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从"酉"之字的列举,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各种酒名,希望对汉字文化学和汉语词汇学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字典,其中《酉部》共收字75个,内容包含了与酒相关的不同字,从《说文解字·酉部》的字中,不仅可以看到这些字的形体与本义,而且可以透视出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3.
试论《说文解字·酉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字典,其中<酉部>共收字75个,内容包含了与酒相关的不同字,从<说文解字·酉部>的字中,不仅可以看到这些字的形体与本义,而且可以透视出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酉"部共收字73个。这组字蕴含着关于酒的创制、工艺、种类、品质以及相关的酒礼、酒器、饮者的酒量酒态等丰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5.
“道酉”是中原俗语。贴道酉,是中国人过年时必行的风俗。最晚在北宋,此俗已然成熟。  相似文献   

6.
四释“醉”与“臀”(从酒的功用看酒效文化) 《说文·酉部》所体现的还有古人的饮酒文化和用酒文化,我们不妨将其统称为“酒效文化”。在古人看来,饮酒的最直接效果就是会导致醉酒,用酒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可以医病,故这里选择“醉”和“医”(臀)两个字作为代表来讨论。  相似文献   

7.
水族古文字是一种发展不成熟的文字,在从“酉、鸡”字形书写特色,探索水族古文字的一般规律以及与甲骨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根抵属农耕文化,用粮食酿造醇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便有了“酉”(酉:古“酒”字)的记载。酒所具有的致醉功能使人进入一种独特的感觉世界,并由此而在历史的思想精神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酒文化。由于与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心境之一“迷狂”和想象、激情等因素相吻合、相联系,因此酒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文学史上,酒文之缘的例证举不胜举,著名的如一代英雄曹操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酒文慨叹;诗人曹植唱出了“愿举太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食若填巨…  相似文献   

9.
证明了一个半格与本原逆半群的λ-半直积是一个0-范畴E^*-酉逆半群,并给出它的同余商的一个同构性质。  相似文献   

10.
2月11日晚12日下午,建发酒业福州醇醉;酉庄、建发酒业厦门醇醉酒庄分别举办了题为“情迷枫嘉”的枫嘉酒庄臻享品鉴会。活动通过建发酒业·列级名庄联盟组织特邀了枫嘉酒庄总经理Jecln—ChristopheMeyrou亲临现场,并带来2004、2009年份枫嘉酒庄酒与来宾共享。  相似文献   

11.
将4n-2阶发展方程转化为一阶发展方程组,求得4n-2阶发展方程的生成算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由E.Hille-E.Yosida定理生成半群。讨论了4n-2阶发展方程的生成算子生成的算子半群的酉性,研究表明:n>1时均要附加共轭算子范数相等条件时才构成酉群,当n=1时称Golstein酉群,提供了比文献[3]更简便的半环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若“单一”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本过高且缺乏吸引力,应对其进行“系统”开发,比如以流域为纽带等。本文详细论证了“酉水旅游带”的开发,特别应明确该旅游带的“文化主题”、系列个体旅游点的“文化主题”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13.
寂寞的饮者     
甲骨文或金文中的酒字写作"酉",那时候酒很少,陶质的酉里只盛浅浅的一层,后来农耕快速发展,粮食有了富余,酒才多得从酉中滴滴答答地漾出来。酒是由女人发明的,这个女子叫仪狄,后汉的许慎先生在《说文解字》中说"古者仪狄作酒醪"。仪狄温良恭俭,很会过日子,  相似文献   

14.
汉字所蕴涵的酒文化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也同古代传说一样遗留有酒文化的信息。在由汉字所写就的古文献中随处可见酒文化的信息 ,在汉字的古老形体中也可以寻觅到酒文化的信息。其中有酒起源的传说、酒与盛酒之器的字形、酒的制作方法与品类、酒的礼仪与功用以及酒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酉卣源考     
通过植物形态解剖学、栽培学与出土文物和文献资料的互证,认定酉卣都起源于薏苡的图腾崇拜,其小口尖底壶形造型是对薏苡总苞形态的模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考察的材料,以民族文化古镇后溪为例,对渝东南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流域土家族花灯文化的歌词、表演、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对酉阳酉水流域花灯艺术的民族文化因素进行挖掘和交代。  相似文献   

17.
《川东酉水土家》是李绍明先生土家族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是李绍明先生积极推动并身体力行建构土家学的标志性成果。《川东酉水土家》的调查与写作,是李绍明先生基于强烈的民族情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学术追求的真实体现。作为一部"合符科学范畴"的经典式中观民族志著作,《川东酉水土家》一书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李绍明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知识和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18.
酉水流域是包括土家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长期共存的重要地区之一,白虎崇拜及习俗从古到今都是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至今犹存,这有深刻的历史、民族、文化等根源.渝东南酉水流域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其民间文学中的白虎神信仰及习俗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现代简化字即现行汉字,有许多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历史上的简体字。敦煌碑铭写本中使用的文字简体较多,是对现行汉字追本溯源的第一手用字材料。这些简化字很好地记录和保存了汉字在这一时期简化过程中的具体状态,其中的半繁半简过渡字体尤为值得注意,这些字体多不见于字书,仅见于这些碑铭抄本,如“贤”“闢”“(门俞)”“与”等。通过研究敦煌碑铭中的简化字,可以探知当时的实际用字情况,更好地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规范汉字——兼谈语言文字立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来,社会用字出现了严重的繁体字回潮,使很多人产生了究竟什么是“规范汉字”的疑问;学术界有人提出了“识繁写简”的主张,有的甚至公开提出繁体字就是规范汉字的观点。这些情况对语言文字立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对“规范汉字”的表述与我国语言文字政策相矛盾。本文在对这些观点和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规范汉字”提出了新的表述:“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已简化的汉字和经过整理未简化的汉字。”并简要阐述了这一表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