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此在(Da-sein)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此在"的存在就是"生存",沉沦描述的是此在的生存论现象。此在在日常生活中沉沦于世,不是作为自己而是作为"常人"而存在。沉沦作为此在被抛入世界的状态,是理解此在的关键环节。在畏中,此在将自己带到了自己面前,在"向死而生"和"良知呼唤"中,此在摆脱沉沦,从沉沦的迷梦中惊醒。本文通过对此在与存在的分析引入常人与沉沦概念,进而结合实际,列举了此在沉沦的当下几种典型表现,以期让此在反省自觉,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毕其一生于“思”。但是,在他那里,求知意志不是思,哲学也不等于思。海德格尔的思就是思在,即对在的思。而思在,就是“对在的到场的召唤作出回应”;同时,思在也意味着“思服从在的声音”,即寻觅言词、进行诗思。作为准备性的思,这是必要的,为能敞亮一个空间,使在本身也许再次把人带入和在的本源关系中。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许多旧的经济范畴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内容。利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范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发展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宏观控制。在各种经济杠杆中,利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杠杆。利息这个在人类历史上早就出现了的古老的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究竟有没有新的性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哲学中,人通过对存在的领会而存在的特殊存在方式被规定为生存。此在生存着,对此在的分析构成生存论。历史、历史性及世界都因为此在的生存而获得自身的存在。能在规定着此在生存的本质,只要此在生存,此在就必定以能在的方式成为它尚还不是的东西。生存规定着此在的存在,能在构建着生存的本质。死亡是生存的另一种方式,生存即是死亡,存在与死亡没有之间。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在把抽象的人还原为活生生的人的同时,也解构、摧毁了人的精神与价值世界。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道歉     
郑俊甫 《快乐青春》2014,(10):26-27
小时候,父亲对我管得很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父亲是个语文老师,在学校,在他的学生面前,他像一位慈父;在家里,在他的儿子面前,他又像一位师长。父亲总是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我的行踪,我的谎言从来没有逃过他询问的眼睛。父亲知道真相后,就会大发雷霆,然后让我背着手站在墙根思过,直到我说出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才肯罢休。父亲虽然训起人来很凶,但从不动手打人,他也不喜欢别的家长动手打孩子。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2-26
艺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行为。艺术传播过程中的道德介入,体现在艺术文本的道德传承、艺术传播媒介的道德介入、艺术受众的道德激发等层面。在艺术形成过程中,艺术媒介的参与,使个体道德价值在艺术中内化,道德传统在艺术中得到沉淀和升华。在艺术的公共传播过程中,艺术作品中蕴藉的道德的外化,使道德由个人思想转化为公共意识。这样,艺术传播在审美接受中激发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在价值导向中激发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德性与德行结合,艺术也就从根本上实现了其促进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宋朝的时候,有个非常爱动脑筋的小孩儿叫毕升。毕升家里很穷,没钱供他上学。小毕升非常羡慕那些在学堂里读书的小朋友,他经常站在学堂窗外偷听老师讲课。每次偷听、偷看学到的字,他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家里没钱买纸、笔和、圣,他就在地上写,用树枝当笔;在墙上写,用木炭当笔;在桌子上写,  相似文献   

8.
罗辉 《理论界》2008,(10):236-237
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创造中形成的,又是在不断创造中被突破和创新而走向现代的。在这个过程中,滞后的文化总要被先进的文化所取代,古老的传统总会在现代的竞争中被刷新。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化就是先进化。这种先进性是在历史纵向与全球横向的双重比较中被识别和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时期的常熟地区,阶级斗争是十分尖锐而复杂的。在军事方面,这里既有清政府的绿营兵、淮军,还有团练,在太平军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派系,犬牙交错,互相争斗。在经济方面,太平天国不否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但是,佃农抗租风潮不断,使业户收租有名无实。在政治方面,乡官成分复杂,乡民残杀乡官之案屡见不鲜。在文化方面,也冲突不断。如此等等,可以使我们明白,在整个苏南地区,为什么太平天国取得常熟最晚,而失去常熟最早了。  相似文献   

