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思潮,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有着极其复杂的微妙关系。这一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从其深层蕴涵来看,是试图依据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出现的新情况。以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和基本理论上“修正”、“补充”和“改造”马克思主义,从而“重新发现”和“重新建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这一整个社会思潮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西方各国的代表人物,其成分构成极其复杂。由于各自的出身经历和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有别,各自所持的理论观点也不一致。对于整个西方马克恩主义美学,笔者不想作全面、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在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福利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危机,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现象。可以说,“福利国家”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研究“福利国家”是研究更加广阔的资本主义历史运动所必需的。关于“福利国家”问题,西方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其最基本的,亦是最核心的问题是,“福利国家”和更加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就是说,“福利国家”是否在精神上背离了传统资本主义?在实践上,它是有利于,还是有害于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呢?  相似文献   

3.
翻开世界近代史可以看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外侵略,处于前资本主义形态的东方各国,先后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而日本却是个例外,当它刚刚步入半殖民地不久,却神奇般地摆脱了殖民地的不幸命运,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发展道路。并在短期内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原因何在?本文将在与亚洲其它国家的比较中探讨之。 列宁说:“在亚洲,只有日本,也就是说。只有这个独立的民族国家才造成了能够最充分发展商品生产,能够最自由、广泛、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①近代日本之所以能在亚洲孤军突起,没有象中国和其他国家那…  相似文献   

4.
<正>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转折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对中国未来的设计上由原来的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从思想上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弃一扬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对社会主义的大力宣传和最后抉择是在五四后期,而对资本主义信念的动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也就开始了。本文主要从五四前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至五四运动期间的一些思想变动,谈一下中国思想界资本主义信念的动摇。近代中国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主要受三种思想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一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二是民主制度观;三是西方整体观——文明世界。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到了西方帝国主义时期,被引用于人类社会,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各个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亚洲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建设性的双边伙伴关系。但是亚洲国家形成“与西方传统不同的亚洲国际关系模式”仍然任重道远。作者认为,亚洲共同的文化认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理应把亚洲国家特别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团结起来,全面实现“亚洲共同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欧洲社会民主党是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克服自身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难题 ,以应对 2 1世纪的挑战 ,社民党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和调整。作为这种变革和调整理论基础的“第三条道路” ,是当代资本主义经过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和注重市场调节的“新自由主义”两个发展阶段后 ,社会民主党寻求新的经济和社会平衡点的探索。本文认为 ,“第三条道路”的出现代表了西方国家在现有制度内进行探索和改革的一种方向 ,成为东西方“冷战”时代紧张消解后的一种新的政治选择 ,并使之成为“全球化战略”的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范式基本上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全盘西化”文化价值观作用下“西体中用”文化价值观的产物.这一范式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结合木斋先生的古诗研究和笔者本人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局面应该在21世纪尽快结束;并且应该用“中体西用”的文化价值观重建中国体系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8.
李光耀在新加坡现代化初期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耀在新加坡现代化初期的文化认同董淮平近年以来,亚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活动家纷纷登上国际舞台,就亚洲与世界面临的问题发表意见。由于比较集中地涉及亚洲社会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并因此而强调亚洲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或价值标准,故与此相关的观点便被统称为“亚洲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正>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有一定的影响。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无论是为了坚持  相似文献   

10.
一、产生的背景“马克思学”是近十几年来在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中兴起的一门“科学”。它以“研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为名,用资产阶级的观点,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使它符合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需要,解除革命人民的思想武装,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制度服  相似文献   

11.
1986年将作为日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载入史册。这一年是明显标志日本社会及文化将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一年。自70年代以来,日本基本上实现了“赶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或如日本人所说,日本已成为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失去追赶目标的当今日本社会,人们面临着种种选择。1986年,作为数十年来酝酿积累的结果,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2.
迄今,我国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把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最发达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商品关系自身发展的顶点”(参见蒋学模,徐禾以及南方十六所大学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顶点”的提法,如果是指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商品生产发展过程的最后一种历史形式,那么社会主义还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该作何解释呢?这似乎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形式,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都有精辟的论述。他们指出:商品生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表现为“简单商品生产”的形式,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才“成了统治的形式”。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个别商品成为它的“经济细胞”或“元素形式”。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列宁曾在他的《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一书中作了精确的概括:“根据马克思的学说看来,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有两个:(一)商品生产是生产的普遍形式。……。(二)不仅劳动产品具有商品形式,而且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代中叶以来,在战后迅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开始逐渐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点转向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流派和思潮。从他们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机器的具体分析看,其研究之深入细致,争论之广泛激烈,在二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的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特别是在法国、联邦德国以及美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领域内的大量著述,不仅在他们自己的队伍内部,而且在整个西方政治学界都已经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里根都声称“地球的历史……正向太平洋时代迈进。”“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太平洋时代”的到来关键是亚洲的崛起,而亚洲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东亚经济的腾飞。近几年来,在东亚经济的带动下,南亚等国也加速了调整过程。亚洲经济的兴起使亚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文章列举了亚洲在这方面的潜力。最后还深入分析了环太平洋国家、特别是有关大国为迎接“太平洋世纪”的挑战所制定的对外发展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高薪养廉”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薪养廉”是某些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反腐倡廉中启用的手段,也是较为成功的经验。最近,在我国的反腐败以及公务员制度的筹建中,也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然而,为什么要“高薪养廉”?资本主义社会重法制,亦讲道德,为什么法不足以护廉,德不足以倡廉?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6.
西方基督教神学鼓吹片面道德力量型人格,因而实际存在的普遍人格是归属型人格。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西方一些国家的人格开始从归属型转向自尊型,出现了新的“片面智慧力量型人格”和“片面意志力量型人格”。西方人格的这种片面性,使西方一些思想家对中国文化增加了兴趣。而属于片面道德力量型人格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为西方人人格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21日,自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首都明斯克的“国家宫殿”,手扶宪法正式宣誓就职,开始他的第四个总统任期。至此,苦等了16年的一些西方国家和自俄罗斯国内反对派们,再次败给了这位他们视为眼中钉的“欧洲最后一位独裁者”。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除极少数外,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种资本主义可称为“后发资本主义”,它产生的历史条件与老资本主义迥然不同,它也未经过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发展阶段。它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市场不发达,与前资本主义成分并存,对外依附,国家干预有着特殊作用等等。按其发展水平,可分为初级、初中级、中高级等阶段,其发展模式更是多种多样。后发资本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二者的关系有两重性。后发资本主义有可能以较快速度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最后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这个上升运动将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19.
袁德 《社会福利》2003,(1):49-53
西方世界在二战以后纷纷建立起来的高福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积极追求的目标。继英国建立高福利保障制度之后,北欧的一些国家开始效仿,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标榜于世的“福利国家”,他们号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外闪烁出了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他们的国家,建立起了全国医疗保险制度,对老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法国、西德和日本等国家,都缩短了工人的工作时间,每周五个工作日,每天工作八小时,与此同时,工人的工资又有所增长。人们在议论着这个社会现象。一部分青年同志由此误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讨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人吃人的罪恶社会。马克思用了毕生的精力,详尽剖析了它,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