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而调查研究,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和必经阶段,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因此,唯物辩证法与调查研究是一个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统一的整体,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调查研究作为一门科学,是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工作内容。搞决策,定方针,完成党的各项任务,都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  相似文献   

2.
<正>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领导干部不论是制定政策、决策,还是贯彻落实政策,实施决策,都必须了解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辩证性和科学性三大基本原则。一、坚持客观性原则是领导干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坚持客观性原则,从客观实际问题出发搞调查研究,并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这是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性原则。它要求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首先  相似文献   

3.
<正> 长期搞调查研究的同志都会有一种感受,就是我们的调查成果,有的发挥了作用,也有一些虽然也印发了,但没有反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常成为“无效劳动”。这里笔者仅从调查研究者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各种办法,唤起领导对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视,解决研究工作与领导决策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是领导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保证。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调查研究摆到市委工作的重要位置,从抓市、县级领导干部入手,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形成了全市上下搞调研、促工作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5.
东古山 《决策》2004,(7):24-25
江西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科学分析,找准问题,突出重点,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就解决哪个地方的问题,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不搞“一阵风”。  相似文献   

6.
蹲点,是指上级领导和机关人员到某一基层单位,参加实际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从广义上讲,蹲点和调查研究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蹲点是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调查研究的一种必要形式.从狭义上讲,蹲点是指导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督促工作落实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密切干群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1953年12月7日夜,来京参加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干会议的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被毛泽东召到西郊玉泉山别墅会谈话。毛泽东找陈毅谈话,是毛泽东对饶漱石搞调查研究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1960年12月24日到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在听取各省对农村情况的汇报中,逐渐形成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想法,他在闭幕会上发表了关于调查研究的讲话。在接着召开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希望这一年,1961年,成为一个调查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要在实际中去调查,在实践中才能认识客观事物。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1961年3月广州会议结束后,除林彪外,中央常委全部下到农村搞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改口号响彻全国,或许是中国人历来善于搞运动的缘故,一个尴尬的现象就应运而生了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了自己的课题,因为没有课题就会被别人看轻.于是,大家一哄而上的为科研而科研,原本应该神圣、单纯的科研领域就自然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功利主义倾向.当然,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但对于为什么搞科研、怎样搞科研,恐怕连许多搞"科研"的人也不甚明了.也有一部分人到现在还认为:教育科研工作自有专家学者去研究,我们教师不就是按照书本教书吗,还搞什么教育科研?其实这更是因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目的意义不理解而选择排斥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调查研究正在各地火热展开,有力推动了各领域工作量质齐升。调查研究要力戒假浅,倡导真深,务求实效。同时,有媒体指出,相较于真调实研,还需注重和克服“浅调研”现象,它介于真调研与假调研之间,只解决表面问题不解决实质问题,搞折中主义应付交差。透视辨析“浅调研”的种种表现,发现这是一种不接地气、不寻根源、不解难题的“虚浮症”。“浅调研”,“浅”在认识上。从出发点说,政治站位不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大道至简,须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1.
张聿温 《领导文萃》2008,(11):95-99
1953年12月7日夜,来京参加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干会议的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被毛泽东召到西郊玉泉山新建的别墅去谈话。毛找陈谈话,是对饶漱石搞调查研究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公务接待是公务活动的一部分,合理的公务接待费用是行政成本的组成部分。上级机关干部下来检查指导工作、搞调查研究,外地机关人员来执行公务、参观学习,当地有关部门按中央和地方的规定热情接待,这是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3.
官方学者提交中国选举状况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它是当前选举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 “公民是为了利益才参加选举的,而不是基于对政治感兴趣或是对民主所做的善意的理解才参加选举的,他们参与愿望的强弱取决于利益的大小。”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最主要的问题是能不能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而扩大直选最大的阻碍来自一种先验观点:中国经济文化 落后,老百姓素质太低,搞不了民主选举。但大量调查表明,民主选举与公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 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从而片面地强调金钱至上,忽视包括道德观念、文化意识在内的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思潮。一般地讲,以金钱为象征的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尤为重要的东西,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精神是抽象的,它不象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术界出现了这样~股歪风:一些高校甚至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不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学问,理论联系实际,搞调查、搞研究,履行其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发表一些有理性、有见地、有创新的见解和理论文章,为我们的各项建设出谋划策:而是心浮气躁、哗众取宠,反学术正道而行之,故意在公众场合或网络上发表一些雷人的言论,以此来吸引眼球、招徕人气、引起社会围观,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雷语”学者所起的作用是给学术抹黑、给社会添乱、给群众添堵,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6.
薛侃 《领导文萃》2013,(20):13-15
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广大党员来说,这是一种教育、一种告诫;对人民群众来说,则是一种告示、一种承诺。因此,切合党情,顺应民意。从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看,高达96.4%和89.1%的官民认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用"。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也是如此。广大干部群众都认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场"及时雨",对此充满期待,但也心存顾虑和担忧:有的担心活动"雷声大、雨点小",搞成"一阵风",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就偃旗息鼓、雁过无痕;有的担心把活动变成"纸上来、纸上去",材料满屋、制度满墙,使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担心活动热衷于搞"创新",把精力放在"表演"、"做秀"上,而不注重解决  相似文献   

17.
张宝林 《领导科学》2001,(18):48-49
腐败成本是指腐败分子在进行权力与利益的交换时所作的投入,或者说所付出的代价。从一般意义上说,腐败成本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主要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名誉成本,是指搞腐败行为者所付出的名誉代价,主要有政治声誉、道德声誉等。二是纪律和法律成本,是指搞腐败行为者所要承担的纪律和法律方面的风险和代价。三是经济成本,是指搞腐败行为者所付出的经济代价。……  相似文献   

18.
正官架子与花架子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往往单指官场行为,俗称"摆官架子"。而后者所指的行为在类别上就很多了。如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一切专搞形式主义而不务实的人。这样的人中,也包括既有官架子也有花架子的官员。而且,官员若是有官架子也必然喜欢搞花架子。欺上、媚上,必然搞花架子;压下、蒙下,也必然搞花架子。  相似文献   

19.
走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并重的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建设这类用语本来就有些不妥。它往往隐含了一种大搞特搞的、群众运动式的进路。我们更需要的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比如,经济建设往往与所谓的粗放型增长或者数量型增长相关。经济发展意味着集约型增长或者质量型增长。粗放型增长或者数量型增长往往是依靠增加投入来扩大产  相似文献   

20.
调查报告是秘书写作的常用文体之一,文秘人员用这种反映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与结论的书面报告,直接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发挥自身的参谋作用. 调查报告是一种严肃笃实的基础性文体,很讲究适宜的文字表现形式.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是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本身要得法,要为写报告做好准备.调查报告写作所需的调查研究,比起其他新闻体裁的调查研究来,要求更高,这是由调查报告的作用决定的.调查报告不仅报道新闻事物"是什么",往往还要报道"为什么".为了解答"为什么",在调查研究上必须下更多的功夫.简单地概括就是要做到"广、全、深、细"几个字.广、全是对事物的调查广度而言,深、细是对深入事物实质研究而言,广、全、深、细的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深入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读者提高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以利于领导的科学决策.调查研究的广度取决于某一事物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