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日本“脱美返亚”战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脱美返亚”战略浅析吉林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徐世刚90年代以来,日本依据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不断调整、制定对外发展战略。“脱美近亚”战略便是日本对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对外战略中举足轻重。笔者拟就日本“脱美返亚”战略推行的背景、内容...  相似文献   

2.
张景全 《日本研究》2003,2(1):72-77
18 74年 ,日本发动了入侵我国台湾的军事行动 ,这是步入近代的日本第一次大规模的对外用兵。虽然后来双方签订了《北京专约》(又称《日清两国间互换条款及互换凭章》) ,日本不得不从台湾撤出军队 ,但是 ,如果我们从日本大的外交视野重新审视此次武装侵台 ,会发现它对刚刚踏上国际舞台的日本外交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一  我国的台湾地缘位置得天独厚 ,它处于西太平洋弧形岛链的中央部位 ,东控欧亚大陆 ,西制北太平洋 ,南视东南亚 ,北临东北亚 ,这种令人怵目的战略位置 ,自然在日本对外大战略中不容忽视。但是 ,台湾究竟在日本对外战略的…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 ,日本的有关机构和学者对世界格局和日本的作用作了许多前瞻性研究 ,对国际形势和日本的政策作了很多阐述 ,表明其对外战略在进行深刻的调整。本文试对此作一初步分析。一、日本对外战略目标根据日本官方和有官方背景的研究机构公布的文件分析 ,当前日本对外战略的目标有二 :(一 )建立以多边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1 994年 8月 ,当时的首相私人咨询机构“防卫问题恳谈会”发表了题为《日本的安全保障和防卫力量——对 2 1世纪的展望》的研究报告 ,提出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多边合作”,认为这是“联合国安全保障结构发挥作用的不…  相似文献   

4.
孙承 《日本学刊》2012,(5):95-108,159
进入新世纪,日本对外经济战略几经波折,东亚共同体构想被搁置,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也因为国内存在不同意见而进展缓慢,目前又启动了日中韩自贸协定谈判。这反映出日本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调整过程中进行战略选择面临的困境,也反映了其试图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东亚政治、经济现实,使日本搁置了东亚共同体构想,但其加强东亚经济合作的思想并未改变。日本对美国"重返亚洲"主导推动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向。出于政治、经济两方面的综合考虑,推进对两个自由贸易协定的参与,将是日本今后对外经济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作为资源贫乏、国土狭小的岛国和加工贸易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在其国家战略系统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格局的变化,日本的整个发展战略正面临重大调整,其90年代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已日渐明朗。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日本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对外战略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日本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对外战略的基本走向浙江行政学院方柏华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也从根本上对日本对外战略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日本自冷战结束以来国内和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分析,结合未来一段时期内日本国内国...  相似文献   

7.
从50年代初日本首次对外直接投资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转变,走出了一条对外直接投资与国民经济同步、协调和相互促进发展的成功道路。从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变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手段,其主要作用就在于紧密地同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并适时地根据不同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其发展战略,以适应国民经济逐渐向高层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王英英 《日本研究》2012,(1):111-118
日本的战略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影响日本战略文化的主要因素有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岛国根性”.当代日本主流战略文化主要有新民族主义势力的“普通国家论”和“海洋派”的对外战略思想,虽然他们的战略思维各有侧重,但其对外战略的方向是一致的.由此,本文归纳出日本今后的战略走向具有三大特征:战略主体性日益增强;在外交、安全上更强调战略性、进取性;由于中国因素对日本内政外交的影响空前上升,日本对华战略的两面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安倍晋三二次拜相后,日本开启了本轮对外经济战略调整。本轮调整呈现出了推动高标准经贸规则普世化、追随美国全球经济战略调整、重视务实性区域合作等三大特点。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的爆发刺激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加速演化。当前日本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基于国际竞争、国内改革和地缘政治三方面动机考量。分析日本战略调整的特点及其本质,对中国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由出口主导型经济结构转化为内需主导国际协调型经济结构。这次日本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行业、地域结构的发展变化,可将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第二阶段:70年代的调整过渡时期;第三阶段:80年代以后的全球经营战略时期。本文拟就对日本跨国公司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初步探讨。一、50、60年代的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期所谓“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1971年初次发表的宏观经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对50 、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形态所作的理论概括。他说:“所谓(顺)贸易导向型(以区别于美国的逆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其内  相似文献   

