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按压眼球法动作要领:双眼闭上,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轻轻按压眼球,持续20秒左右停止。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也可以用手指轻轻旋转着按摩20秒。每天早晚做2~3次。功效:促进眼睛局部的血液循环。按压额头法动作要领: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排放在额头中央,向两边太阳穴的方向一边移动一边按揉,抵达太阳穴时再用指尖用力按压,可缓解眼部压力。每天早晚做2~3次。功效:刺激眼部穴位,缓解眼部压力。  相似文献   

2.
正阳谷穴位于手腕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即手掌侧面连接手腕横纹处。经常按摩此穴,可以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协调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可抗衰老、延年益寿。按摩方法:双手屈肘于胸前,左手前臂竖起,半握拳,掌心向上。右手四指托住左前臂,拇指指端放在阳谷穴处。用指端甲缘掐按,一掐一送,连做14次,然后再用拇指指腹按揉阳谷穴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另外,平时可以用食指掐住该穴位,拇指与其  相似文献   

3.
临床验证,自我穴位按摩可治疗前列腺疾病,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 自我穴位按摩可站着做或躺着做(不宜坐着做),要求全身放松,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同时分别按压关元(脐下3寸)、中极(脐下4寸)、曲骨(脐下5寸)3个穴位。即无名指按曲骨,中指按中极,食指按关元。按压力度宜先轻后重,令局部有酸、胀和轻微疼的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气温低,很多人手脚冰凉,自我按摩一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按揉心俞穴心俞穴位于左右肩胛骨中间、脊梁骨和两侧大筋的部位。按揉36次,左转18次,右转18次。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次揉搓涌泉穴  相似文献   

5.
梁栋 《家庭科技》2010,(7):15-15
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腹痛、呃逆、便秘、小腿抽筋、头痛等病症时,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原理,用自己的手指代替针灸,揉按特定的穴位进行治疗,往往立竿见影,收效迅速。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症及其揉按穴位,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6.
想让孩子长高,除了加强营养、注意锻炼外,家长还应该多给孩子按摩几个关键的穴位。穴位按摩可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揉腹:孩子平躺,家长用手掌在孩子腹部轻轻按揉。按揉时,先顺时针1分钟,再逆时针1分钟,如此交替进行,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  相似文献   

7.
徒手治小病     
指压太阳穴止头痛:一般性头痛,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就会减轻。 按揉足三里穴止胃痛: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膝盖下10厘米,胫骨外侧一横指处。有酸麻胀感后连续按压1~5分钟,症状便可缓解。 捏压虎口治晕厥:晕厥时病人面色苍白、恶心、出  相似文献   

8.
正1用十指指腹按抓头部108下。因头部穴位受到按摩刺激的效用,可增进脑部记忆力,避免与延缓年老时脑力的退化。2上下牙齿互碰,发出叩齿声响时,以双手指腹从两眉间开始按摩,经由太阳穴、脸颊、下巴、鼻部两侧;再回到两眉间继续重复按摩108次。有益于眼睛明  相似文献   

9.
正按摩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的风池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需做32拍。长期坚持可清脑提神、明目降压。按揉太阳穴太阳穴在耳郭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用手指按揉太阳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周为一拍,每次约做32拍。  相似文献   

10.
正梳头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梳头还是治疗失眠、眩晕、心悸、中风后遗症和青少年白发的辅助手段。平时每天可梳头3~5次,每次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梳头1次。伸懒腰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收缩,使淤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所以,常伸懒腰在促进人  相似文献   

