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台湾现代性的形成并非对单一日本文化的模仿,还包括对祖国大陆的现代性的接收,并与台湾当地的本土文化不断进行对话与颉抗,产生独特的"另类现代性".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台湾的"现代性"有密切的关系,对"现代性"的追求与抗拒,促成了台湾女性文学的流变,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台湾女性文学发展来看,台湾当代的女性小说特点,除了对父权文化的抗争之外,更包含对于家国叙事的关注及台湾当代社会现象的观察与省思.台湾女性文学对于"现代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领域的反思,使得台湾女性文学的特色不仅表现在对性别压迫的抗争,更是女性在各个领域的主体性的确认.  相似文献   

2.
吕晓洁 《齐鲁学刊》2012,(5):157-160
1990年代以来河南籍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这是一种新的女性文学,它与当下女性写作中的私人经验泛滥无关,也与所谓女性叙事的身体自渎无关,而是呈现出了文学本身的美感和力量。她们以朴素而坦率的文字,描绘着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生存状况与情感心态,把一种真实的当代生活现场带到了我们面前。她们的创作拓宽了女性文学的表达空间,给当代河南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藏族女性文学与中国当代内地女性文学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其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宗教文化背景,也使得二者呈现出了鲜明的审美差异,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二者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这些审美差异主要体现在“私人化写作与非私人化写作”、“物化写作与朴素之风”和“审丑写作与中性写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都市文明与女性文学关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尤 《江西社会科学》2007,4(7):100-104
都市作为一种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女性的解放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创造了条件。都市舞台中旋转的女性文学,不仅表现了女性阅读都市的意识和立场,而且通过写作进一步塑造和想象了都市的现状与个性。都市作为现代最大的文化符号,其欲望化空间为女性欲望在文学中的表达提供了可能,而女性文学又使都市的欲望得到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殊的文学生态语境注定了展开日常生活写作的复杂性。新写实小说的日常生活写作是一种重建现实主义文学话语的表征,它通过碎片表象式写作构建起日常生活写作的叙事法则,实现了当代文学的叙事转向,隐喻了当代文化生态语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西方后学语境下的必然结果.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通过文学文本的创作表达了觉醒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和少数族裔意识.以及在当代美国社会更多的对文化身份的寻求.她们以其娴熟的技巧与丰富的想象力发出了曾经被主流文化所压制的声音.正是当代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产生才使新近的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鲜明表达,首先是从北京女作家开始的。阳刚的京城文化成就了她们的大气,也滋养了她们的女权意识。张洁、徐坤、叶广芩、凌力、陈染等风格迥异的女性书写,使我们更加清晰、生动、全面地看到生命中充满了焦躁、不安和动荡。性别意识与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和亲和力。人类的创造力不会视性别而异。女性和男性一道进入文学领域,重新体验生命自由,不是为了抵抗和冲突,而是为了存在的圆满。  相似文献   

8.
当代藏族女性文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之后,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萌芽期、拓展期、活跃期三个阶段。萌芽期的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由于参与写作的作家人数少作品单薄而没有显示出应有的特色。拓展期的当代藏族女性文学在题材、主题、民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方面都有所扩充,为第三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活跃期的当代藏族女性文学完全突破了前两个阶段的种种局限,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示了当代藏族女性文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是对于当代中国重要的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大话文学与大话文化的系统研究文章。本文首先从文体学和文化学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大话文学的语体特征,即通过拆解、戏拟、拼贴、混杂等方式,对传统或现存的经典话语秩序以及这种话语秩序背后支撑的美学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等进行戏弄和颠覆。进而指出,大话文学的快感类型是一种生产性的快感,也是一种有限范围内的冒犯和颠覆的快感。最后,作者分析了大话文学与当代中国犬儒主义思潮的关系、大话文学与犬儒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指出大话文化作为一种后全权社会的文化抵抗与文化逃逸的方式,具有批判与妥协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文学领域中,很多作品都描述出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数千年男性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让我们从女性的形象出发,来重新评估西方文学史的价值,从而为我们重新阐释西方文学开创了一条崭新的渠道.因此,文章将重新审视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让长期处于男性文化观念压抑之下的社会对女性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界定,从而树立了西方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这是女性解放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有利于通过这种超越性的女性意识来推进人类精神的深层次发展与提高,实现真正的两性平等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刘蒙之 《兰州学刊》2011,(3):183-188
当代女性身体工业对女性消费商业价值的开发体现在两个领域:一个是女性身体的身体改造工业,另一个是女性的身体炫示工业。改造与炫示是当代女性身体工业的事实和逻辑。当代女性身体工业通过审美霸权的建构和商业意识形态的传播建立起女性身体工业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生态学的文学"是当代生态批评与批评理论领域内的新概念。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研究视角中,自然被剥夺了其物质形态而成为一种人类话语的构建;而在基要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视野中,文化过程则被简单地归入自然主义诸多假设之内。文化生态学试图折中二者的立场,它着眼于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并非试图将一方还原为另外一方。文学被视为一种文化形式,通过它可以富有成效地探讨这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文学为现代文明的批判性自我反思提供了场所,同时也为创造性的文化自我更新提供了资源。这不仅是一个主题定向或内容问题,而且是立足于想象性文本的审美过程问题。在此意义上,文学被描述为更大的文化话语系统中发挥功能的生态力量。从美国文学中选择的三首诗歌和一些叙事作品,可以作为这种新概念及其思路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3.
儒商虽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意义与之相当的"儒贾(商)"和"(儒)士商"概念。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经营管理准则和生活指导,有良好品德和专业知识,并在商业经营上取得成就的商人。中国古代儒商和儒商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商初步形成,儒商文化随之出现;宋代儒商得到新生,儒商文化开始复兴;明清时期儒商发展走向兴盛,儒商文化成为主流商业文化。传统儒商文化是中国古代儒商把儒家思想与商品经济法则相整合所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传统儒商文化为当代儒商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始终伴随对“人”的关注,“人”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核心关切,同时也作为一种精神导向不断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建构。五四“人的文学”作为一种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是一代人的思想共识,也是文学与时代、社会碰撞的精神结晶。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实绩给予了“人”新的内涵与阐释,同时在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中也实现了与“人”的深层互动。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当代文学继续高扬“人”的传统,延续五四以来对“人”的精神和个性的关注,展现出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学面貌。  相似文献   

