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林语堂在《论读书,论幽默》中说: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何为"幽默"?一般我们理解为"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它跟滑稽不同,滑稽只逗人笑,而幽默则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如果作家富有幽默感,其作品便会趣味无穷;如果演说家富有幽默感,其听众就会乐在其中;如果老师富有幽默感呢?自然就会更有感染力地启迪学生的思想,熏陶学生的心灵。于是,我立志做个懂幽默,会幽默的老师,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尹俊娜 《新天地》2011,(12):325-325
演讲是人们交流思想,阐述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一种方式。它面对听众,郑重连贯地介绍事理,发表见解,抒发感情,达到沟通听众、唤起听众的目的。对学生而言,一次演讲就是一次自我展示,一次口语训练,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能在今后的生活、交际中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3.
丘吉尔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演说家,他的演讲妙语连珠,具有打动并启迪听众的魅力,可以说是俏皮、诙谐、幽默的。他的俏皮体现在他使用语言时的睿智,体现在他运用的比喻中。有趣的是,动物形象常常作为典故和比喻出现在他的演说中。  相似文献   

4.
幽默语言运用诙谐的语言抒发情感、传递信息,引起听众的兴趣,进而感化听众、启迪听众。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幽默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幽默的概念界定及其分类,幽默语言及其在不同语言层面的表现,幽默语言的特征,幽默语言的功能,帮助人们合理运用幽默而不失大雅的语言,为人们的交际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相似文献   

5.
会话幽默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双重的交际过程,包括会话双方的交际过程和作者与读者或听众的交际过程。会话双方的交际是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属于言语事件过程,体现了幽默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幽默往往是在双方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下产生的,而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交际一方有时会运用回避、缓和气氛、拉拢关系等策略。作者与读者或听众的交际过程也是意义动态生成的过程,遵循合作原则,满足读者期待,交际目的明确。在幽默意义生成过程中,会话幽默可以发挥一定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批判功能和缓和气氛、保全面子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南京大学留学生部举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国风”汉语演讲会。8个国家的14名留学生,结合来中国学习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写讲稿,用汉语演讲。其独特的视角、幽默的语言、率直的建议,引起了听众的极大兴趣。本刊选登其中几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演讲概述     
(一)演讲也叫讲演、演说。演讲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语言传播给听众,并希望为听众所接受,变为他们的思想观点。演讲,广义地说,每一个会说话的人,天天都在给自己周围的人讲这讲那,也可以说天天都在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我也不知道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都不会觉得累。"教授说,"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这样拿着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相似文献   

10.
正提及演讲,人们常会想到林肯、奥巴马、布莱尔,也可能是李敖、刘墉、于丹……他们或是严思缜密,或是生动幽默,或是慷慨激昂,无不妙语连珠,令人热血沸腾。的确,演讲是人类交流思想、阐述观点的重要手段,也是演讲者展示自我的一种好方法。那么,演讲台上站着的为什么不能是学语言,用语言的学生呢?如果将"课前三分钟演讲"引入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一定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演讲是由演讲者和听众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其多样性和灵活性,取决于听众的知觉特点。演讲主要是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听众的视、听器官在感受演讲者的有声语言和动作时,他们过去的经验和  相似文献   

12.
赛场演讲是一种大众艺术语言的审美活动,只有激发起听众的美感共鸣,才能达到赛场演讲所期待的效果。赛场演讲的文稿语言与有声语言构成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美,是唤起听众美感共鸣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公共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性活动,作为以言语表达为主的艺术性活动,它能激发听众思想、唤起听众热情、促使听众积极行动。它的出现和在口译培训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口译效果,还在传统的以训练翻译技能为主的口译培训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思路和培训途径。因此笔者认为讨论公共演讲在交替传译培训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把杯子放下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我也不知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都不会觉得累。”教授说,“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这样拿着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的"幽默"是他的一种文化选择,其散文创作中的幽默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文艺观,也是一种美学追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林语堂选择幽默的背后是一个曾经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人充满期待的知识分子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一种精神与心灵的退守.  相似文献   

16.
花的生命     
在一次演讲之后,一个听众问我:“林先生在演讲里一直叫我们爱护生命,可是演讲台上摆满了鲜花,难道花不是生命吗?为什么我们爱护动物的生命,不能爱一朵花的生命呢?”  相似文献   

17.
演讲是一门口头表达艺术。李燕杰同志说:“如果和文章相比,文章是让文字躺在纸上,让读者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阐发的道理,而演讲却要通过演讲人的感情、语言、姿态,让一个一个的字站在听众面前,让人们体察演讲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讲述的道理。”(李燕杰:《演讲漫谈》,载《演讲与口才》1982第10期)要让一个一个的字站在听众面前,这要求演讲者对所论述的人物和事理要使之有形、有声、有色,语言必须充满动作性,让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演讲者要善于通过语言艺术来弹拨听众的心弦,刺激之,兴奋之,安慰之,激励之。本文试图从李燕杰的几个报告来看他敏捷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概括出演讲语言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话语之所以能被理解,是因为人脑中存在一定的背景知识,这种知识被称为图式。相声作为幽默话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承了百年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听众理解相声中的幽默不仅需要激活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还应激活语用图式。本研究以中国传统相声为语料,从数量准则、关系准则、质量准则和方式准则四个方面,揭示相声中幽默话语的解读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语用推理是交际者以构成语言的词语的字面意义为依据,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推导出语言与语境的关联,并解读由此产生的语境含义的思维过程。幽默是一种从不和谐到和谐,最终产生特殊语境效果的表达形式。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情景幽默是由于场景本身或人们对场景的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言语幽默是由于人们对特定语境中语言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表达形式包括某种不和谐、不合逻辑、荒谬、出乎意外、可笑的关系,听众或读者必须首先理解这种关系,觉察出这种不和谐因素中的意义,然后再去发现不和谐中的和谐,并理解发话者通过幽默所表达的真正意图。作者揭示了幽默话语是借助语用推理来表达和理解话语本意之外的各种含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语境和合作原则分析了幽默话语生成和阐释的语用推理机制。并讨论了幽默话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成功交际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改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等方面所具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演讲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又称演说。好的演讲,除了启迪人心,传播真理,培养情感外,最终目的是唤起听众的行动和实践,使之投身于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中。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致力于民主革命40年间,始终以演讲为武器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