11.
涌泉的妙用     
涌泉穴是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位于足掌心,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头端与足跟中点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穴主肾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与肾有关的脾、胃、心、肺等脏腑病症。 《幼科推拿秘书》:“揉涌泉久揉亦能治眼病,左揉止吐,右揉止泻。”经常按摩涌泉穴对于神经血管性头痛、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癫痫以及中风、失眠、心悸、下肢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经常是早晨一睁开眼便开始一天的忙碌,晚上头一碰枕就昏昏睡去。长时间这样紧张的生活对人的身心是有害的,如此健康都谈不上,又何谈美容呢?其实,只要我们学会忙中偷闲,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静静地按摩10分钟。长期坚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搓双手。起床后和睡觉前先安静一会儿,坐、躺、站均可,双手手掌相对搓擦,目的是提高手掌部位的生物电位,增加热能。同时,按中医理论讲,人的手掌上穴位密布,经络和全身相通,搓擦双手,就相当于给全身进行按摩,于健康十分有益。注意一定要两手掌重叠,稍用力,一下一下搓擦,节奏应适当。 二、干浴面。也叫干洗脸、古代称为“驻颜术”。用双手掌从上至下、从里向外缓缓擦面,最好加上意念,默想脸部皱纹舒展,面色红润,这个动作至少要重复20次。久而久之,可以使人的面部皮肤细嫩,面色红润有光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三、干梳头。由前至后,由两侧向头顶百会穴,用双手十指梳理头部皮肤,用力应稍重,指尖一定要接触到头皮,这个动作要坚持50次以上。只要用心去做,你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不行等,都会引起疼痛症状,即"不通则痛"。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起到疏经通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头痛头痛时,不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揪揉眉心部位(印堂穴)的皮肤,以局部感觉微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即可。揪揉后眉心处有时会出现一个红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样。揪揉时动作宜慢不宜快,但要稍微有力度,一般的头痛能立刻见效。牙痛牙痛时不妨试试按压下关穴,此穴位于耳朵  相似文献   

14.
王达 《家庭科技》2013,(8):34-34
中医认为"耳坚者肾坚"。通过按摩来刺激耳朵穴位可治疗多种疾病。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征象。因为耳朵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常按摩耳朵可降压强肾。拎耳屏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由轻到重,力量以不疼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扫外耳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会听到"嚓嚓"声。每次扫20下,每日数次。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拔双耳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反复3次后,迅速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鸣天鼓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  相似文献   

15.
正入秋后,您是否时常犯困、四肢乏力,任凭前夜睡饱8小时,第二天醒来依旧觉得疲乏无比?这可能是"秋乏"的表现。"秋乏"实则机体发出周期性修整的信号,因此我们应给予重视。那么,秋乏怎么缓解?按摩穴位解秋乏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指腹揉按该穴,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力道,慢慢放松。如此反复揉按3分钟左右,以指下产生酸胀感为佳。  相似文献   

16.
正中医里面,按摩人体穴位被视为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能疏通经络、通达气血、调整阴阳。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按摩相应穴位对疾病控制有帮助。高血压:百会与太冲穴一般来说,肝火炽盛证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症型。肝火炽盛证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胀,或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小便黄、大便秘结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相似文献   

17.
王延群 《家庭科技》2009,(11):29-29
1.揉腰眼:腰眼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5~4寸之凹陷。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胀为宜。  相似文献   

18.
(续上期)鼻窍保健揉鼻根。两手食指位于鼻根,用力挤压穴位,再由鼻根向鼻翼两侧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滑动按揉。动作宜缓慢,用力均匀,每次10分钟。捏鼻孔。拇指与食指捏鼻孔,一捏一放,每分钟60次左右,用力均匀,以鼻有酸胀感为度。每次5分钟。揉鼻梁。右手食指指面位于鼻尖部,以顺时针和  相似文献   

19.
当用脑过度、精神疲惫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按揉前额,或者用拳头轻轻敲打。其实,这是在刺激头部的两个重要穴位——印堂和神庭。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6,(7):26-27
正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需要科学正确地养护,才能保证各个零部件的正常运转。其中,有8个人体"特区"是"仪器"中的关键部位,经常给这些部位加点"润滑油",可以延年益寿。头郜:梳头、多动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汇聚于此,这里有50多个穴位与全身器官密切相关。现代医学也指出,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统领人的一切活动。专家建议,平时要多按摩头部。可以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