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吴建新 《城市》2011,(7):22-25
航空航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位居天津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之首,也是滨海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航空航天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以及连带效应强等特点,对全面提升滨海新区乃至天津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实现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霈 《城市》2008,(4):26-29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而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则是“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滨海新区现已确定了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航空航天等几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杨郑鑫  吴昊天 《城市》2016,(5):54-57
目前,全球经济正进入创新竞争阶段,产业发展进入向信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时期.在“创新”浪潮下,我国以高新区为核心载体,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试验.笔者以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当前,滨海新区面临着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承担着优化产业、服务区域的重要任务.在自主创新方面,滨海新区应进一步深化发展定位、促进产业转型,培育良好的创新空间环境,并预判新的创新增长点,以真正实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和对区域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的由来 创意产业不是空穴来风,古已有之,英国在十八世纪已经开始实践文化创意产业.不过长期以来,创意-直没有被看作产业或者产业化程度还不高.早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但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的创意产业理念的明确提出者是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相似文献   

5.
《城市》2009,(5):79-79
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与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根据这个备忘录.天津市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向河北省转移.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支持企业在沧州渤海新区改造现有老盐田.建立现代化的盐业化工基地和五金制造、塑料模具基地:加强天津滨海新区及宁河县与唐山曹妃甸新区在冶金、石化、海洋化工等产业方面的协作.  相似文献   

6.
魏巍 《城市》2009,(8):36-39
航天技术是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为目的.集成宇航技术、遥感技术、信息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知识高度密集与综合.关系国家安全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带动作用的战略高技术。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扩大航天技术应用。促进航天产业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依托宁海县环三门湾地区打造的宁波南部滨海新区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区块,产业集群发展初具雏形.笔者对该区域发展背景进行了阐述,对其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培育途径,并从加强集群统筹、 促进区域协调、 创新招商引资及强化空间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以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金明 《城市》2008,(7):21-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科技园区迅猛发展。科技园区通过产业集群效应,汇聚了大量掌握着先进生产力的企业和人才,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其在开放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比较突出,如主要集中在园区内的软件外包和出口就是一例。特别是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包括天津的“西部”地区在内的广阔西部地区。通过科技园区的产业集群,可以为出口产业的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和河北雄安新区相比,天津滨海新区具有领先发展、 海陆兼备和实力雄厚等多种优势.河北雄安新区建设虽然给天津滨海新区带来外源性优质资源被分流、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诸多挑战,但更多的是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将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增强内外发展新动力,夯实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提升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和北方第一自贸区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影响与地位.面对机遇与挑战,天津滨海新区必须采取主动,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优化发展方向,借势转型扩容,打造高端特色服务产业体系,化解挑战,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显示是全球电子工业继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大发展之后,又一个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21世纪最具代表意义的战略性的高科技产业,聚焦新型显示技术重点领域,着力突破若干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既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全球显示技术角逐的客观要求。在对世界新型显示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后,重点探讨上海“十二五”时期推进OLED、LCOS和3D等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瓶颈制约、所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欧阳杰 《城市》2006,(2):49-52
根据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作为国家区域规划发展战略重点的滨海新区应"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显然,从滨海新区发展定位来看,要实现上述目标,其前提条件是建立、健全以滨海新区为核心的区域性辐射型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一、建设背景与目标 (一)建设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之后的又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作为产业高度聚集区,吸引了中石化、中石油、渤海化工等众多大型国企在此落户。随着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地下管线特别是工业管线数量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产业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性强,产生了强大的波及效应和辐射效应。对上海样本的测算表明,平均每1元投资在短期内可以拉动上海经济产生2.70元总产出,而在长期则可以使上海经济产生3.58元总产出,短期投入产出比和长期投入产出比分别是1:2.70和1:3.58。  相似文献   

14.
屠凤娜 《城市》2016,(3):22-25
研究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与要素的优化整合,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产业迅猛发展,但其创新主体、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受到三地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转化率不高、协同创新度低等因素的制约.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动力机制、协调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西省樟树市在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中,以贫困户增收为目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建基地、育龙头、活市场,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培植发展壮大扶贫主导产业,贫困乡村扶贫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雷鸣 《城市》2007,(9):46-49
一、天津市利用外资现状 按照国家对天津城市性质和滨海新区的最新定位,天津市是国际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是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近年来,随着天津市经济的长足发展,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天津市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长林  邢卓 《城市》2009,(4):24-28
《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颁布后.天津滨海新区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成为带动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滨海新区应探索区域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利益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开放、弹性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8.
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元 《城市》2007,(4):6-7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探索新时代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管理新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楠  李楠 《城市》2016,(10):61-64
中部新城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笔者针对中部新城区域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为中部新城发展定位的重新规划调整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滨海新区土地的开发与高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敏 《城市》2007,(8):22-24
继深圳、浦东之后,国家将大规模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开发滨海新区列入国家重要的战略布局,期冀通过开发滨海新区,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南快北慢"的局面.这给滨海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也成为制约滨海新区发展速度的因素之一.因此滨海新区今后的土地开发方向、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目前亟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