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和局限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高等艺术院校纷纷调整艺术人才培养方向,加大计算机等数字技术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而创建数字艺术中心,充分发挥数字艺术实验中心的育人功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通过对数字艺术的理解,阐述了高校建立数字艺术中心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数字艺术中心的管理及利用的具体措施,以利于艺术院校全面推进数字艺术实验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的发展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为理论基础,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师的要求,阐述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从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对数字艺术与美术教育的内在融合,构建科学、发展的数字艺术课程理论提供支持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对身体的思考给数码艺术家以启迪,数码艺术家则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了现象学有关身体的理论。在此互动中诞生了交互性影像艺术、遥在艺术与智能代理艺术。对它们的价值,可从人为进化的角度理解。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时代开辟了数码图形艺术审美领域的新境界。数码图形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主、客相对式的审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欣赏层面的主、客互动和情景交融。这是一种以交互为主要手段,以沉浸为主要目的的新的审美活动。结合传统艺术中的美学理念,分析并论述了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5.
要理解所谓后“后现代”的数字艺术,必须追溯西方艺术的几次危机和转型。艺术史上的每一场变革,都跟之前积累下来的矛盾和现实中遭遇的危机有着直接关系。可以说,转型正是对矛盾和危机的回应。数字艺术在21世纪里正在逐步重塑当代艺术的整体格局,它还将继续对整个艺术史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有机、完整的数字媒体艺术价值链,使中国数字媒体各产业集团达到共赢,以利于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长久健康发展。在数字媒体艺术价值链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注重其产业价值的同时,不忘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融合的产物,它的实质在于体现了一种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存在。数字媒体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带有艺术表现多样性和时代感,代表了人类力图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来实现感情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努力。本文借鉴了现代逻辑符号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元数据-模块化数据-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交互艺术”的递进模型,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由此进一步总结出了数字媒体艺术在技术层面、艺术表现层面和交互层面的不同特征和美学。  相似文献   

18.
数码艺术是技术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数码艺术家将其非凡的想像力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显示出其特有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创造观念和审美趣味,其审美特性与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中国皮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尽管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逐渐被人们淡忘。通过对皮影艺术形式地深入研究,对当代国内外多媒体技术应用形式的广泛分析。阐述了中国皮影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建设数字化虚拟剧场的可行性,设计出传统皮影艺术的“数字化虚拟剧场”,同时对数字化虚拟剧场的基本构架进行了全面描述。使传统皮影艺术的存在和传播形式从民间转向数字化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以崭新的面貌重振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和艺术创新领域,近年来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媒介发展的宏观角度探索了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艺术"延伸的演化历程。借鉴媒体考古学、媒体演化史和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等人的观点,认为媒介理论和符号学应该是理解和构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钥匙。在此基础上结合逻辑分类与信息视觉化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学科框架与应用领域的模型。同时指出,将语言学、符号学理论引入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不仅有利于明确该学科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而且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