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年前,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动工兴建,千载难逢的三峡机遇与秭归第一次握手,机遇史无前例,秭归抓住了,秭归山河巨变。如今,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机遇与秭归第二次握手,这次握手力度更大更强,“十二五”逢上了,秭归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握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节。然而在政治生活中,握手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代伟人邓小平,便在其波澜壮阔的政治历程中,召开过两次著名的"不握手"会议:第一次是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1946年9月10日,第二次是在文革期间全面整顿的1975年3月召开的。1946年中秋节,二野各纵队的司令员满心欢喜地赶往司令部,结果邓小平却提出召开一次"不握手会议"。他开宗明义地说:"我们把大家请来,不是欢度佳节,庆祝胜利,而是要开一个不握手的会议。我们不要以为打了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  相似文献   

3.
张曦 《秘书之友》2013,(8):41-42
握手是接待工作中见面和告别的礼节,通常在与客人第一次见面时要握手,熟人重逢时要握手,客人告辞与主人送别时要握手,还有在一些特殊的仪式结束后,比如会谈公报、洽谈合同、开业剪彩等,也习惯握手。握手看似平常,在实际应用时却有很多应遵循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14年第21期介绍了外交场合中的"握手艺术"。人际交往,见面和辞行时习惯相互握手。握手是人们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而外交握手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门艺术,有着政治涵义。我国实行握手礼节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由于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握手礼很快流行起来。1.历史性的握手。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之间或者国际高峰际会上,领袖们  相似文献   

5.
握手     
小秦和小潘既是同事又是同学,还是干兄弟,关系非同一般.然而,近几年小潘步步高升,小秦却还是单位的“新兵蛋子”. 小潘提科长那天,酒后,小秦有些绷不住了. “哥,咱俩一起光屁股长大的,你就给我说说吧,你有啥秘籍?” “其实很简单,握手!” “握手?跟谁握?” “领导啊!加深感情,握手来电啊!”  相似文献   

6.
握手,是职场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和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对握手对象的不同礼遇和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一、握手的要求通常,和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都可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有些特殊场合,比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  相似文献   

7.
<正>握手,是职场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和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对握手对象的不同礼遇和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一、握手的要求通常,和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都可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有些特殊场合,比如向人  相似文献   

8.
吴德广 《领导文萃》2014,(21):109-112
正外交握手有诸多细节。初次见面握手,用力要适度,过于用力或软绵无力都不合适。人际交往,见面和辞行时习惯相互握手。握手是人们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而外交握手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门艺术,有着政治涵义。我国实行握手礼节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由于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握手礼很快流行起来。历史性的握手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之间或者国际高峰际会上,领袖们之间的握手称"外交握手"。两国关系可因拒绝握手而恶化,也可因  相似文献   

9.
《领导之友》2014,(12):63-63
正人际交往,见面和辞行时习惯相互握手。握手是人们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而外交握手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门艺术,有着政治涵义。我国实行握手礼节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由于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握手礼很快流行起来。历史性的握手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之间或者国际高峰际会上,领袖们之间的握手称"外交握手"。两国关系可因拒绝握手而恶化,也可因恢复握手而由敌对转为友好。国家形势和两国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除了做笑以外,握手是全球通行的表示友好的方式,群众往往从领导的握手中感受到关心、倌任、理解和沟通。所以,握手是一门学同,是领导联系群众的一个方面。我们要使群众感受到自己的诚意,要特别注意防止几种错误的握手方式。  相似文献   

11.
握手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行为。但奇怪的是,很多人不知如何握手。什么算是最差劲的握手方式?看一看下面的握手类型,你就会看出你和别人握手的方式是不是差强人意。软弱无力型:握起手来或是柔弱无骨,或是冷冰冰,甚至有气无力。挤牛奶型:它指的是一厢情愿的握手,把对方的手握得死死的,一点也不能动。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4月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和平之旅",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国共两党领袖睽违60年的首次握手,开创了两岸关系的一个新时代。在两岸关系起起伏伏之中,1982年中共对台工作负责人廖承志以个人名义给台湾蒋经国先生写了一封以情感人的公开  相似文献   

13.
握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节。然而在政治生活中,握手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营管理者》2009,(10):26-26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到达北京。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前往机场欢迎。尼克松走下舷梯,主动与周恩来热烈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相似文献   

15.
考试     
一家工厂要选拔一位质检科科长,经过人事部门的考察,确定了三位候选人。厂长在出差前决定亲自找三位谈话,从中挑出最佳人选,谈话地点就设在火车站的软卧候车室。张先生是人气最旺的一位,信心十足地进了候车室。厂长与张先生热情握手,然后掏出香烟递给张先生一支,张先生受宠若惊地接过香烟。两人在吞云吐雾中聊了一会儿工作,厂长便请张先生先回去。临走时,张先生摸出一盒专门准备的“中华”牌香烟放在厂长面前,说:“厂长,您留着在火车上慢慢抽。”厂长呵呵一笑说:“我的烟正好带得不多,烟酒不分家嘛,好,谢了。”刘先生被请进了候车室。厂长依…  相似文献   

16.
握手     
正钱贵特爱跟人握手。钱贵跟人握手通常是这样的,他一遇上熟人,脸上立刻堆满笑容,一双大手就伸了过去,和对方紧紧相握:"哎呀,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都快想死我了!"然后抽出一只手,在对方的肩膀上"嘭嘭"地拍着。钱贵见了谁都握手。一次,体育组的孙伟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7.
杜鹃 《领导文萃》2015,(7):124-126
握个手,千差万别握手是领导人间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以"特殊关系"定义英美间紧密的政治、文化和历史关系。2008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访问英国北爱尔兰,与时任英国首相布朗会见,两人当时手握得很紧,还举到胸前,犹如好兄弟一般。然而,并不是领导人间的每次握手都有这般热情。2013年9月,奥巴马赴俄罗斯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虽与普京握了手,但媒  相似文献   

18.
当曲终人散,与潘石屹、倪建达握手告别后,周忻留在会场,准备易居中国逆势扩军二手房市场的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手的备忘录     
叶延滨 《领导文萃》2007,(2):154-156
最多的与无数手亲热过的手是领导的手。局长的、部长的、市长的,还有首相总统们的。握手成了职业,成了工作,成了规定动作,也就忘了握过谁的手了。因此,最健忘的也是这些手。为了让健忘之手被历史记住,大人物的手连细节都与历史有关,比方说我记得小时候读过的一篇散文《挥手之间》,好像是方纪先生写的。  相似文献   

20.
陈乾文 《决策》2011,(8):86-87
握手是一种相对亲密的接触,尊者享有主动权。所以要握手的时候,长辈先伸手,晚辈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领导先伸手,下属才可以伸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