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晓 《兰州学刊》2007,5(9):56-59
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主要还是以现实主义的权力和利益为基础的竞争性地区主义,这也是东亚地区主义制度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以平等协商、互利合作为价值观的东亚新地区主义为东亚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东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也要求东亚各国打破传统现实主义权力制衡的牢笼,共同构建符合各方利益的"东亚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是世界政治和经济多极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出现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地区主义在东亚迅速膨胀,并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存在着战略性张力,如何将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全球主义统一到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就成为重大战略议题,既要强调国家主义在东亚一体化中的基础地位和全球主义为东亚一体化提供的巨大契机,也要突出地区主义在东亚一体化中的主导功能.深入分析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应树立以富民强国为目标的国家主义战略,以参与、分享为目标的全球主义战略以及以主导国际制度为目标的地区主义战略.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东亚经济区域化是东亚地区主义典型代表,我们要重视东亚经济区域化在东亚一体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亚区域合作开始了制度化层面的建设阶段。东亚文化的共同性和整体性的资源是东亚区域化合作的重要内容:东亚文化是东亚认同的基础,东亚一体化需要东亚文化;东亚认同的认识提高将有利于东亚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将有利于东亚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的加深,东亚各国掀起了加快区域合作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东盟的建立、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了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兴起.以地区主义为依托参与东亚合作已是东亚各国的共识,但目前东亚合作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新地区主义的兴起,对推进东亚地区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地区主义产生的背景,通过分析目前东亚合作中存在的局限,试图探讨新地区主义在推进东亚合作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做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区域主义已经成为东亚地区一种重要的理论与社会建构。新区域主义的开放性等特点适应东亚地区的安全现状,同时东亚的安全形势也为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新区域主义理念的指导下,有助于将带有冲突性质的国家间关系的“安全复合体”转变为具有合作性质的“安全共同体”。本文试图从新区域主义的视角探讨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东亚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实质性进展。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首要目标,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将出现3个“10 1”自由贸易区的格局,在这一过渡模式的影响和推动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并逐渐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世界秩序的转型,东亚秩序也处于缓慢的重塑之中。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核心利益是继续巩固并扩大在本地区的存在,为此它延续了冷战时期的联盟战略体系。由于国内经济建设、为缓解自身的崛起对区域内国家带来的压力以及改革开放后对外战略观念的变化,中国的东亚战略主要包括: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全球主义战略、与区域内主要大国特别是美国保持合作关系的大国战略以及积极参与东亚地区一体化建设的地区主义战略,着眼点集中体现在承认而不是排斥美国在本地区的现实存在,通过开放性区域主义模式塑造东亚未来秩序,推动实现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东亚合作进程走过了12年,未来能否会走向统一的东亚共同体?必须认清目前的困境,即东亚经济上的密切联接与政治、安全的分离并存的二元结构,而如何取得统一的区域主义政治认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欧盟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或相近的政治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经济水平、意识形态或是价值观乃至互为依存的安全保障体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一个具有真正内在关联的区域共同体。东亚区域主义萌芽还很嫩,只有在东亚合作的进程中缓慢滋长。对于东亚一体化来说,最有可能出现、也最容易为各国接受的就是多元化的模式。在东亚合作的进程中,机制建设非常重要,中国、日本、美国、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应处理好相应的关系,主要的努力是放在推动具有实质内容的功能性合作上。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中国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整体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在亚洲以至世界经济中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东亚货币合作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也需要东亚货币合作。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进程中,中国不仅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这一进程,而且应该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2.
东亚经济一体化思潮的历史变迁:从地理和文化意义上考察"东亚"区域意识的形成,东亚区域早期的华裔秩序与朝贡体系,对日本东亚共荣圈促生的"东亚"经济秩序圈雏形以及"东亚"概念污名化的反思,区域性复兴和危机背景下形成的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模式.对"东亚"概念的正名与重塑、"区域"而非"天下"意识的强调、善用危机感和平等处理大陆与海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蒙代尔2000年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3大货币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 即“稳定性三岛”。欧洲和美洲的区域货币一体化成果使区域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在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大潮中,东亚货币合作也不可避免。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不仅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而且应该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但是,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其中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是主要困难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东亚货币合作的主要路径之一。因此,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面临两难困境一事表明,东亚汇率制度选择必须进行区域汇率制度合作。东亚经济条件的实证分析表明,东亚汇率合作中最优汇率制度安排应该是共同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以推动东亚汇率制度一体化,最终实现亚洲单一货币区。  相似文献   

15.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地区本身的政治经济格局.由于美国在东亚地区有着直接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因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美国的东亚战略形成挑战和冲突.文章拟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和预测,进而分析这种发展趋势在若干领域可能与美国东亚战略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美国与东亚国家之间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五动博弈,在此基础上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作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判断和评论.  相似文献   

16.
东亚金融危机后,日本的东亚认同感明显加强,日本的区域主义正由推动一般的经济合作向推动东亚一体化的方向转变。虽然,在东亚一体化的内容、实现路径上,日本与中国及东亚其它各国还存在许多重要分歧;但对东亚的未来,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毕竟第一次与东亚各国有了基本相同的选择。这使日本与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形成了重要的共同利益。当然,日本占据东亚主导地位的要求也同时在上升。上述情况将使中日之间产生新的合作与竞争。如何使这种合作与竞争纳入良性轨道,是当今中国在考虑中日关系与东亚多边合作时,必须正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李少斐 《理论界》2013,(10):168-170
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需要重塑新的东亚价值观,以强化东亚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群属、角色认同.目前东亚价值观还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概念,还处在不断被重构之中,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培育新的东亚价值观应以东亚传统文化精髓为其精神资源,并充分吸纳域外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现代性因素,不断丰富和优化自己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加适应当今及未来世界的新变化,从而推动东亚区域一体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冲击对称性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条件。我们运用三变量结构式VAR方法,对东亚、欧元区和美洲南锥体三个区域内部实际供给、实际需求与货币冲击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实际经济冲击对称性总体上低于欧元区但高于南锥体国家,在东亚某些次区域集团中,实际经济冲击对称性已经达到或超过欧元区的水平;同时,东亚地区经济冲击规模高于欧元区而与美洲相近,但其冲击调整速度则明显快于其他区域。考虑到目前各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东亚地区有足够的条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国际地缘政治环境趋于严峻:单极格局的衰落催生出新的国际格局,国际新秩序正在形成,全球权力重心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世界格局动荡改变了东亚地缘政治环境,东亚的地缘政治环境面临着三大困境,即"大国困境"、"邻国困境"和"同盟国困境"。东亚安全困境的出路在于如何将过去的"适者生存"的竞争模式转向冲突较少、更加睿智、更加合作的"智者生存"的合作模式。兼顾区域各国的不同立场、汇合区域各国的各方利益、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与发展道路、广泛地包容不同的政治和文化理念,开辟东亚新的地区治理结构,也许是"21世纪超越狭隘的‘发展’观念的‘和谐主义’的一种平衡境界"。  相似文献   

20.
宗伟 《理论界》2012,(8):36-38
自上世纪末的东南亚危机以降,东亚金融地区主义逐步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界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东亚金融合作的支撑与掣肘诸因素,认为东亚金融地区主义当前所取得的进展,反映了区域内短期流动性缺失以及地区生产、贸易网络的驱动,而理论的论证也提供了实践上的助推;同时,东亚金融地区主义令人沮丧的一面也表明,区内贸易与金融管理上的背离、以及区内外主要行为体的主导权之争在短期内无法获得解决。东亚金融地区主义的前景注定要在曲折中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