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南渡时期的词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南渡时期词学批评活跃,在北宋对词体特征的讨论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具体多元的看法,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潮,提出了"复雅"的词体观,具体表现为倾向于认同词体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的诗化趋势,同时也看到词体合乐的特性.此期词学批评为后世词学的发展和具体的创作实践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词学 发展史上具有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2.
抗战词与南渡词同以外族入侵为背景,其主旋律却存在着高亢与低抑的不同。这种差异应当归之于特定的时代所采取的不同对敌政策,以及作者所选取的不同的抒情角度。总体上说,始终如一的抗日路线是现代抗战词激扬奔放的根本原因。而南宋朝廷的屈辱苟安带给词人的则是抑郁悲凉之痛。  相似文献   

3.
胡永启 《船山学刊》2011,(2):141-144
清代初年。在河南商丘出现了以刘榛、宋荦为代表的词人群,由于地域等的关系,他们形成了特有的词学意识。先是标举豪放、倡写真情的词风,随着康熙年间统治的不断加强,他们又转向重醇雅、尚托物寓意的风格。与时代相呼应,它反映出了清廷怀柔政策对清初词学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翦伯象 《中州学刊》2005,(2):171-176
汴京在中国词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意义.汴京培育了一批"能词能吏"的词学主体,其人文经济是北宋词的生存根基,其书斋美学造就了北宋词向雅避俗的发展格局,其地域文化孕育了北宋词的特种生命基因;汴京意识是当时词人重要的情感向度;汴京是北宋词传播与消费网络的核心和枢纽,对词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代中期工赈工程之地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淑贞 《兰州学刊》2009,(6):208-210
为了保障灾后社会经济政治的安全稳定运行,清代中期,当政者很重视选择合适的地点、地域实行工赈。工赈一般在赈济钱粮之后,在受灾较轻,且政治、经济、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施行,呈现出不平衡的地域分布格局。这除了跟工赈救荒政治性突出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之外,还跟灾害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性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晓骊 《兰州学刊》2010,(6):162-166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理学的成熟,理学思想逐渐向宋词的创作和接受领域渗透,成为词学思想的重要哲学渊源。在理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文人词学思想的核心逐渐从"合乐软媚"的本色论向醇雅中正的品格论转移。南渡之后,理学家积极参与宋词的评价和阐释,词学话语体系的建立或多或少地带上了理学的气息。理学以道德评价为旨归的美学思想更成为南宋后期词学理论的核心,并影响了词学思想在后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清初河南词的创作就其在本地的纵向发展来看,可以说相当繁荣,但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明晰。现在以《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为基础,结合运用图表形式,揭示清初河南词的留存数量和词人的地域分布,分析其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并对河南词人的词学思想和词学活动加以阐述,以期呈现清初河南词坛的基本面貌,从一个局部透视整个的清初词坛。  相似文献   

