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平均利润率规律,本来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规律。只有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在资本家之间自由竞爭的条件下,利润才比例于垫支资本的多少进行分配,价格才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既不存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不存在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爭,当然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平均利润率规律。然而,马正同志却硬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存在平均利润率规律(马正同志把它称  相似文献   

2.
俄国十月革命后,特别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提出并努力实行过租让政策。虽然后来租让企业未得到多大发展,但列宁关于“租让政策的原则,原理和基础”的论述,他所阐明的一系列思想,却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遗产。什么是租让制?列宁指出,从经济关系来看,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根据这种合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把自己的工厂、原料、矿山等生产资料租给资本家,资本家以租借人的资格,利用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以其资本赚取利润,并把一部分产品交给社会主义国家(参见《列宁全集》第32卷,第285、177页)。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效果及其主要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效果的实质经济效果的一般概念,是指人们经济活动中的耗费同成果的比较。但是,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同,人们所说的耗费和成果,实质上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社会制度下经济效果的实质是不一样的。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经济活动中的所谓成果,实质上是指的剩余价值。为了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垫支一定数量的资本,在资本家看来,经济活动中的耗费,是指所费于资本家的东西。因此,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经济效果,实质上是指垫支资本同剩余价值的比较,垫支资本越少,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经济效果就越大。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下,社会生产的  相似文献   

4.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与平均主义毫无共同之点在让会主义历史阶段,对个人消费品必须实行按劳分配。这绝不是人们的主观臆造,而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决定了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是剥削雇佣劳动的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占有社会产品,并按照资本的大小瓜分剩余价值。而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他所得到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是奴隶主、地主和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由于丧失生产资料过着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只是到了全国解放以  相似文献   

5.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地主的私有制已经废除了,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人民推翻统治阶级、夺取生产资料的斗争已经过去了;劳动人民的个体私有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变成了集体所有制。但是,在这里仍然要考虑到以下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否定公有制,实际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它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使社会生产力有可能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避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它决定了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不再是资本和资本家的奴隶,这为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  相似文献   

7.
《文史哲》1975,(3)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劳动的性质和产品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强制劳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是劳动人民为自己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的自觉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是私人的事情,劳动是私人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私人产品必然以商品的面貌出现,而且只有通过交换证明生产出来的商品确实是社会所需要的时候,劳动和产品的社会性才能表现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也就逐步形成了。而资本积累的发展,又使这一矛盾日益尖锐起来。一方面,随着资本集中,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它表现为:在工厂里,内部分工的发展使工人在同一资本家的支配下分工协作地、按照不同的工序和工种、共同地完成一件商品的制造;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生产越来越专门化,社会各部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不论在何种社会,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两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两者结合起来。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一方面看,在不同经济时期的社会结构中,是很不相同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经济时期,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两者的分离为既定的出发点。它们是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为着资本家的利益而结合的,这种结合  相似文献   

10.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新鲜事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并不存在着按劳分配。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家是在平均利润率的条件下,按资本量获得收入的,这就是“按资分配”。劳动群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没有把经济形式同经济制度区别开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则是同商品经济特性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无本质的联系,不属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历史条件还未消失1 所谓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运刚的体力和脑力总和。劳动力本身并不是商品,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历史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法律上承认劳动者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性。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活来源,所以劳动者为了生存而被迫出卖劳动力。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是因为劳动力商品在使用过程能发生价值增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增殖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后,生产资料不再被资本家占有,而是由劳动者共  相似文献   

13.
(一)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的最重要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发展经济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因而发展经济的速度是各个资本家自己的事,而且是随着利润的刺激而定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行计划经济,因而也不可能预先规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它们的发展速度是在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4.
目前,调整信货结构,是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同志们所议论的热点,笔者对此谈点个人看法,求教于同仁。 调整信贷结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 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都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化的大生产不但要求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要求构成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是资本家的私有财  相似文献   

15.
来稿摘登     
劳动力是商品及剩余价值问题 陈明望(辽源市委党校)撰稿强调指出,劳动力就是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消耗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根源于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则是剩余价值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然而,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是有区别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职工毕竟在公有生产资料中拥有一份所有权;由此也区分了社会主义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反映的是剥削关系,以及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  相似文献   

16.
论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是指公民享有的合法的民主权利和义务。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体现 ,是公民社会政治地位的反映。资本主义的政治自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关系上的自由 ,受财产多寡的制约 ;社会主义的政治自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为基础 ,不受财产多寡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比起以往的一切旧制度来,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使劳动者从经济上、政治上的被剥削、被压迫者变成了国家的主人,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上,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起来,使生产从为少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正被作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根据。但这个问题我认为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商品经济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预见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显然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这一点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里讲的最清楚。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在讲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时,他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阐述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存在的所有领域和与其他社会的基本矛盾相一致的普遍属性,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外延式"的解释和界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要求我们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存在的重点领域和其他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区别的特殊性质,以达到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式"的认识和解答.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雇佣的联合劳动为主要特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被以自主的联合劳动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也逐渐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这一主要存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完善的紧迫任务.只有增强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自主性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创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