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难 《社区》2012,(17):35-35
在斯里兰卡的热带森林里.一群野象穿过一条铁路。其中一头小象好奇地停在铁轨上不肯离去。此时一列客车开来。小象被撞到了路基下。其他的象便发火了,一起朝火车冲去。它们用长长的牙去撬铁轨和枕木,一会儿工夫,铁轨和枕木就乱七八糟地躺在了那里。  相似文献   

2.
在我家门前有条玉带似的小河,那清清的河水流淌着我多少快乐,多少遐想 ——题记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由于昨晚订正没有考好的试卷,睡的很迟,当我正处于酣睡之中,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原来是妈妈叫我去放鸭子,我很不高兴,极不情愿地挥舞着小树枝赶着“呱呱”欢叫的鸭子,把一肚子的怒火发泄到鸭子身上。  相似文献   

3.
北国春色 《社区》2008,(27):26-27
本刊在8月下刊登了“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一文后,收到了名为“北国春色”的读者来信。她在信中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当下很多年轻父母为孩子不惜重金养育的现象。我个人向来反对这种盲目花费的行为;并非我家的生活困难,而是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孩子三餐吃好、身体健康,不必过多破费。在我的这种“节约养育”下,我的两个孩子健康、聪明。我想将我的经验与广大《社区》的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4.
依旧是这条小路,细细的,长长的,一头通向我家,一头通向我们的学校。这是我每天上学的路。它就像妈妈的手臂,每天早晨迎着朝阳把我送到学校,每天下午又伴着夕阳送我回家。这条小路,我不知走过了多少次,但是有一次,给我的印象最深。 那是一个早晨。由于期末考试的时间要到了,学习变得异常紧张。同学们都在努力复习,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面对每天黑板上那向我  相似文献   

5.
进京之旅     
怀揣着对生命的希望,相聚在绿色的季节。每天望着窗外那些北上的火车,我心里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北上进京就好了。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愿望在这次偶然的机会中实现了。初次踏上火车时,我的心情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到自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幸福、欢畅……  相似文献   

6.
正绿皮火车创意街的想法,起始于4年前我在国外旅行时,看到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环保旅社。那时的想法只是,集装箱可以改造,火车是不是也可以?由此想到了在火车上卖咖啡的点子,但也只是点子而已。一次同学聚会与合伙人的一拍即合,再后来,路过大连理工大学,看到废弃的铁轨,  相似文献   

7.
在我家,有三条快乐、幸福的“小虫”,那就是爸爸、妈妈和我。先说说爸爸——“网虫”。一听这名,大家肯定猜到了,我爸爸爱上网。随着时代发展,电脑被请进千家万户,当然,也包括我家了。自从电脑来到我家后,爸爸就成了十足的大“网虫”,每天下班回家,爸爸对电脑是爱不释手呀!一会儿聊聊天,一会儿听听音乐,一会儿又玩玩游戏,只要一上就是两三个小时,甚至通宵。  相似文献   

8.
李晓 《社区》2009,(32):24-25
20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相似文献   

9.
几天前,后院的奶奶来我家闲聊,听着听着,记忆的闸门也随之开了一条缝隙,一些往事便溜出来。我是我家孙子辈里第一个孩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8,(11):58-58
德国下萨克逊拉森市67岁男子弗兰兹·齐默曼近日喝醉酒后,竟然在当地一条铁轨中间睡起了大觉。连一列火车从弗兰兹的身上呼啸开过时,他都没有被惊醒,而是照旧呼呼大睡。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与艺术。教学过程不同于简单的物质授受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授受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而且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种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由此看来,要想搞好教学,教师除了对学生倾注热烈而真挚的情感和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也是不可缺少的。有了  相似文献   

12.
李晓 《可乐》2010,(6):51-51
20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的火车碾轧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3.
王春华 《社区》2005,(21):36-37
2002年冬,我们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的多伦多。一天晚上,我们刚吃完晚饭,就听见“咚咚”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一个头发灰白的胖老太太。她自我介绍说她叫莱辛,是个法国移民,就住在我家楼下。第二天晚饭后,莱辛太太又准时敲开了我家的门。她先把鲜花送给了我,随后像变魔术似的从背包里掏出两本书,一本是英文版的《多伦多办事指南》,说是送给我的丈夫;另一本是法语版的《王子》,说是要送给我的儿子侃侃。站在一旁的侃侃礼貌地推辞道:“莱辛太太,我不会法语,看不懂。谢谢!”莱辛太太极力劝说:“宝贝,看不懂不要紧,我可以从现在开始教你学法语。…  相似文献   

14.
韩学政 《社区》2012,(3):38
"小区是我家,居民要爱它"的横幅就挂在辽宁锦州城南社区"中老年读书阅览室"的墙上。我有事没事就过去看看书报,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混得很熟。2009年的一天,我在阅览室看报,一上午室内仅仅有3个人,这么大的阅览室,这么多的报刊,每天都"睡"在那儿没有多少读者。突然间我冒出一个念  相似文献   

15.
上学期末,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课(以下简称《汉语》)提了两条意见:一条是,《汉语》是讲现代汉语规律的一门课,最好直接用汉语讲授.另一条是,教《汉语》的老师最好能懂得一种少数民族语文,通过少语与汉语的对比进行教学。这里提出了我们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值得认真研讨的问题.下面,就这两条意见谈谈我们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竞 《社区》2010,(24):11-11
临近五一节,我和老公决定回家看望父母。 一坐上火车,我就难掩兴奋之情,恨不得一觉醒来就能看到翘首以盼的家人。火车上,我想像着已经半年没有见面的爸妈的样子,爸爸白发多了,妈妈又瘦了。每次回家,都是乘坐火车,因此,我对火车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我心目中,火车乘载着家的幸福,因为一坐上火车,就意味着要回家了。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那年,我怀着闯出一番事业的决心,独自一人去了深圳。然而很不幸,一下火车,我的钱包就被偷了,身份证也在其中。深圳的工作很难找,挨饿受冻两个星期后,我决定开始捡垃圾——虽然饱受白眼,但至少能解决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18.
    
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地上才显得亲切,就像我在爸爸的怀抱里才会觉得幸福。 小时候,一直坚定地认为爸的二八自行车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坐上它我一点也不会担心,因为不管车子倾斜多少度,我都不会掉下去。相比之下,我对公共汽车充满了恐惧心理,我怕一个急刹车,将我从窗口甩出去,这种心理一直保持了好几年。我渐渐长大了,爸的车子骑得也不那么自如了,尤其有时候,爸遇到上坡就让我下车在后面帮他推,他用力骑,直到他喊“上”,  相似文献   

19.
有关路灯的怪现象 一位美国家庭主妇说:我1991年在上晚间大学时,许多次一拐进我家所在的那个街道,我家外面的路灯就熄灭了。我从屋里踏进走廊,能够看到那盏路灯时,那盏路灯也会灭。开始我认为那是巧合,之后我发现别的地方的路灯也会在我出现的时候灭掉,这种现象一直持续着,我把这种现象告诉过很多人,但他们只是把这件事当作笑谈。  相似文献   

20.
郭华悦 《社区》2013,(5):8-8
和现如今比起来,古时候没有飞机和火车等交通工具,交通似乎不方便。不过,仔细一读古诗,则会发现,古人的交通工具也别具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