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主要介绍福清核电环境监测方案和福清核电运行两年后环境本底监测的结果,与运行前的环境本底进行比对,以判断福清核电正常运行两年以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福清核电厂运行以来,辐射环境未受影响,仍保持在运行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福清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对福清核电机组商运后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进行为期一年(2016年4月~2017年3月)的连续不间断监测,据此分析和评价福清核电机组商运后外围环境的γ辐射剂量率水平。结果表明,与商运前本底调查相比,福清核电机组商运后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到目前为止无明显变化,各监测子站环境γ辐射剂量率年平均值范围为75.3~105.0 n Gy/h,总平均值为89.2 n Gy/h,其中小时最大值为119.8 n Gy/h,小时最小值为72.9 n Gy/h,均属于福建省正常放射性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2013—2015年对宁德核电厂外围环境γ辐射计量水平的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连续监测系统测得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总平均值为99.7nGy/h,略低于福州对照点测量值(110.3nGy/h)及核电运行前本底值(112.3nGy/h);50km范围内测得环境γ辐射剂量率(瞬时值扣除宇宙射线贡献)为73.4nGy/h,略高于对照点福州测量值(66.7nGy/h)及运行前本底值(70.8nGy/h);30km范围内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率为104.8nGy/h,与福州对照点测量值(102.2nGy/h)及运行前本底值(100.0nGy/h)接近,均在本底范围内涨落。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某拟建核电厂厂址及其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电磁辐射现状进行了监测,为厂址区域工作人员及公众所接受的电磁辐射照射水平、无线电干扰影响等环境影响收集本底数据。监测结果显示:核电厂拟建开关站、一期出线线路走廊周围以及核电厂周围的工频电磁环境现状良好、无线电噪声现状水平较低。核电厂周围区域的电磁辐射现状水平较低,电磁环境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德核电厂投入商业运行以来(2013—2018年)外围10km范围内气溶胶中γ核素的放射性水平监测,与核电厂运行前气溶胶中γ核素放射性状况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核电厂运行期间,气溶胶中γ核素活度浓度基本与运行前(2009—2011年)处于同一水平,~(40)K、~7Be测值在最小可探测浓度管理要求之内,~7Be测值随季节变化夏季低、冬季高,其他核素未检出。总体分析上看,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基本在本底涨落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经监测,2013年~2014年,宁德核电厂外围环境中气溶胶总α、总β的监督性监测结果为:总α浓度平均值为0.10m Bq/m3,总β浓度平均值为1.02m Bq/m3,略低于福州对照点监测值(总α为0.18m Bq/m3;总β为1.11m Bq/m3)。数据表明,宁德核电厂运行以来,其外围环境中气溶胶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未见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正>操纵人员是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描述了为有效达到华龙一号操纵人员培养目标的实现,福清核电厂在操纵人员培训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将培训教员、培训教材、培训环境、培训设施等要素按一定的结构进行合理、有计划、系统地建设,建立起动态、持续改进的华龙一号操纵人员培训体系,以实现对华龙一号操纵人员培训工作的全面管理。  相似文献   

8.
韩红梅 《经营管理者》2013,(31):374-374
电力电缆故障的出现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停电,甚至是火灾。电力电缆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电缆本身质量、施工质量等有较大的关系之外,也与后期维护、周围环境等有关系。因此加强对电力电缆故障的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整个电网安全正常运行意义非凡。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电缆故障产生的原因,从结构设计,人为因素,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查找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核电厂的数字化,对电厂运行状态及时准确的监视成为操纵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建立了一个操纵员监视模型,分析了数字化的主要特点和数字化对操纵员监视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监视行为人因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DSG4型降水现象仪是一种综合了光学、电容降水感应和温度测量的智能传感器,为了明确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该文对平潭国家基本气象站2017年1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共12个月白天(08—20时)的自动观测降水现象分钟数据和人工观测降水现象分钟数据逐一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得出结论:降水现象仪的降水响应率较高,对判断降水起、止时间有较好业务应用,但不能合理地综合云等其他要素而且性质多变,影响仪器观测性能。为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合理使用降水现象仪,建议改进辨识依据,综合多要素进行综合判断,提升仪器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核电建设发展越来越快,由于核电厂是一个专业性、科技性要求很高的场所,只有确保核电厂员工的高素质,才能为核电厂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因此,加强对核电厂员工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文章重点分析了系统化培训法在核电厂员工培训中的应用,从而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选取厦门地区468个移动通信基站为研究对象,对其周围电磁辐射水平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分析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厦门地区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总体上控制较好,均低于国家规定的管理限值,对周围环境及公众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科技     
《领导文萃》2014,(10):137-137
研发新型核电,科学家提速 随着中国努力降低对产生雾霾的燃煤电厂的依赖,中央政府要求研发出新型核电厂的最后期限已被提前15年。研究人员称,上沟某科学家团队最初被要求用25年研发出世界上首座使用放射性元素钍的核电厂,但如今被告知仅剩下10年时间。  相似文献   

14.
南昌市象湖隧道工程开挖范围为临基岩-强透水环境,降水设计和施工难度大。文章对传统管井降水方案进行优化,在降水井与坡底之间设置静态止水加固措施,与动态止水帷幕相结合,形成动静态相结合的止水帷幕降水(TRD综合降水方案)。施工前进行抽水试验,得到本工程场地承压含水层的关键水文地质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传统降水方案和TRD综合降水方案进行对比。两种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传统方案抽水速度慢,不能达到正常施工要求降深,需要进行方案优化;TRD止水帷幕配合降水井的综合降水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基槽范围的地下水位,保证了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且消除了水位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刘军 《经营管理者》2013,(31):371-371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枢纽,主要承担着电压调整、电能分配、电流控制等重要任务。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设备发热问题,则严重的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变电运行中要加强设备温度监测,分析发热原因,在检修中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具体的处理措施,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文章对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原因做了分析,对发热监控和诊断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电力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我国目前电力行业发展的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大部分电厂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高能耗和高污染,其也成为阻碍我国电力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分析电厂运行过程中通过干扰源影响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深入对电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最后详细论述了如何对电厂进行控制,才能实现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TD-LTE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进行理论预测,并按照国家规范对福州、泉州和宁德等地的68个TD-LTE基站380个监测点进行实地监测,分析TD-LTE基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并提出尽可能消除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获得公众支持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2001年-2005年福州市区贯穿辐射剂量率监测的情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监测结果表明:福州市区陆地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在正常波动范围内,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0—2013年福州地区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法对福州地区近53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采用Mann-Kendall法对气温和降水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同时利用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突变点的真伪做了验证。结果表明,福州地区8站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季节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除闽侯外)和最低气温都是冬季增暖幅度最大,夏季次之;最高气温春季增暖幅度最大,夏季次之。各站气温的突变点先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8站降水量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除闽清和永泰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外,其他6站的年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福州、长乐、福清的四季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余5站的降水量随季节有增加也有减少。但是冬季各站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除福清站的年降水量在1996年存在突变外,其余7站均未发生突变。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和预测福州地区气候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7年2月16日-3月15日厦门气溶胶激光雷达反演得出的颗粒物边界层(PBL)高度、消光系数、退偏振比等雷达产品,结合地面监测的风速和相对湿度、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激光雷达在反演颗粒物边界层高度PBL时,对降水天气较为敏感,大雨滴和厚云层对脉冲光束的削弱作用较大,但在非降水期间能准确探测颗粒物的消光特性,能在污染期间对气溶胶的垂直特性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激光雷达反演的AOD值的变化能较好反映研究期间大气污染过程的变化;激光雷达能有效捕捉到城市上空气溶胶的沉降和抬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