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2月30日,省劳动保障厅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告会,厅长张成明作了《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与辉煌成就》的主题报告。 张成明回顾了我省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他指出,经过30年的改革,我省劳动保障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程旭东 《劳动世界》2013,(9):220-220
本文主要是对旅游企业的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发展进行了探讨。本文先从对于员工的基本薪酬保障方面的不足,以及员工的各项培训和能力提升平台不足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企业的劳动保障制度的现有问题,然后从旅游企业需要更注重对员工的薪酬福利保障、对于旅游企业员工的自我发展平台拓展两个方面,对旅游企业的劳动保障制度的改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为加快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全面宣传贯彻实施好这三部重要法律.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四川省劳动保障事业在困难中探索前进、前进中不断创新、创新中不断发展、发展中不断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基本形成.积极就业政策日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一个统筹城乡、服务城乡居民的劳动保障制度体系日渐完善.一个惠及城乡百姓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保持了全省就业局势的长期基本稳定.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相似文献   

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发出《关于向向志雄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指出,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调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事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更好地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各项任务,劳动保障部党组决定,在全国劳动保障系统开展向向志雄同志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已经逐步的向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层次性与复杂化多样性等,逐步的健全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割,健全劳动关系向和谐方向发展成了摆在现在社会劳动关系的主要突出状况之一,通过深入分析了制约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因素外,希望所提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个别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最直接、最本质和最一般的构成形态,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础构成。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应以个别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为基础,始终坚持倾斜保护劳动者为宗旨,以市场化和法治化为方向,以《劳动合同法》实施和修改为契机,着力构建和完善我国个别劳动关系法治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劳动》2002,(18):52-54
近几年来,劳动保障规划的形式、内容和编制方法不断得到了改进和完善。但也应当看到,随着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和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动保障规划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规划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和实际工作目标脱节的问题,规划的执行缺乏相应的监测,出现了规划流于形式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篇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关系调整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冯海芳 《劳动世界》2011,(14):23-26
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较上一代农民工有其特殊性.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以选择如下路径:创建员工与企业共享式发展的劳动关系,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生理需求;多管齐下完善人性化的权益保障制度,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安全需求;通过农民工组织化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法律和培训两手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本为了扭转社会保障财政面临的困境,持续进行社会保障财政结构性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百年为周期制定抑制社会保障支出总量的长期计划,缓解少子老龄化问题带来的财政压力,寻求社会保障财政收支平衡。第二,进行社会保障财政管理改革,在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之间建立合作和互相监督机制,重视各级政府之间事权的划分和责任分担,而不是强调维护各自利益,以此降低管理成本。第三,逐步开放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对股票市场与海外市场投资的限制,推行专业化以及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基金的增值。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现行财税体制无法有效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在深入探讨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现实与制度困惑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业财税投入力度,同时积极探讨新的养老模式,从盘活民间资本入手,加强金融创新,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改革前分配的平均主义转变为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分配格局的这种变化近来引起了党中央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过低、收入缺乏有效保障、收入增长预期不确定,目前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对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期“关注”对“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国外改革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自20世纪初形成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期间它经历了从初期以强调保障失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为主,到主张在保障失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积极促进再就业的历史转变,并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安倍政权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税收和社会保障费一体化改革,养老、医疗、护理、少子老龄化对策、救助、福利方面的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改革举措虽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希望,但也遗留了诸如税费一体化改革中的公平性、医疗护理制度改革中的完整性和人才战略、养老金改革中的制度衔接、少子化对策中的男女平等这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安倍政权提出的社会保障改革政策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2014年之后,日本政府积极推进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本文从劳动政策的视角,对其改革内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劳动政策转型的关联性。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日本推进社会保障基金缴费从社会保险方式向税方式转变。为了降低政府财政负担,推动社会保障由公助、自助模式向互助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积极实施劳动政策从雇佣维持型向劳动转移支援型的转变,以促进年轻人、女人、高龄者等所有世代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专家纵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处理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相关立法研究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为深入探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和立法问题,我们邀请了4位专家就其中重要问题进行座谈。因内容较多分两期刊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就业工作历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开拓了就业工作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新时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一是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明确并强化政府责任;三是坚持就业优先,促进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四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发展;五是坚持与时俱进,确定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强化执行力并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19.
韩烨 《中国劳动》2015,(2):67-71
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两套完全不同的养老金制度,即"福利化"的退休金制度和"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称为"双轨制"。自2009年人社部下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来,来自各方的阻力和压力迫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搁浅。伴随着2014年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问题又被推到"风头浪尖"。笔者认为,应明确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价值理念,推进机关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同步协调改革;建立并完善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的"社会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公务员群体与其他劳动者群体基本养老金的整合,形成统一的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专家纵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处理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相关立法研究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为深入探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和立法问题,我们邀请了4位专家就其中重要问题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