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育主体性问题 ,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过程的双边主体 ,教育的实质在于建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践性教学法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参与和全力体验。它遵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实践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外语教学中,根据外语学习的特点实践性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构建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可持续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善于创设“学”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从而使学的能力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5.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并找到教与学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被老师主宰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而不重学生,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困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如何理解学生是主体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针对教师的困惑 ,从若干方面理清思路。建议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 ,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鉴于英语教学重心向语言输出和运用能力的转移,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富兰克林说(1706-1790):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因此,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了利用合作学习法提高英语课堂学生参与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实验班和控制班课堂参与状况,并对合作学习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当前,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育方法依然存在:教育方法呆板、教条,学生被动消极的接受,缺乏自身情感体验和自我调节,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叫干什么,学生就得干什么,学生没有自主权利,长期处于被动的位置。另外,学生缺乏自主的时间和机会,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等许多方面应由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都由学生家长包办代替。因此,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关注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改革。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许多教师不能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存在对学生包办代替、机械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现象。本文拟就如何克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这些问题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日记研究在教师教育领域里受到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几年我国不少学者也已开始涉足这个领域。日记研究是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进行日记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堂里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决定着学生能否正确的掌握和分析语言形式、辨别单词的意思、灵活运用这门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是靠教师精心培养起来的道德情感,它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巨大热情和创造性,来源于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欢乐,只有加强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日语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精神是学习的关键,而这些又来源于学习动力,而学习动力又来源于学习兴趣,所以培养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不意味着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十分重要。对于基础阶段的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基于后摄自主学习理论,在教师引导下采取小组调查的合作学习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态度和意识,也是一种独立学习能力。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这使学生很难在自主学习中很快适应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突然转变。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承担更大的责任并非意味着完全脱离教师的帮助。因此,对于基础阶段的英语专业学生,教师应尽力为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创设学习环境。教师引导下的小组调查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控制和反思,很好地平衡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全脱离教师指导和对教师过于依赖之间的矛盾,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以问题为思维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动作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知识、动作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延伸,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志强 《新天地》2011,(6):99-99
自主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决策与选择能力、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后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授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学习方式的改变越来越予以关注。如今听课时常会听到有人私下议论:这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够。然而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课堂上又如何实施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知识理解的主观性,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提倡创设符合当前教学主题的学习环境;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设置适当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反省与思考以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曾对“学生作文老师全批全改”这种传统作文评改方法一针见血地予以批评:“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而效果呢?叶老亦曾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新课标倡导“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应该是整个写作活动的主体,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评改的主体。因此,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改是非常重要的。为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实践活动,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开展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的实践研究,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