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陕西经济的区域定位张宝通陕西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它的区域定位关系极大。50年代,国家采取平衡发展战略,按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大区布局经济,并在每个大区确定了经济重心。陕西作为西北五省区条件最好的地区受到国家重视,以...  相似文献   

2.
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广东分会最近在广州成立。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院的有关学者出席了成立会议。会上介绍了第一、第二届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情况。会议选出蔡馥生为该分会名誉会长;林楚君、钟远蕃、周贻真为顾问;肖步才、郑天伦,曾和杰、冯泽为理事。  相似文献   

3.
"综合"、"折中"是经济学家构建自己新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以经济学说史上三次经济学重大综合的代表人物——约.斯.穆勒、阿.马歇尔和保罗.萨缪尔逊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发现,将前人的各种学说进行"综合",并不是简单混合,而是可发展出新理论;将前人不同甚至对立的学说进行"折中",并不是调和矛盾,而是可实现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高师系统1995年学术研讨会纪要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高师系统1995年学术研讨会,5月9日至5月13日在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各地的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师大文科学报...  相似文献   

5.
据《理论信息报》第226期载: 南开大学钱荣堃教授最近在天津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上提出,对待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既不能骂倒,也不能拜倒,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分析。对西方经济学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存异"与"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理论和政策方面明显的"存异"和"趋同"现象."存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取向之间的互不相容,"趋同"表现为两者之间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理论并进行综合."存异"和"趋同"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两大"转换"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促成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大转换,即由新古典经济学向凯恩斯经济学转换.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滞胀"又促成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衰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互相接近,形成西方经济学"趋同"的发展方向.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发展演变趋势,有助于对其理论主张和政策的时效性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把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著名经济学家 ,四川青神人。 194 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经济学系 ,194 7年毕业于南开经济研究所 ,获硕士学位 ,并留南开工作一年 ;1951年起任教于复旦大学经济系 ,1980年任教授 ,1983年起任复旦博士生导师 ,1987年始兼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 ,1994年始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期间曾任上海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等职。宋承先的经济学研究涉及诸多领域 ,其突出的特点是在深入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基础上 ,既能把握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思潮 ,又能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眼光与方法对其理论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作出洞察与分辨。其…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丛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国家重点研究课题)系由已故博士生导师傅殷才教授担纲主持的这一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产物。它由《经济学基本理论》、《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学术专著组成,近期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齐。这套丛书与他主持的十卷本世界十大西方经济学流派丛书(即将由武汉出版社推出)邂相映照,在某些方面填补了外国经济学说研究的空白,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丛书之一的《经济学基本理论》是傅殷才教授独立撰写的,也是他40余年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结晶。该书既不是…  相似文献   

9.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演化为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促使理论界展开对在货币经济学居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性反思。哈耶克及其追随者的新自由主义货币经济学说是为资本主义"万能经济机器"服务的"辅助工具"。本文以现在仍在进展中的金融—经济危机为理论背景,从新自由主义货币经济学说的"自发秩序"理论与"意图伦理"两个层面分析新自由主义货币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悖谬。  相似文献   

10.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祖强教授等学者的新著<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江苏利用外资>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9月出版.作者祖强教授是江苏省委党校的资深教授,1997年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帕莎蒂那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在担任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主任的同时,还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欧盟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以来,他对利用外资、世界贸易组织和江苏开放型经济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凯恩斯主义新拓展与"第三条道路"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拓展的"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八个要点,被看作政治领域"第三条道路"的经济基础,形成了既不同于传统政府干预学派又不同于自由经济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经济学.同时,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已经成为欧盟各国制定和修改经济政策的"新共识".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经济学说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这一视角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评价了经济思想史上有关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演变,总结了城市经济学发展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并展望了未来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以期有助于城市经济学理论建设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每一次危机和发展,都爆发了关于"经济学是否应该成为科学的"、"经济学能否成为科学的"、"经济学是否已经成为科学的"这样三个相关命题的经济哲学大论战。令人遗憾的是,包括70年代因经济"滞胀"而爆发于主流经济学内外的,爆发于各经济学流派之间的大论战,对上述三个命题迄今没有获得一致的认识。这些分歧虽然有概念问题造成的,但根本上还是经验问题造成的,这在经济学说史中历来如此。诸如当初边际主义者批评劳动价值说有概念问题,即: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衡量该商品的价值呢,还是以能被交换到的商…  相似文献   

14.
经济科学新学科是相对于经济科学中的传统学科(如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工业经济学、会计学等)而言的。本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科学新学科发展很快,传统学科分支衍生,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兴学科纷纷脱颖而出,近30多年来,由经济科学派生出来的新兴学科多达100多门,诸如,生态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经济控制论、信息经济学、能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工作已经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广东法学学会于四月二十四日成立了国际法、经济法和民法三个研究会,专门就三个学科的法律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会议选举端木正为国际法研究会负责人;选举徐名准、丁果,钟惠华为经济法研究会负责人;选  相似文献   

16.
由省社科联与省经济学会组织的“江苏经济发展新经验、新问题、新对策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于2月24日至2月25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省经济学会、省农经学会、省财政学会、省金融学会、省农村金融学会,省基本建设研究会,省商业经济学会、省物资经济学会、省价格学会,省交通协会等十多个经济学团体的同志共三十多人。省经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的经济理论主要是按照工业文明的要求构建的,无论从理论范式、政策主张还是从实践结果上看都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理论应该是"绿色"的,经济理论应该按照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加以创新,即绿色化创新,成为绿色经济学.本文探讨推进经济理论绿色化创新的三个基本理论环节,即实施生态系统内生化、推进经济学核心价值体系转换、构建符合生态逻辑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郭毅 《学术界》2007,29(4):276-280
"科斯革命"力求将新古典理论中处于背景状态的制度因素成为新古典边际替代方法的研究对象本身,这种调和制度变量与以"技术选择"为核心的传统经济理论之间关系的理论努力潜含着逻辑悖论.现代经济学中新增长理论的技术内生化,新制度主义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均可被认为是从不同侧面或运用不同方法,对"科斯革命"中技术与制度关系问题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江汉论坛》2001,(9):96
胡代光,四川新都人,1919年5月生。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研究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47—1949年任湖南大学经济系讲师。1950—1952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科长。1953年调北京大学工作,先后任北京大学经济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兼任系主任和经济学院院长等职。1988—1993年任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导、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金融…  相似文献   

20.
"权力、制度变迁与经济兴衰"是政治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经典命题.本文以苏南30年区域制度变迁为经验基础,创建"利益共容体与比较制度优势"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框架以"政府理性人"为基本前提设定,形成三个层次有机联系与互动的理论体系,以对中国转型时期"权力、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这一命题作出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