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债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就国债的规模进行金融经济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提出对国债规模的一些认识。尽管国债规模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所需,且我国具备扩大国债规模的条件,国债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国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Greiner提出的一个包涵国债、赤字的内生增长框架内,建立了我国国债和经济增长的模型,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债的主要用途是公共投资,而非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结果均表明国债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在于公共投资领域,而不是政府消费和转移支付.同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国债负担与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水平还没有构成太大的国债风险,其对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影响不显著.本文进一步就国债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场规模空前的“国家债务危机”从希腊向整个欧洲迅速蔓延,即使连美国这样的世界最大债务国也有些心慌意乱。二战后,发行国债曾帮很多国家发展了经济,但最近10年很多国家的国债越发越滥,世界上不欠债的政府已经不多。西方的问题尤其严重,在经济不景气、税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国家的政府为了讨好选民,继续举债谋求福利、刺激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庞大的财政刺激经济计划正在快速发酵。继国务院推出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后,各地政府近期快速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根据对目前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合算,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18万亿。把中央和地方的投资计划加总起来,总额达到22万亿元,这大概是2007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全部支出(约5万亿元)的4倍多。  相似文献   

5.
经济     
《领导文萃》2012,(20):133-134
中国刺激经济新措施或增风险标准普尔公司在其报告中说,4年前中国通过刺激措施抵御全球衰退所留下的巨额债务,限制了政府再次通过大规模刺激来加速经济增长的胃口。中国通过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将其经济从2008-2009年的长期全球衰退中拯救出来。然而这也导致地方政府为完成全国计划的任务而积累了10.7万亿元的债务。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债务当中的三分之一是永远无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首批宣布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当时出台4万亿元(合5850亿美元)刺激方案的目标非常明确: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要达到8%。这一目标已达到。虽然政府的刺激方案在推动中国经济迅速  相似文献   

7.
《决策探索》2010,(4):33-35
中国是首批宣布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当时出台4万亿元(合5850亿美元)刺激方案的目标非常明确: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要达到8%。这一目标已达到。虽然政府的刺激方案在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复苏,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刺激方案掩盖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并加重了原有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是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的重要线索,本文根据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差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建议地产商建立一套完备的长短期国债收益率跟踪体系,以预期地产宏观走势,进而取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莉 《决策探索》2008,(18):81-82
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被各国用以调节经济,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各国运用国债的规模在程度上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在将国债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形式以至发展经济的重要杠杆这一点上,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眭。就我国而言,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陕速增长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是,无限制地发行国债是有风险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     
《领导文萃》2010,(16):6-7
刺激计划或催生“不必要”基建工程 2008年底,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体。为了抗击衰退、保持经济增长,中国开始实施一个为期两年、总金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刺激计划加快了中国一些已经开工的大型建设项目的步伐,同时上马其他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2 0 0 0年是改革攻坚和国有企业解困的关键一年 ,要继续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力度 ,促进经济较快增长 ,本文拟就地方政府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地方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难点我国从 1998年起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 ,增加支出、刺激需求 ,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两年来通过财政向银行和社会发行 2 10 0亿元长期国债 ,带动 42 0 0多亿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 ,用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共建设 5 10 0多个项目。可见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在于加大资金的投入和资金投入的…  相似文献   

12.
王雪 《管理与财富》2009,(6):179-179
2008年我国实际发行国债约8549亿元,年末国债余额约5.33万亿元。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将扩增至9500亿元,创建国60年之最。本文将国债的功能与影响因素分析切入,分析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进而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被各国用以调节经济,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各国运用国债的规模在程度上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在将国债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形式以至发展经济的重要杠杆这一点上,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就我国而言,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  相似文献   

14.
叶檀 《领导之友》2009,(2):26-27
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会如何,投资是否到了最佳抄底机会?多空双方各执一词。在4万亿元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1月份全国信贷达到1.62万亿元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一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与实体经济疲软不同,资本市场出现连续拉升态势。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09,(2):14-14
地方发债在应对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突然提速,其方式为财政部“代发代收”。据1月1日《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在此之前,配合中央政府4万亿元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出台的配套投资计划总规模已经高达18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保住经济增长,进而稳定就业。这成为地方债提速的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并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等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商业银行在央行结算账户上的资金,进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的一种干预方式。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通过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本国经济衰退,缓解了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提高了生产、消费和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凯恩斯等的经济理论,社会保障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国家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一环。2009年中央财政拟增加投入社保资金致2930亿元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增加社保投入的必要性,其次通过这些资金的使用,分析增加社会保障为中国经济稳定环境、提供人力资源、拉动消费、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国债规模合理增长的稳定负担率条件,并建立基于债务国际化下的国债规模临界增长模型,研究表明,国债规模的临界增长速度取决于经济环境的关键变量的综合作用,并对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国债规模临界增长速度进行了仿真研究。该模型将为我国债务国际化下国债规模的管理与预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虽然美国国债上限在驴象两党的讨价还价中如期从14.3万亿美元提升到了16.4万亿美元,美国政府的短期违约风险得以排除,但并不会给美国经济注入腾飞的强心针,相反可能给本已沉重的经济前行步伐增添许多的掣肘。  相似文献   

20.
<正> 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及美国“9.11”事件冲击和影响,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势头受到抑制。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及时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国债规模,调节经济结构,增加公共设施投资等措施,刺激国内需求,效果是显著的。但国债累积增长速度的加快,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的甚至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产生了疑虑。对此,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讲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还不现实。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