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付霞 《现代妇女》2011,(1):49-52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个人收入差距的加大,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的作用备受质疑,社会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将从税收公平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模式有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三种类型。我国现行税制采取分类定率、分项扣除、分项征收的分类所得税制模式。分类所得税制在调节个人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增加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不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也很难做到公平税负,其调节力度还远远不够。根据我国目前对税源控管难度大、征管手段相对落后、公平纳税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未来个人所得税制的修改、制定中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目前,应加强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而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认为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存在调节力度小、调节累退性等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深化税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消费税和房产税改革、开征社会保障税和遗产赠与税等税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在增加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和实现社会财富分配公平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起步较晚,且大多是对西方的简单引进,虽经过多次的改革,但是在调节收入差距和实现分配公平上仍存在不足和缺陷,在很多方面仍然有较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包括:我国实现分类税制,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问题,税率税级问题和征管制度的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向西方发达国家借鉴一些先进经验,并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个人所得税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探索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发展方向,使其在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距和实现分配公平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纵向公平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然后纵观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我国相比较,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以实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纵向公平。  相似文献   

6.
谢甜 《现代交际》2014,(11):6-6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个人所得税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在实施个人所得税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正确对待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完善《个人所得税法》以及其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2019年开始实施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在原有的免税额基础上,增加了6项专项附加扣除,此举有利于实现减税降费目标、改善民生、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但是由于缺少经验,现行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存在"一刀切"的问题,政策制定比较粗糙,因此在政策方向上需要以专项附加扣除的据实扣除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  相似文献   

8.
个人所得税是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税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面对着贫富差距的拉大、个人所得税收入占GDP、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偏低的现状,我国必须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改革要分步骤推进,目前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和提升征管水平。  相似文献   

9.
黄莺 《职业时空》2012,(11):59-60
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公平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事前公平原则、事后公平原则、事后调剂原则。促进分配公平应重点从市场环境、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政策扶植和民主法制等方面来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10.
陈蕊 《现代交际》2010,(4):107-107
生育权作为自然人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权利,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然而,我国在民事方面对夫妻生育权进行调整的法律规范并不多。对生育权的法律确认和保护,不仅体现了男女平等原则这一立法理念,在维护社会家庭稳定、促进两性和谐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生育权的姆拿和特征出发,探究夫妻生育权的冲突解决方式,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法律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以个人所得税所具有的功能出发,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公平功能不足的原因,分析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纳税人适用税法的预约裁定制度。这意味着随着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化,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真正落地将在我国迎来重大突破。需要在我国税法中确认税收事先裁定制度,使其成为新的征管模式建设重要的制度支点。该制度对体现税收法定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延伸税法预测作用、拓展纳税服务空间、降低税收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度有重要意义。当然,在模式与具体制度选择与执行程序设计上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探讨,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立法没有规定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对恢复的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享受优先受偿的权利,致使在司法实践中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认为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更符合“公平原则”、“诉讼经济原则”和类推的法理规则,我国立法应采纳撤销权“优先受偿规则”。  相似文献   

14.
公平的实现时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目标。但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在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基于以人为本位、人权、理性等依据,公平这一理念主要有三层涵义:机会均等的原则,按贡献(包括劳动价值、生产要素等方面的贡献)分配的原则,补偿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近996亿元,其中占全国人口不足20%但占有80%金融资产或储蓄的富人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却仅占总量的不到10%,而工薪阶层的个人税收却达到40%以上。贫富收入上差距的不断拉大也引起了政府对国民财富分配制度安排方面的关注。此时,了解他国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制度安排也许有了更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任柏蓁 《现代妇女》2014,(6):148-148
商法和民法是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的重要的一类法律制度,效益和公平在法律层面是其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既有一定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的区别既在于其法律对象的不同,也在与其在立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的差异。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需要考虑到效益优先的原则,因而效益成为了商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而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在对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公平优先的原则,因而公平成为了民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对商法和民法不同价值取向的正确认识,于我国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兴平  韩静  梁鹤年 《城市》2023,(5):39-46
本文基于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循环、收入的分配等机制,采取文献分析法、政策文本解析法等方法,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与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内在关系,解析相关理论、政策和技术等对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要求与启示,进而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基于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发展模式,以土地及其关联要素、空间建成环境等的配置为起点,通过资本的一次或多次循环和收入的一次或多次分配两个机制的作用,国土空间规划与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互动关联和传导机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城市人”理论倡导的自存与共存平衡理念对国土空间规划确立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规划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内容安排较好地考虑了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相关原则和要求,需要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管理中予以有效落实和体现。基于此,国土空间规划无论从理论、逻辑层面还是政策技术层面都可以影响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需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正男 《现代交际》2013,(11):111-111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国的税收连续增加,但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下,税收流失现象也变得严重,流失额趋于增加。众所周知,税收流失就代表着财政收入减少,还会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使纳税人之间对税收分配的负担很不公平,导致社会对税收政策的心理失衡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理性分析税收流失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对促进依法治税、促进社会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 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然而,近些年来腐败却大举侵蚀校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腐败,使教育屈从于金钱和权势的淫威,造成了更多的"教育不公"——它在摧毁部分教育工作者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同时,也玷污了孩子们纯净的心灵。教育腐败,已引起社会公愤,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0.
德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及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市场经济作为德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德国二战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强调以市场竞争和公平为主导的经济形式在德国的经济政策、法律等方面都有体现。这也形成了德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特定环境。德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1.理论环境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作为“第三条道路”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经济制度的雏形源于弗莱堡经济学家瓦尔特·欧肯,后来由“社会市场经济”概念创始人、科隆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米勒·阿尔马克进一步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将市场经济中的自由原则与社会平等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