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09,(5):28-29
1月7日,河北省、重庆市政协会议相继召开,自此,地方“两会”拉开帷幕。截至2月3日,全国内地31个省市区中,26个省份已召开“两会”,广东、山东、江苏、江西和云南5省“两会”也即将召开。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和2008年经济发展执行报告公布了各省初步统计的GDP产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全社会固定投资及社会消费品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对各省市区2008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执行情况做了全面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两会”之后,各省开始部署和推进2007年的政府工作。从各地的情况看,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驱动”的思路依然强烈。热别是安徽、宁夏等省份,今年前两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就超过  相似文献   

3.
从“工作报告”到“报告工作”在今年北京和重庆“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第一句话都由市长“代表政府作工作报告”,改成了“向大会报告工作”。北京市人大代表陈天立表示,这看似细微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执政理念的转变.之前的提法可以有两种理解: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上级对下级的工作布置。转变后的说法。则体现的是执行者向决定者的报告,这种表述最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职要求。早在2008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开场白”就已经变成“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本届政府过去五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坚定不移地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王国生省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表述,在“两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记者在襄阳、宜昌、荆门、咸宁代表团采访时深切感受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得最为频繁的关键词,也是“两会”的最大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5.
<正>"一带一路""互联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深港通、创客、双引擎、智慧城市、中国制造2025……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16个新词汇。1."一带一路"原文: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解释:"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  相似文献   

6.
在“两会”结束后的二十多天里,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就围绕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在全国展开考察。与此同时,各省部领导考察及跨省交流也掀起了高潮。“两会”后的首轮考察,对各地抓住“十一五”工作重心,在“十一五”规划元年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重中之重3月15日,也就是“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其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摆在…  相似文献   

7.
徐荷  朱亚勤 《决策探索》2010,(17):81-84
“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政府建设的目标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相似文献   

8.
本周,2009年全国“两会”将正式拉开帷幕.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此前于2月23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24字”方针.并正式提出贯穿2009年全年工作的主线.即: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但对于各地来说,“又好又快”还面临很多问题。从各地“两会”看,许多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10.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的概念后,他强调,要制定“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未来,“互联网+”会成为倒逼“三农”改革的新动力. “互联网+”本身就象征着无限想象和可能.传统农业、落后农村、弱势农民的三农问题,如果需要一个后发制胜的发展引擎的话,“互联网+”将是一次历史赋予的绝佳契机.  相似文献   

11.
王炜 《决策探索》2011,(3):30-31
岁末年初,各地两会陆续闭幕。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处可见一串串民生数字、一个个民生目标、一句句民生承诺。“民生”已成为大热词。有关专家对地方两会上提出的2011年工作目标中的民生亮点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12.
“两会”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十大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投入重点的转向,要拿出真金白银■“关注民生”首次被提到政府工作原则的高度,体现政府职能正在整体转型政府工作报告是每年“两会”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名词,新数字,亮点不断。仔细阅读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并与2005年和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照,有以下十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领导者》2007,(4):62-63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问题,参加了多次讲座和分组审议,就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医疗改革、政府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要求,为贯彻“两会”精神、做好2007年工作指明了重点。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0,(18):10-10
在2008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4月30日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目前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主要存在覆盖面窄、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要做好的各项工作都进行了部署安排,和谐社会、又好又快、民生为本等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核心理念。从今年地方“两会”对全年的工作安排看,各地都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举措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地的“两会”已基本接近尾声,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看,有两个亮点尤其引人注目:一个是各地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GDP继续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09,(5):24-25
2009年初,全国各地“两会”陆续召开。据监测,保增长和民生议题成为各省“两会”的重点。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上海、北京等调低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为应对经济危机和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预留了较大空间外,内蒙古、陕西、青海等地均制定了比上年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两会”期间,各地政府在提到2009年的工作要求时共同的一点是,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后劲、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布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结束的第二天,温家宝总理于3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今年的工作任务,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会议强调,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就要提高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加强督促检查,健全问责制。专家指出,今年的“工作要点”向社会公布遵循了政务公开的原则,体现了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勇气。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是改革元年,无论是经济走势还是改革推进都引发各方关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两点都给出明确方向:经济求稳,改革求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3D打印、开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创客运动开始风靡全球,创客及创客空间的出现引起了各地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海峡两岸对创客经济的重视使得两岸青年创客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该文分析两岸青年创客发展、交流现状,发现目前两岸青年创客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