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本文基于行为者网络理论,通过对建立在专题旅游市场调查基础上的消费行为数据库的深度剖析,结合河南旅游资源现状与开发,探寻旅游开发规划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力求在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论南岳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岳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其宗教旅游资源颇具开发价值,但是在当前,南岳的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尚不足。文章分析了南岳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南岳宗教旅游的方案,以把南岳的宗教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把南岳旅游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凉山彝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摸清其旅游资源家底,从基础抓起,开发凉山彝区的旅游,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武术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宣传、保护、开发以及利用还远远不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未充分发挥出来。以河南武术类旅游资源为例,对武术类旅游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河南武术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对我国武术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旅游商品生态性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旅游商品生态性开发的必要性分析,说明旅游商品必须保持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方能满足市场需求.旅游商品的生态性开发,在充分实现资源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将更好地实现旅游地开发旅游商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带给民族地区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也可以促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复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本研究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和丽江为研究平台,提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民族文化资源本真性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竞合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民族文化精品带动旅游开发、传统民族工艺品引领开发。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新兴的第三产业,科尔沁地区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它正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它对科尔沁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其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尚有待挖掘.只有依托科尔沁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增强科尔沁旅游的吸引力,才能增强科尔沁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支持科尔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森林公园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造成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作为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工具,旅游承载力分析与旅游价值评估是衡量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否和谐统一的重要指标。正确地评价森林公园的价值和环境承受能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森林公园高效运营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影视旅游是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能为影视拍摄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影视旅游资源,影视旅游的开发却还处在起步阶段。以重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发影视旅游对重庆的作用,在分析了重庆影视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影视旅游开发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从环境技术角度对云台山旅游景观环境质量进行了论证,并对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气候资源十分优越,海滨旅游资源优势非常突出.指出加快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调整传统的观光旅游类型,提高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旅游业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全球化趋势。但是,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业管理模式、旅游教育、旅游人才、旅游法规、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来规划和实施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加快旅游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滨湖地区有着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对其开发还不够深入,旅游在湖区经济发展中还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西洞庭湖常德旅游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皆比较明显,树立新观念,强化特色,保护资源是该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各地区旅游资源的质量、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全省各地旅游发展的不平衡。近年来辽宁省旅游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由于各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旅游资源自身的破坏和旅游资源外围景观与环境的破坏,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应该开发新兴的旅游项目,重视国内大众旅游,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重庆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旅游经济的前景十分广阔 ,但旅游业的发展刚刚起步 ,必须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步伐 ,使之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就舟山东沙渔镇谈非优区位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优区位的旅游发展往往是滞后和缓慢的,是旅游发展的温点地区。但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旅游产品需求及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也会为非优区位旅游的发展带来机遇。舟山东沙便是一例,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就要充分发掘海洋旅游资源,采用良好的开发策略,亦可转变弱势为优势。  相似文献   

16.
旅游已成为西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西部旅 游资源的开发应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利用相关的配置资源,疏通域外文明和 生产要素以及域外购买力的流入渠道,走开放、有序、持续发展之路,提高旅游地的综合接 待能力,促进西部旅游业的腾飞,为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现代旅游业具有不衰老性、广泛的关联性和无限资源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给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处于中部地区的常德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省会城市有旅游资源优越区与非优区之别,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必然表现出城市旅游"贫血症",它们突破资源瓶颈的途径是以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全面提升省会城市旅游吸引力的策略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全市各行各业之力,首先要巧用财政力量;通过营造省会旅游圈等办法,尽快实现从旅游集散中心向旅游中心城市的跨越;走观光、休闲、度假、文体、会展、节事、科教等多种旅游综合配套发展之路;借新城区建设之良机,强化城市旅游功能。  相似文献   

19.
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价值评价与开发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且能够被有效开发利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现象总和。以此定义,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特性、稀缺性等都较强,对旅游者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餐饮文化、休闲文化、节庆民俗、地方特色产品、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等五个方面。本文首先对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这五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评析,然后进一步评价其旅游价值,最后就此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名山旅游资源在现代旅游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江西名山资源丰富,名山旅游是江西旅游经济收入主体之一。通过分析江西名山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特色,旅游资源的功能,提出合理开发与改造江西名山旅游资源对策,实现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