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基础.以"民"和"本"为入手点,通过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人身依附下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及其本质的分析,得出"民"是君下之民,"本"是手段之本的结论.认识到传统民本思想具有其历史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性.进而在明确了民本不同于"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我们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的确立和丰富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的文化土壤和理论来源之一。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的确立和发展的启示作用;最后,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民惟邦本"是古代民本思想的标志性命题,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各级行政领导,只有从古代民本思想当中科学地汲取精华,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亲民、爱民、安民、富民作为自己的职责,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地力常新、多种经营、生态平衡等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探讨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历史传承及其对现代农业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才"思想与"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中极具价值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三才"理论所体现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遵循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符合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在中国人口持续增长及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应继承和发扬传统农学思想中的集约经营、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促进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内涵与外延刍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民本"是一个现代学术界创造的概念,许多学术争论源于对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民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与三个基本思路.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基本思路是"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据此可以推定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6.
"农本"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和农业社会的基本底色,是中国传统"农业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命题,我们可以结合中华文化传统、古典文献和当今时代状况,从"农本之要""农政之道"和"治道之本"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探究,并结合时代发展对以"农本"为基础的中国农耕文明和传统农业社会进行现代思考,反思其不足与缺陷,汲取其生存发展智慧,以期获得对中国传统"农本"思想较为客观、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构建当今时代的新型"农本"。  相似文献   

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是贯穿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轴。邓小平"以民为本"思想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而且鲜明地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实现了向现代民主意识的成功跨越。  相似文献   

8.
为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寻找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源头,准确把握其对前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运用系统分析、历史与逻辑统一等方法,得出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中国古代所素有的重民爱民的民本传统、陆王心学对人的主体意识的高度重视、东林党人所提倡的经世致用学风和对君主权力试图进行制约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转型即由专制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历史变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理性超越,开启了中国政治文化历史转型的先声;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民本思想又成为中国人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中介和桥梁;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人性解放运动,提出了全面改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任务.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加快,我们要弘扬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在消除封建残余思想影响的同时,改造和利用民本思想,并与民主文化相融合,这是实现中国政治文化历史转型的重要途径.那种企图用所谓"新民本"思想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目标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倒退.  相似文献   

10.
民本思想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及重民尊民贵民等民本观念,能够使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民本思想所包含的"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及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的基本要求,对于我国廉政文化核心价值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