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福建18个县(市、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调查的菜地土壤处于清洁至轻度污染,其中受轻度污染的采样地占22.2%,其余均为清洁(尚清洁)。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菜田土壤处于低风险至较重风险,其中低风险、中风险和较重风险的采样地分别占11.1%、66.7%和22.2%,Cd和Hg的累积是引起采样地菜田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三明市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该研究在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周边设置采样点,共采集了15个样品。测定了土壤中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单项污染指数法表明,3个畜禽养殖场周边的重金属含量均达标,Pi<1,无污染;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三个畜禽养殖场周边的土壤污染等级为清洁(安全);潜在风险指数法表明,在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周边的土壤中,Hg和Cd均为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生态危害因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重庆市某煤矿煤矸石堆周围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得出煤矸石堆外不同距离处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发现煤矸石堆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在平面上与矸石山堆距离总体上成负相关(Zu除外)。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堆周围土壤中Pb、Zn、Cu、Cr、Cd、Hg的检出率均为100%,其中释放量最大为Cd、Cr、Hg三种元素,评价发现煤矸石堆周围土壤环境中Pb、Zn、Cu未超标,而Cd、Cr严重超标,最高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7倍,Hg于部分点位检测出超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重庆市某煤矿煤矸石堆周围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得出煤矸石堆外不同距离处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发现煤矸石堆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在平面上与矸石山堆距离总体上成负相关(Zu除外)。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堆周围土壤中Pb、Zn、Cu、Cr、Cd、Hg的检出率均为100%,其中释放量最大为Cd、Cr、Hg三种元素,评价发现煤矸石堆周围土壤环境中Pb、Zn、Cu未超标,而Cd、Cr严重超标,最高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7倍,Hg于部分点位检测出超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9—2010年闽江、富屯溪、建溪及九龙江等福建省重要江河沉积物调查数据,对这些水域沉积环境的硫化物、有机碳及重金属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流域硫化物含量在0.9347~3.9088μmol·g-1之间,有机碳含量在0.86%~2.48%之间,两者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汀江、九龙江,基本反映了沿岸人类活动的强度。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基本呈现出Cu>Pb>As>Cd>Hg的趋势,Cu和Pb是主要污染重金属,但Pb和Cd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的潜力较高;SEM含量在0.44~2.99μmol·g-1之间,高值站位出现在汀江流域,可能与汀江上中游存在的大规模矿山开采有关。各流域SEM/AVS(摩尔比值)均小于1,沉积物中AVS含量足以有效固定其中的重金属,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三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种类及含量,以及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情况。重金属全量微波消解结果表明,三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有Zn、Cu、Pb、Cr、Ni、Co、Cd等7种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n>Cu>Pb>Cr>Ni>Co>Cd,其含量分别为2513.91 mg/kg、438.62 mg/kg、152.3 mg/kg、81.28 mg/kg、35.08 mg/kg、14.43 mg/kg、1.58mg/kg,其中Zn超过污泥农用(酸性土壤)时的标准限制(2000mg/kg)。BCR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中重金属Zn、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Cu、Pb、Co和Cd主要以还原态为主。Zn和Cd的不稳定态含量较高,具有潜在的污染影响,在污泥利用时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7.