10.
杨庆芳 《兰州学刊》2011,(10):63-67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已婚流动人口流入地生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已婚流动人口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流动人口有子女在流入地出生,在流入地出生的子女以男性为主,出生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出生在2000年以后,在流入地出生的子女大约有七成目前依旧在流入地。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来流入地越久、有父母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其子女越可能在流入地出生。研究还发现,如果第一个子女在流入地出生,第二个子女也更有可能在流入地出生,体现了两个子女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黄有东 《南方论刊》2005,(12):64-65
一湖畔的诗人依然在孤独的吟唱,但驻足听歌的路人越来越没有耐心。行色匆匆的人们纷纷向现实深处赶去,而忘记了身边的诗人,他们把诗人童心深处的吟唱留在了遥远的彼岸。这是个越来越没有诗意的年代。然而,有人还在固执地守望着那块“麦田”,哪怕“麦田”里早已是空无一物。在廖若辰星的守望者中,窃以为,蓝天雁是其中高贵的一位。每每,我为蓝天雁的孤独的守望而感动,又苦于找到解释他执着行吟的理由。原来,游吟,早已成了蓝天雁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蓝天雁永远怀有一颗真心,在风浪中跋涉,在乡村田间缓行,在晨曦里歌唱,在夜半时分吟哦。一个永远…  相似文献   

12.
吕铁贞 《中州学刊》2003,2(6):124-128
晚清时期外商在华大肆招募华工 ,前后历时 30余年。其间 ,应外国政府的极力要求 ,中外政府在讨价还价的基础上相继签订了一系列有关外商在华招工的条约、章程等法律文件 ,赋予有约国外商在华招工的特权 ,加强管理外商在华招工的行为 ,尽可能地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这样 ,外商在华招工由非法无序状态逐渐进入合法有序的状态。不过 ,由于中外诸多因素的影响 ,晚清外商在华招工法律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美学,历来讲情与理统一,文与道的统一。关于情和理及其关系的认识,受美善统一观念的影响,在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上注重情理统一,在艺术风格上强调中和为美,在艺术表现上注重抒情言志并举,礼乐统一,在人生态度上主张中庸平和。本文将从情理统一论在艺术上的具体表现来解读这对范畴。  相似文献   

14.
鄢青 《理论界》2005,2(12):175-176
法律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正义性,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刑法上体现的正义性有很大不同。其中,英美刑法在时间上的正义性,在事件上的正义性,在处理具有刑法争议性问题时的正义性具有其独特性。本文将对这些问题逐一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南宁市多闻国学幼儿园的操场上,记者看到百余名2~6的孩子在朗声背诵早训——《大学》,生涩的词句在他们口中念出,竟然没有半点困难。该园副园长陈碧介绍,每天早操前的早训是孩子们一天学习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一、湖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2005年底,湖南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8%。在湖南省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城区的面积也在不断提高,城市的等级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但是,在省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众所周知,我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均农业资源少,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程度直接制约着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进度。我省的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绝大部分农民采取的还是个体经营的模式,农业生产企业化程度低,而已经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死亡与此在的澄明——早期海德格尔对死亡的诠释意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论死亡,不仅从存在论上揭示出死亡的独特内涵,即它对于此在的存在结构所具有的组建意义,而且也阐明了死亡在日常此在沉沦下的遮蔽状态,更进一步,则通过"良知"与"决心"诸环节来唤醒非本真此在的本己能在,从而使此在向死而在。揭示死亡本质的过程,也就是澄明此在的过程;澄明此在,其最终的目的是澄明存在本身。这就是早期海德格尔对死亡所做专题性阐释的意旨所在。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被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贫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了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夜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相似文献   

19.
西方知识史上利益概念的源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概念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基础概念。从马基雅维利到边沁三百多年间,利益概念在两条基本线索上承担着启蒙作用。在人性论上,它意味着特定外部条件下具体个人的各种欲望的相互制衡;在方法论上,它所提倡的现实主义使政治学脱离了道德学说。斯密的效用概念和边沁的功利概念分别在外在和内在可能性方面,削弱了利益概念在人性和方法上的基础性作用。追溯利益概念在西方知识史上的基础作用,有利于摆脱唯理论的影响,恢复利益概念在方法论上所具有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法官依法裁判后的一种正当性包装,有利于以较小成本说服当事人接受判决。在西方,严格守法观念的历史积淀,促使修辞在司法过程中发挥作用始终以遵守法律为前提条件,修辞是提高判决可接受程度的合理方法。但在中国,由于严格守法观念的缺失,单一强调修辞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消解法律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不利于普遍守法观念的培养。在中国提倡法律修辞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必须以遵守程序性论证规则为前提条件。法官必须在依法裁判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修辞手段说服听众顺利接受判决。这样可使司法裁判既能彰显法律正义,又具有良好的社会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