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余文凯 《科学发展》2016,(11):102-112
上海应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建设世界级全球城市为目标导向,打造 “智能发达、创新活跃、生态宜居、和谐包容”的智慧城市:实施“网络空间强国战略”,持续提升形成全球网络与信息枢纽;深化“四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全球资源战略配置能力;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提升上海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与领导力;加速“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激发上海产业与市场活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规划、治理、服务能级;凝练城市文化,抢占“中国文化”输出战略高地;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全球门户.  相似文献   

2.
上海迫切需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并率先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带动周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基于此,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有三大战略思路:一是“创新驱动→创新引领→引领创新”.二是“转型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三是“区域崛起→融入国际→全球示范”.  相似文献   

3.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41-55
未来30年上海发展的总体方向,是要建设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力、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彰显中华文明的全球城市.其主要内涵,就是建设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务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中华文明特质的世界文化大都会、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治理的良好典范.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能级:能跻身全球城市的首位方阵,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经济、文化、科技和城市治理等领域形成较强的全球影响力;在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带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巨型城市区域;形成与纽约、伦敦等一线全球城市并肩的综合环境.  相似文献   

4.
上海建设创新型全球城市,其具体功能特征体现为以全球金融中心、全球信息中心为核心,以全球航运中心和全球贸易中心为先导支撑的全球流量枢纽;以创新汇聚、筛选和释放功能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兼备的全球创新策源地;与长三角地区协同构筑世界级城市群和全球城市区域,担当起对内衔接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和长江经济带、对外衔接“一带一路”的核心流量枢纽和控制节点的辐射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上海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总方针,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有力地支撑了城市创新转型和全球城市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大幕,展望2014年,上海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中速水平,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仍然较多。为此,迫切要求上海更加重视社会建设,既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强化社会治理,更要锐意改革,完善基本制度体系,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胡安俊  孙久文 《城市》2018,(6):3-14
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对于提高国际地位、 形成我国北方经济新引擎、 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在经济发展水平、 创新引领、 区域差距、空间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世界级城市群还有较大差距.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既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提高成果转化能力,搭建连接介质,推进产业和技术转移,也需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空间体系,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促进区域协调、 共享与绿色发展,还需要体制改革、 人才、 资金和土地等要素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汪颖 《科学发展》2016,(1):64-66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支撑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上海必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上海要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构城市发展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完成这个愿景将涉及诸多成功因素,尤其在优化的产业格局、智慧的投资策略和有效的人才延揽等3个领域内的卓然进展,将对上海实现全球领先的创新城市这个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臧学英 《城市》2020,(3):3-10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京津冀地区通过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协同平台建设、通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恢复和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构建等加速建设世界级创新平台。京津冀城市群、北京新机场、天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河北数字经济的发展等极大地推动了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增长极。展望未来,期待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9.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应以崇尚先进、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为引领;以打造世界级资本、信息、能源、资源流动管理的交流协商平台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包客创新风险为发展关键.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应是: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高人口国际化水平;推进产业的服务化、提升经济全球控制力;建立人才荟萃之都,促进科技创新;引入国际组织,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重视海洋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彬  王媛媛  仲崇阳 《城市观察》2021,74(4):145-156
江南地区的城市发展构成了江南文化兴起、演进与繁荣的历史动力,并且后者的影响力因长三角城市体系的形成而不断扩大.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以文化品质彰显城市个性的总体导向下,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在应对竞争中需注重大都市战略空间迭代中的文化作用,在"地方空间"的层面依托根植性的文化创新助推内生增长,以此增强在"流动空间"运行体系中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这意味着,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将面临文化发展与区域路径的深度融合趋势.江南文化的创新价值最终体现为"城市—区域—国家"的多层次品牌塑造能力,特别是从文化创造力到文化凝聚力的提升过程,涉及长三角城市群协同治理的深层次推进问题.因此,以江南文化为基底的文化品牌建设,应被视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文化发展与创新、区域软实力基础设施建构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面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部大开发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良好效果,固然受到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西部地区能否实现超前的全面的大开放.如果说国家要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实施扶持优惠政策的话,着力点要放在对外开放上,围绕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下功夫、做文章.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怎样让学生在自主、自愿、积极轻松的环境下获取英语知识,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兴趣导入。文中主要从对教师的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right to legal capacity to consent to sex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rticle 12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guarantees the right to legal capacity on an equal basis in all areas of lif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ex as an area of life in which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re frequently not being granted legal capacity on an equal basis. The article examines current capacity to consent to sex law in Ireland, England and Wales in light of Article 12. It proposes an ‘agreement model’ a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hat would be Article 12 compliant.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