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何一民 《民族学刊》2015,6(2):1-16,85-89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与多文化的汇聚地,其对清代及民国时期新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内地汉文化和新疆多民族文化在新疆城市建设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特色,即双城结构,甚至多城结构。清代民国时期新疆的多个民族和多元文化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中叶以后新疆城市民族构成及文化多元进一步发展,在城市建设、宗教、民俗等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疆的边疆性特征,使得其在军事上和边贸上的功能突出。清前中期新疆建立大批军事城市,至清末民国时期,这些城市的军事功能仍然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中期以后一批兵团城市和军垦城镇出现,并得到较大的发展,"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新疆都是一片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广阔天地,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互动的摇篮。在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进程中,以同层级文化互动、异层级文化互动、历史与现实互动为主要类型。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互动具有在开放的环境中多元文化共存、在历史与现实中多元文化交融、长期文化互动中形成了多维共性等特点。在处理当今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互动关系中,应该以费孝通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为殷鉴,在良好的文化互动环境中,实现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教育: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多元文化教育作为西方民族教育的一种理念 ,经历了单一民族研究、多种族研究、多种族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化等五个主要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为基本模式 ,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在多元一体的含义、多元文化教育发生的背景、多元文化教育的性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对于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对外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并与国际教育接轨、对内确立多元文化理念并开设多元文化课程都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南藏彝走廊是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着眼藏彝走廊的大区域,针对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特征以及多民族、多宗教状况,可以运用宗教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宗教的起因、宗教性与意义系统、宗教与社会秩序等方面展开对多元宗教现象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拉萨市有30多个民族,是藏、汉、伊斯兰、古印度等文化的交汇聚集地.复杂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构成对本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认为拉萨市多元文化共生具有以和谐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各民族以融入藏族为主;公共场合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以藏语文和汉语文为主;各民族极大地保留了自己的个性等四大特点,并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不免隔阂的状态长期存在,但隔阂将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书讯     
被有些学者称之为"华夏边缘"地带的青海传统民间文化是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单元而存在,各个  相似文献   

7.
清代以来,外省移民和区域内的人口流动决定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新疆的分布格局。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促进了新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汉族的分布及与他民族的互动,推动了具有多民族、多地区和多层次内部结构特征的汉族移民文化的生成,并在北疆地区形成一条文化带和两个文化区。  相似文献   

8.
湟中县徐家寨村石刻佛像,反映了汉、藏民族信仰的包容和融合,是青海多民族历史和文化交融的印痕,见证了塔尔寺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以及多民族、多宗教地区信仰涵化,体现了不同民族在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碰撞的过程中,信仰上包容多元,形成和而不同甚至趋于交汇、融合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疆回族教育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回汉两个民族教育观念的对比,探寻新疆回族教育落后的观念原因。在原因分析中还进一步指出了对传统宗教文化的理解、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境遇和各民族间的交流程度是影响新疆回族学校教育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静文、周亚成等著的《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调查研究》围绕社会稳定对新疆四个主要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特征展开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民族需要心理、民族意识、民族认知特点、民族人格、民族交往心理、民族社会心态以及绿洲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等。全书分为新疆维吾尔族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教育观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近年传入我国的较为崭新的教育思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多元文化教育,并热衷于多元文化教育观的研究和介绍,因为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呼吁国内教育界应该提早地关注多元文化教育观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只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因我国民族构成和发展历史不同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所以不能完全照搬美国及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元文化教育概念虽为西方杜会首倡,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多元文化教育以自在和自为两种形态存在。80年代后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进入了自为阶段,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中的一种有效模式。如何借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成果?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体系?等等,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边疆民族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设置本土少数民族美术特色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才智,也是促进青少年的美术核心素养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高中美术特色课程建设中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边疆民族地区高中美术课程中有效设置与建设本土世界文化遗产壮族艺术瑰宝花山岩画作为教学资源,其优势体现地方学校创建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艺术素养和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最终构建国家课程、地方(乡土)课程有效互补地完成青少年接受多元文化下民族艺术的审美认知过程和大文化观念,培养具有本土文化的青少年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提智铸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特点,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要依赖于教育。处于教育与文化互动状态中的西部教育必须按照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而“7·5”事件的残酷事实再次清楚地证明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新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作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融汇的西部边疆地区,加强民族团结事关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青藏民俗工艺在文化上具有复功能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民艺器物本身多元复合和人们对于民艺器物在使用基础上赋予的多重意涵;受多民族文化、多元宗教文化的影响,其审美内涵被赋予了多重的文化元素.青藏民俗工艺的造物思想则表现为青藏各族民间工艺的造物思想表现为积极的实用原则,典型的原生思维方式和典型的宗教哲学思辨方式,青藏各族的工艺的本质是生活的艺术化、信仰的生活化、宗教的习俗化.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新中国建立6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成功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外敌对势力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渗透、干扰、颠覆和破坏活动,而我国周边国家复杂的民族与宗教问题,总是与国家关系交织在一起,对我国的国家安全、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期发表覃彩銮研究员<中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挑战>一文,分别对中国周边相邻国家复杂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及其对中国边疆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关系的影响做了全面介绍.张文静、杜军<多民族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构建>一文,从文化层面论述了通过多种途径构建中国的"共同文化",实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增强我国的政治合法性和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第一,应该倡导多元通和模式,该模式具有包容性,能够包容各个宗教和各种文化;第二,打破宗教鸦片论,建设温和的多元和谐的中国宗教理论,从宗教层级论和冲突论转向宗教平等论、适应论及和谐论;第三,当代中国宗教理论模式应该是生态的、和谐的、社会的、文化的、民族的、心理的和温和无神论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朝鲜族双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特点,进一步探讨了朝鲜族在我国多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不断吸收、融化、调和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鉴 《世界民族》2002,(4):56-65
西方少数民族教育又称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中,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它的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