12.
一、划时代的思想先驱今天,正当世界格局变动之际,回顾本世纪以来日本对外政策的展开,人们可以发现,实际上早在近代初期日本思想界就已经进行过国际政治战略的思考,19世纪初期到1868年明治维新为止的半个多世纪,是日本历史上关于日本未来发展战略争论最为激烈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本面临西方列强叩关的强大压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从中世纪的东亚国际社会转变为全球性的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日本朝野在思想上都或早或迟地作出反应,研讨日本面对西方列强应予采取的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2013年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日本官方在二战后首次明确提出国家利益的定义及内涵。日本的首要核心利益是涉及领土问题及恢复国家对外职能的国家"安全利益"。日本基于核心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调整及政治诉求,重点是为摆脱战后体制、改变战败国形象,以修宪恢复因战败被剥夺的部分国家对外职能;所采取的强化日美同盟及价值观外交等手段,是为在亚太乃至全球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从长远来看,日本仍将以"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谋求地区乃至国际事务话语权和主导权,力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及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束缚,实现海外用兵,进而实现政治乃至军事大国化的战略目标。这种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对外战略选择,势必会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简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外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外政策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姚文礼冷战结束之后,日本为了迎接90年代的种种挑战并着眼于21世纪的发展,正在调整其对内对外战略。毫无疑问,今日之调整需要立足于昨日之基础。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回顾、分析冷战期间日本对外政策的演变,对...  相似文献   

15.
日本跨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及发展趋势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钟红80年代以来,尤其是1985年日本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大国之后,日本跨国企业迅速崛起,并依赖国内强大的金融实力,全力推行了对外扩展的“全球化”战略,对日本经济及受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日本先后推行积极的亚太经济战略和东亚区域经济战略。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日本加强了对东亚的投入,面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进取性的对外经济战略,日本把加入TPP作为在亚太地区和东亚地区取得主动性、引领性地位的重要战略。特朗普宣布退出TPP和实行"美国第一"的保守主义政策,让日本的"一箭双雕"设计受到损害。面对新的形势,日本如何定位自己的新区域经济战略,有没有"积极的区域经济战略",是需要进一步观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进政策是日本战前对外扩张总体战略的重要一翼,它的发展结果,把日本推上了太平洋战争的道路,因此,对南进政策形成史的研究,是战前日本外交政策史和对外扩张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日本的南进之说由来已久,早在德川幕府时代。佐藤信渊、帆足万里、吉田松荫等人便提出日本要向东南亚伸展势力,并使用了“南洋”、“图南”和“经略南方”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继美加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欧共体国家以1992年为目标,筹组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将使长期以来执行“贸易立国”方针的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再一次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着重从贸易、投资、金融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将对日本以及日本与大市场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曹云华在整个冷战时期,日美联盟一直是日本对外政策的支柱。冷战结束后,全球的战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1990~1991年发生的海湾危机为契机,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日本未来的外交战略的争论。争论...  相似文献   

20.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政权试用期后,民主党的执政思路出现重大变化,对外战略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色彩趋强,安全、军事因素在对外战略中的占比上升。鸠山、菅两届内阁的政策演变、新《防卫计划大纲》及其形成过程的台前幕后所体现出的民主党安全战略,较自民党时期更具进取性、更为积极外向。巧用日美同盟、提升独力防卫能力及构建民主安全网,是日本维护及扩张安全利益的三大基本手段,其中提升独力防卫能力是主线。日本安全战略的此番调整反映了近年来其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各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鉴于主要促变量如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变化等预计将持续发展,今后一个时期,这一调整将继续朝着进取、积极、外向方向不断推进。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出台,标志着民主党执政以来的安保论争暂告一段落,但同时也预示着日本更高层次战略调整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