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1世纪太湖地区农田水利格局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开发总体上呈现出从西部丘陵向太湖以东平原转移的趋势,其中太湖以东平原的高地与低地又呈现出不同的开发节奏.从10到11世纪,高、低地农垦加快,交通拓展,水利则逐渐失序.水利学说在官方治水事业推动下得到发展,一部分有识官员和水利学家托古改制,塑造并推崇吴越国高低兼治的塘浦大圩农田水利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历史文化遗产中 ,“川主”信仰是一个极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以治水文化为核心内容 ,以祖先崇拜为主要形式 ,以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为主体 ,流行于四川地区并扩及西南和江南若干巴蜀移民聚居地的一种文化现象。被长期尊奉为川主的主要有大禹、李冰父子、赵昱等。历时千余年的川主信仰 ,在四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起过极重要的历史使用 ,传承和发扬“川主”信仰文化中的治水精神 ,对于西部开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论改革家王安石的治水思想丰宗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常常是和治水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改革家都深谙在“以农为本”的国度里水和兴国安邦的关系,因而十分重视治水。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堪称是治水的光辉范例。治水思想起点高,视治水...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以长于治水著称于世。同炎黄文明相生相伴,自传说时代就开始的治水实践,孕育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以疏导为法的宝贵治水思想,直至今世,对治国理政仍不无借鉴意义。通过爬梳和反思先秦两汉治水实践的成败得失以及不断丰富的治水思想,从而以史为鉴,为今世治水及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观照。  相似文献   

5.
北宋京畿地区的洪涝治理是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体现着朝廷和各级政府的组织能力,在实际运作中既需要君主和朝廷的动员,也仰赖开封府、州县以及治水机构和官员的协作。宋初,由于缺少专职的治水机构和职官,君主通过选派武将、宦官及门官员等亲信来开展治水事务。这种君主授权的近臣治理模式,在政令传达上更便捷,行政效率也更高,但这往往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意志和权威,因而难以长期持续。自宋真宗朝开始,逐渐走向设官分职的制度化模式,先后有多个机构和职官参与京畿地区的洪涝治理。作为专项事务,洪涝治理的开展依托相应的机构,比较简捷的形式是基于既有的行政区划,将洪涝治理的职责划归相应的行政机构。洪涝灾害一般会超出既有行政区划的边界,宋廷因地制宜地设置了跨越行政区划的专职机构或差遣官。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潘季驯的评价,一般多着眼于其在治理黄河上的卓著成就,而对其它方面则涉及甚少。实际上潘季驯除治河之外,还担任过许多其他官职,均是政绩卓著,其为政思想颇值称道。本文从民本思想、重视官员的培养和官吏队伍的建设、改革精神、勇于坚持正义等四个方面对潘季驯的为政思想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旨在说明,潘季驯不仅是一名杰出的治水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清正廉洁、体恤百姓、善于为政、勇于改革、敢于坚持正义的官员,是封建社会官员队伍中的优秀分子。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治水理念随着治水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理念逐渐形成,人文精神渗透于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依法治水理念逐渐形成,对水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经济水利理念也在向民生水利理念转变,我国的水利建设正摆脱于经济利益的短见,向关注经济与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同时,逐步实现了从破坏、开发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有机结合转变,这些理念对促进水利乃至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声音     
"我们将像火凤凰般从灰烬中重生"——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位于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的竞选办公室11日离奇发生火灾,当地消防官员和警方已表示会对事件进行全面彻查。克林顿笑说。"不,我认为是好兆头。我们将像火凤凰般从灰烬中重生。"  相似文献   

9.
削权养廉     
傅红春 《社区》2002,(16):17-17
经常有人说,应该“高薪养廉”。意思是,给官员足够的正常收入,以至于官员不屑于不正常收入(贪污受贿)。“高薪养廉”,不能说没有道理。中国现在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反腐败”,可以说是有“胡萝卜加大棒”的两手。胡萝卜的一手是,“美辞养廉”,对廉洁的官员,不惜用尽天下最美好的赞誉之辞,广泛宣扬,既希望其他官员效仿,也希望老百姓相信“绝大多数官员还是廉洁的”。这一手,实际上是沿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家”传统,重在道德引导。大棒的一手是,“严刑养廉”,对腐败的官员,严刑伺候,既希望能杀一儆百,令其他官员心生恐惧,也希望能杀一谢万(谢…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美国出版了最新回忆录《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新加坡故事(1965~2000)》。在这本新著的最后部分,他论述了中国在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必须战胜的严峻挑战。他说:“经过始于清王朝的两个世纪的衰落,中国领导人面临建立现代管理体系以及改变官员心态和习惯的艰难任务。这些官员深受封建官僚传统的影响。”但他认为,从现在起再过50年,中国将是“现代的、自信的和负责任的”。  相似文献   