土壤磁化率反映土壤中亚铁磁性矿物的含量。土壤磁化率与土壤金属元素含量的关系是近年来环境科研人员讨论的热点。该文选取我国东南沿海平潭岛表层土壤样品50个,分别测定土壤低频磁化率、高频磁化率和土壤V、Cr、Mn、Co、As、Cd、Cu、Zn、Pb、Fe元素含量,探讨土壤磁化率与土壤金属污染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平潭岛表土低频磁化率(χlf)的范围是2.64×10-8~596.63×10-8m3?kg-1,其均值低于福州市工业区、居民区、交通用地,高于福州市农用地;平潭岛表土As、Cd、Cu元素均值超过福建省海岸带背景值;低频磁化率与污染负荷指数(PLI)线性回归模型为:YPLI=0.0019Xχlf+0.68,且低频磁化率值为168.42×10-8m3?kg-1,作为海岛土壤金属污染阈值。土壤低频磁化率可以作为海岛土壤污染快速综合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辽河支流溜子沟河和小道子河26个点位进行水样采集,测试pH、Cl-和SO42-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浓度,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4站位处pH、Cl-和SO42-浓度均偏低,这可能是由于附近存在油井平台,开发石油有关;季节变化对辽河口湿地水系中重金属含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丰水期时,重金属浓度降低,部分元素偏于污染临界值;枯水期时,Cu、Cr及海水中Pb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9.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3,(7):10-10
重金属污染农田影响粮食安全 据估计,超过10%的内地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每年受污染粮食达1200万吨。工业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0.
海洋贝类对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和同化率,体内能够吸收和富集较高浓度的重金属。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污染,贝类中的重金属浓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贝类作为沿海人们的重要食品,其体内累积的金属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该研究测定了兴化湾南岸滩涂养殖海域3种养殖贝类(菲律宾蛤仔、缢蛏和鲍)体内4种重金属(Cu、Zn、Cd和As)的浓度以及生物可给性,并以此评价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健康风险。4种金属的风险系数均小于1,表明这些生物体内4种金属的风险较小。As的风险系数为0.95,存在潜在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7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莆田市畜禽养殖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城厢区灵川镇桂山村、涵江江口镇园顶村、秀屿区东峤镇东兴村3个规模化养殖场周边农田土壤作为调查对象,测试镉、汞、砷、铅、铬、铜、锌和镍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对照标准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汀江流域上杭段上覆水和沉积物孔隙水重金属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孔隙水中重金属浓度与其上覆水相应重金属浓度差异显著,是其几十倍到几百倍。除碧田点位重金属铜和锌以及金山电站点位重金属铜以外,孔隙水中重金属浓度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碧田和金山点位孔隙水中重金属铜和锌出现峰值与相应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土壤污染也不容忽视,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社会上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对土壤而言,重金属污染给其带来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重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有很大的必要性,并且是刻不容缓的。文章在简要阐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有关的检测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冉璐  李健 《科学咨询》2024,(2):122-125
三峡库区万州江段、长江干流朱杨江段、沱江富顺江段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鱼类受到Pb、Cr、Cd、As和Hg不同程度的污染,其鱼类体内肌肉中Pb、Cr、Cd、As和Hg的含量低于中国食物安全标准和欧盟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取初步模式模拟计算确定边界最大落地浓度区,通过污染物监测和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优化选取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点,更准确反映园区污染排放对边界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经论证建立的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点对生态环境部门管控工业园区污染排放、事故风险预警提供有力支撑,为工业园区选取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点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16):28-29
4月17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3,(28):17-17
——珠三角28%土壤被重金属污染,这一数据引起关注的原因,不在于数据之高,而在于数据公开本身。在全国层面,中国到底有多少土壤被污染,仍无确切答案。此前,没有一个省级地方政府公开本省土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优势植物群落,对环境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该文从重金属的分布特点及红树植物生长与形态结构以及生理代谢等方面简要综述重金属污染对红树植物的影响研究,并在分子研究水平对该方向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莆田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2014年在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采集了5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p H、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环境状况进行相关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莆田市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土壤p H值范围在4.82~6.28之间,全部偏酸性。土壤p H低的原因与大气沉降、土壤本底值为酸性和土壤风化淋溶强烈有关。镉、汞、砷、铬、锌、镍均达到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表1的一级标准限值,铅超标,但未超出二级标准限值。铅超标可能是由于库周土壤中铅的背景值较高。2014年东圳水库水质监测均未检出铅,说明库水体未受到污染,因此作为饮用水水源是安全的。根据单项污染指数比较,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为:Pb>Zn>Hg>As>Cd>Ni>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