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逐步扩大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向全国发展取得彻底胜利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十多年里,北平地下党是如何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呢?在北平工作的中央及省市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又是如何逐步认识这一问题的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它区别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呢?是由于中国  相似文献   

3.
赵春荣 《探求》2002,(1):49-53
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新道路 ,是一条充分反映中国国情、具有丰富内涵的新道路 ,是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等经典革命模式的新道路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这就是它的创新之处。这条道路的开辟 ,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与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坚持中国道路,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童笑柳 《浙江学刊》2003,(5):129-132
中国最广袤的土地在农村,最多的是农民.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经济改革也向政治领域迈进之时,历史再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也许是中国所特有的规律:中国的民主政治可能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奠定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带头独立探索和率领全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开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大发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如果说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坚持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思想,不断地总结民主革命的经验,制定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民主革命的路线,指导了民主革命的胜利。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需要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指导。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宇宙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学习外国的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照般别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指导方针,历来重视对国情的认识,把认清国情作为正确制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进行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民主革命时期,党把认清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这种特殊的国情作为革命的首要问题,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时期,党对国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反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军事思想萌芽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指导问题,特别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建设以农民为主体人民军队,大打人民战争,在战争中实行积极防御和灵活动用战略战术等。毛泽东军事思想一经成熟,便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并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列宁说过:“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东方各国共产党人“必须以一般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①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因不懂得中国革命特点而把马列主义当作教条生吞活剥,把外国革命经验当作圣经机械照搬,致使革命遭到挫折失败的情况。只有当党学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和纲领、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道路时,中国革命才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并取得胜利。中国革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不仅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上,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思想有很大的贡献。本文仅就其中的两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注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研究,坚持按辩证法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毛泽东同志说过: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矛盾的个性之间关系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20页)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恰恰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亦即辩证法精髓)的具体运用。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中国革命的问题,开创了独特的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成为我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之后,明确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他同毛泽东一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他说:“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7):5-8
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是中国各阶级、阶层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追求,但是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学习理念与模式各不相同。封建士大夫与资产阶级先进分子走的是机械效仿的学习道路,没有达到学习目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是突出自身特色的创新学习理念,包括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道路,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充分证明了只有创新学习才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村民自治,是我国亿万农民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三大创造。如果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为中国农村开辟一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道路,那么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就为中国农村开辟一条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回顾一下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搞好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的诞生,是1980年2月,在广西自治区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当时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  相似文献   

1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天才的创举。分析、认识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就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创立的认识论、方法论特点及其对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做简要分析。一考察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会发现,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萌生,并随实践的发展逐步逼近真理1925年以前,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也把主要力量放在城市工作和工人运动上。大革命失败、迫于形势,毛泽东提出了“失败了就上山”,认为这…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的武装斗争思想,经历了建党初期轻视、革命高潮时期重视、革命危机时期放弃和抗日战争时期升华这样一个曲折而又复杂的发展过程。他的武装斗争思想几乎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平行发展的,因此,也是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教训所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告诉人们一个根本道理,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精辟论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道路为什么成功的根本奥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焦坤 《学术交流》2007,(1):17-19
教条主义是革命的大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创立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左”倾关门主义、右倾“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批判,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反对教条主义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刻地改变了中国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凝聚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磅礴力量,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 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次次重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四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中,苏联法对中国的法制建设影响时间最长,程度最深。哈尔滨解放区的法制建设是联结苏区、边区和其他解放区并进而影响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它是中国共产党由农村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转为城市法制建设的起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既受到了苏联法的深刻影响,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法制建设相结合的"中国化"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探求》2020,(5)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在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既处于核心地位,也发挥着核心力量,自我革命既是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核心地位也有赖于自我革命得以巩固,中国国家治理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迫切需要发挥党的核心作用。因此,自我革命是解决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必然选择,而党正是做到革故鼎新、守正出新,才能引领中国国家治理在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开辟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