11.
明代以前莆田境内的农田水利事业有官办和民办两种独立的形式。进入明代,莆田境内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有向“官民合办”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官办农田水利管理由乡绅群体负责,同时民办农田水利木兰陂的管理工作由官府接手,官府与乡绅群体在实现农田水利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明清时期莆田出现“官民合办”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主要受到各工程灌区内“水利共同体”的影响。具体而言,官办农田水利灌区内出现的“用水集团”及其水利共同体组织虽有能力对工程实现有效管理,但实际操作中仍需要官府的协助;民办工程木兰陂陂司的解体标志着灌区内成员“用水协作”的瓦解,而官府接手木兰陂管理后虽建立起官民之间的沟通机制,但并未实现对灌区内新旧成员“用水习惯”的重构,原有水利共同体同时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拉祜族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职官制度。最初是以游猎游耕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古老的"卡些卡列"职官制度。其在组织与家庭结构关系上与拉祜族双系大家庭制度相适应,虽然已显现出某些社会政治功能,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职官体制,管理机构也不完备,属于原始民主管理制度。当以皇权为中心的国家政治行政制度在拉祜族地区确立后,"卡些卡列"制度被纳入土司统治下的职官制度体系之中。而随着拉祜族地区的"改土归流"与保甲制度的建立,拉祜族的传统职官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税费时代的终结使村落社区中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的力量对比重新得到调整,在这一背景下正式权力同时表现出两种反方向的运动态势。为此,村庄治理模式也应进行相应调整,表现为村委会同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走向正常化和村落社区中干群互动走向和谐化。  相似文献   

14.
<周颂·臣工>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迄今主要有"诸侯助祭遣于庙"、"戒农官"、"籍田"、"省耕"和"祈谷"等五种观点.经考察<臣工>的字词含义及诗中的用历情况,可知此诗是周天子在籍田上祈麦实而戒农官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少有壮志,也曾游宦多年。但是他对晋末官场的不适,前代隐者躬耕传统的感召,最终促使他解职归田,过上躬耕自足的生活。陶渊明的躬耕之路大体可分为耕仕徘徊期、安心躬耕期与老病困穷期三个阶段。在漫长的躬耕历程中,他认识了躬耕的意义,体验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但也饱尝了战乱、自然灾害与饥寒等方面的困扰。这些经历他都真实地反应于诗歌创作中,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主要存在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是水质不达标,高氟水、苦咸水、高砷水、污染水广泛分布;二是西部山区存在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问题。主要从技术、投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建议。采取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开采深部优质地下水、开辟新水源、拦蓄工程和管网建设、水质改良、集雨工程建设等技术措施。加强水源保护,推广集中式供水,实行国家、省、市县、集体及个人多渠道的投费政策。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群众节水意识,促进依法治水。  相似文献   

17.
《周颂·臣工》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迄今主要有“诸侯助祭遣于庙”、“戒农官”、“籍田”、“省耕”和“祈谷”等五种观点。经考察《臣工》的字词含义及诗中的用历情况,可知此诗是周天子在籍田上祈麦实而戒农官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清华馆藏晋南5个村落的清代契约文书、华北已刊契约碑刻及正史方志等材料,将与土地经营和农户生活密切相关的水地、水分、水路、水道、滴水纳入田宅交易的研究视野中.对于土地交易而言,有无稳定灌溉水源直接影响土地交易的方式和价格,此点也成为赋税科则的划分标准之一.在体系化、网络化的水权管理分配体系之中,水分的获得与实际灌溉用水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水分单独买卖出现,官府和民间组织从社会稳定、保证赋税征收的角度出发,予以禁止,二者的张力共同导致水分单独出卖和地水一同出卖并存的现象.此外,在土地交易中对于个人拥有的灌溉水路使用权往往进行明确的说明和规定.对于房屋交易而言,农户房院直接进行排水的水道属于个人所有,于交易时附加解释.滴水作为排水和边界的两项功能,使其在邻里纠纷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交易时按照民间习惯加以特别说明,以保证乡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能源、电力为水资源密集型行业,电力商品隐含的虚拟水资源通过跨省电力交换,进行地区间水资源的再分配。利用基于复杂网络的电力交换模型,实现对无限高阶的省际电力交换网络和电力部门的虚拟水转移网络的高精度模拟。结果表明,电力部门的虚拟水转移网络比电力直接交换网络的连接更加紧密与复杂,链路增加超过5倍,存在大量间接电力交换。2020年,电力部门跨省运输导致的虚拟水转移量约占全国用水量的3%。对于电力输出大省,支撑外省电力供应增加了本地电力部门取水量的20%~30%。电力部门的虚拟水转移使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和湖北六省水资源压力变动较大。上述结果表明,统筹考虑电力资源和水资源之间的协同关系,是保障能源安全、提升电力系统气候韧性的重中之重,未来应加快构建电力资源和水资源协同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新贺泵站的变迁史的启示是,能否有效整合分散农户、克服搭便车难题,是乡村水利体制顺利运转的关键.尽管组织模式能够将水利体制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克服搭便车难题,但在人民公社走向终结、原有治理体制解体的情况下,组织模式已经无法继续维系下去.在农户个体数量众多且呈高度分散状态、农民分化程度日益加剧的状况下,水利供给的市场化和合作化都因为缺少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手段而无法对分散农户进行整合以克服搭便车难题.要走出当前农田水利困境,既需要强化国家及其基层代理人在水利供给中的组织者角色,使水利体制嵌入进乡村治理之中,又要求优化和重构农田水利的社会基础,加强农村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具有权利义务平衡观念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国家建构需求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