15.
跨媒体传播环境已成为影响文学发展的重要生态,据此当代贵州文学要打破"纯文学"的思维定势,以"泛文学"的思维方式来转换当代贵州文学话语系统及其文本的存在样态,即实现当代贵州文学的改编,以便促使其在传播领域中实现参与文化建设的功能。文学改编过程中,要坚持打造"贵州印象"的指导思想,文本二度生产要突出贵州符号的文化象征价值,对经典历史题材文学作品作影视化改编,对贵州散文诗作声像化改编。在跨媒体传播时代,实现当代贵州文学的改编对推动当代贵州文学发展、文化繁荣、形塑贵州新形象、凝聚"新贵州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的“中国焦虑”及其在消费时代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桂荣 《东岳论丛》2007,(5):96-101
中国女性话语与西方现代女权主义的叠印、纠结、裂隙乃至错位是女性主义的"中国焦虑"的主要内容,遭遇消费主义之后更加呈现一种深化态势。它既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化与20世纪以来的百年女性问题在当代的延伸与变异,更是经济转型之后中国社会及文化领域内的诸多矛盾问题在性别领域内的投射。  相似文献   

17.
商品市场的蓬勃兴起 ,是通俗文学繁荣的决定性因素。从我国历史看 ,通俗文学的兴起、发展与经济形态的趋于开放有密切联系。通俗文学作为文艺产品与商品 ,必然按照商品的供给、需求、竞争等市场原则 ,运作于生活领域之中 ,以供受众购买、消费。受到市场法则支配的通俗文学 ,在本质上成为一种消费型文学。它不再是单纯的精神行为 ,而首先是一种价值交换行为 ,是作家、受众、出版商紧密配合 ,共同创造作品价值、形成文化市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女性文学”概念是舶来品,有两种倾向有自的翻译,一种侧重文学对女性权利的言说和维护,称“女权主义文学”;一种表征女性性别自觉,并希望以文学的形式加以传达,称“女性主义文学”。前者求“平权”,后者求“差异”。另外,国内目前对女性文学的理解,也存在一些分歧,比较有影响的有三种:一种认为凡女性作家创作的文学都是女性文学;一种认为凡以女性及其生活为对象的文学都是女性文学;一种认为只有那些在女性自觉精神的导引下从事写作,也就是说,只有当文学话语女性化之后的写作结果,才是女性文学。中国文学发展到现代汉语文学…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以来,随着女性意识的加强,女性文学迎来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繁荣,显示出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鲜明色彩和时代力度。女性文学的繁荣,往往同女权主义思潮密切相关;五四时期是这样,当代新时期文学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批评家的笔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骏涛 《东南学术》2003,(1):150-166
当代中国 (大陆 )女性批评家之形成一个群体 ,并在文坛上 (主要是在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领域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在 2 0世纪 80— 90代之后。三代批评家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第一代主要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或说美学—历史批评 ,特别注重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实际 ,并以自身的生命体验 ,加入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建构 ;第二代女性意识凸显 ,倡导并运用女性主义批评 ,以多学科的研究视野对女性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 ,将女性文学批评推向多学科研究的境界 ;第三代从文学向文化领域延伸 ,大多以双性视角或超性别视角关照女性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并显露出某些新的批评思路和批评策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 ,中国大陆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已经从“浮出历史地表”而到渐趋成熟壮大。女界人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如此蓬勃的发展 ,这是近百年中国妇女运动史上未曾有过的。但从总体上说 ,大陆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尚来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建构 ,如何将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建立中国女性文学自己的批评标准或坐标系 ,并调整女性主义批评的思维和策略 ,开拓出一条自己的批评研究之路 ,这尚需三代女批评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