8.
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域文学研究领域中理论和操作层面的诸多问题有待研讨。首先是地域的概念及其理解 ,地域是一个空间的、文化的概念 ,因此必须具有相对明确而稳定的空间形态和文化形态 ,这是理解地域和地域文化的基点 ;地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因而涉及到时间和传统 ;地域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 ,因此必定要有某种可资比较的参照物或参照系 ;地域又是一个立体的概念 ,自然地理或自然经济地理之类可能是其最外在最表层的东西 ,再深一层如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 ,而处于核心的、深层 (内在 )的则是心理、价值观念。在进行研究时 ,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上的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纠正了目前地域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其次 ,应进一步讨论地域的划分 ,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划既不相同 ,又密切相关 ,行政区划有时也可转化为文化区划。第三 ,地域与文学之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尤其是对地域文学研究中的具体操作问题 ,这里第一次提出“地域文学场”概念 ,对解决地域文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有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地域历史人群研究:台湾进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毅夫 《东南学术》2003,(3):120-127
本文就台湾进士这一地域历史人群之成员总数、名录、佳话、义举、轶事等钩沉索隐、取证考据 ,并就清代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有所介绍和评估。认为 ,台湾进士是一个于今不在、于今不再的人群 ,宜以“地域历史人群”视之 ;台湾幕友、台湾班兵、台湾塾师、台湾教谕等亦各是一“地域历史人群”、各是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从方言视角看湖南地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方言是在湖南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形成和通行的,从湖南方言格局与历史人文背景、湘语与楚语、楚文化的源流关系等方面揭示了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江苏城市地域分布格局及地域生产力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江苏整体发展意义上来研究江苏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关系,把江苏城市群整体作为一个对象或特定的结构形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视角,来分析江苏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江苏地域生产力构成的不合理性,寻找世界范围城市发展的参照系,探索江苏地域生产力优化的目标和途径,以此推进江苏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 ,进士人数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江南苏州府的吴江县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自宋至清代 ,其进士人数的地域分布呈现出集中的趋势 ,而且是一种集中地点也在变动的动态集中。这一动态的空间分布特征 ,起初可能缘由其中某些家族的迁移和聚居 ,但最终则是由这一地域范围内逐渐形成的政治与经济的区域格局所决定。这一历史的个案鲜明地揭示了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从而影响生存于其中的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有差异。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主要是欠发达地区的人群受环境条件限制对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可程度相对低于发达地区的人群。由此,应加快发展,大力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文化认同所需的条件,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促进贫穷欠发达地区人们对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淄川地处齐鲁腹地,虽然地域狭小,但文化资源丰富。淄川方言在山东方言乃至官话中都有一定地位。从淄川方言词汇入手探讨该地域的文化特色是一条尝试性的路径,具体说就是,选取方言词汇中具有文化意蕴的有代表性的词,将其分为四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二是伦理道德方面的,三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四是民族融合方面的。以这四个方面为视角来分析例词,一定程度上可以捕捉到该地域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论邓肃词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的谏官和爱国诗人,有《木并榈集》25卷传世。其词超越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承袭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风格特点,在创作题材及思想内容上开拓创新。尤其是南渡后词,伤时忧国,慷慨激昂,既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自己情感体验的反映,也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精神状态的折射。邓肃词总体呈现出个性鲜明,风格多姿,善于用事,语言质直明丽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赵炜 《天府新论》2006,(4):134-136
地域文化研究是当今兴起的研究热潮之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诗学研究同样也可以吸取地域文化的研究视野,形成新的阐释空间。这将给诗学研究带来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宋室南渡,李纲、张纲、张元干等抗金志士通过在词中互相祝颂,表达出高涨的抗金情绪,随着抗金形势的严峻,他们的抗金壮志日渐凋零,走向退隐,只好在日常的互相祝颂中,表达着对于现实的无奈与不甘。  相似文献   

18.
地域生产方式是在一个地域空间或区域内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一种主导生产方式为主,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复合生产方式.地域生产方式对一个地域的经济、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即能克服地域之间的交通、通讯等阻碍时,地域生产方式就从一个区域系统移动到另外一个区域系统,并有可能成为这个区域系统内的主导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9.
汉魏六朝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已初步具备地域视角;近现代学者的相关论述标志着地域文学研究开始由传统走向现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逐步繁盛与多元.近三十年来,研究者分别从文学家籍贯分布与迁徙研究、区域文学及其差异研究、特定地域作家及文人群体研究、文学风貌、题材及文体的地域研究等层面展开系统论述.国外的地域文学研究在考辨基础上重视文学集团及意象分析,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代山东商人资本地域分布结构的变动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维民 《齐鲁学刊》2000,2(4):108-114
19世纪中叶前 ,山东商人资本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运河沿岸城镇、胶东登莱地区和胶州地区 ,商人资本在上述地区的汇聚与集中 ,构成了传统商人资本地域分布结构的基础。开埠通商后 ,传统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商人资本受利益和市场的驱动 ,开始向沿海与内地开埠城市转移。经过三次大的移动和集中 ,城市商人资本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并由此形成新的以开埠城市为中心的地域分布结构。在新旧嬗变的背景下 ,市场经济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