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古文家,他的诗歌风华流美、“雄姿英发”,(见《艺概》)在绮靡华丽、颓废感伤的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如胡震亨说:“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以时风委靡,独持拗峭。”(《唐音癸签》)《陈氏书录》谓:“杜紫微才高,俊迈不羁,其诗有气概,非晚唐人所能及。”为什么在日暮途穷的晚唐会出现杜牧那样俊迈雄健的诗歌?这个问题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艺术两方面进行探讨。远大的政治理想在没落时代无法实现的苦闷激发了杜牧的慷慨不平之气,而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则显示了他以传统的表现方法力矫时弊的努力。这就是杜牧成为晚唐翘楚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社会、政治和文学事实的剧烈变动,引起了文学研究方法和批评观念的变更。这主要表现在重新注意到文学本身规律的研究,或者说形式、艺术、内在因素的研究;重新注意到欧美各国文学研究方法和批评观念,重视根据当代新的包括本国和西方文学事实提出相应的理论。 对形式和艺术的研究在苏联当然是有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张素玫  俞超 《学术论坛》2005,(7):172-174
弗莱的文学批评别具特色。他的原型批评中的“形式”概念,让分裂的内容和形式在原型的基础上重新统一,使文学形式的概念得到丰富和扩展。“神话”是弗莱文学批评体系的重要概念。他把神话分为关怀神话和自由神话,二者的结合产生出文学的社会语境,从而导致他主张的社会批评,神话概念在文学与社会两个领域的游弋,决定了弗莱的批评之路既不会偏离文学本体也不会局限于文学本体,具备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正>聂珍钊等人所著《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以伦理学为视角系统研究英国文学的学术专著,为理解英国作家及其文学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学的本质作用在道德教化,以此来促进良好社会伦理观的构建,重塑社会精神面貌。聂珍钊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更突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使文学作品回归道德教化的作用。该书内容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第一部分为导论,详细论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文学伦理学批评有着深远的思想内涵和文学基础,作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品格,是其个性魅力和创造性的基础.批评主体精神的自由决定着文学批评的高度,它包括心灵自由和思想境界两方面内容,批评家的修养是获取它的前提;批评个性是批评自由的另一表现,个性赋予文学批评以独立的存在价值和力量;批评的自由品格还体现在批评形式和批评的表达上,灵活和智性是文学批评的艺术追求.当然,自由不是无节制的放纵.作为一种文学权力的体现,批评需要遵循尊重文学、情理结合等原则.自由应该成为所有文学批评家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乔伊斯一贯遵循着叙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艺术原则。本文从结构和语言两方面以详实的论据阐释了他的这一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7.
鲁迅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古代文学,重视"历史性"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了"知人论世"的传统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得以展开的具体历史境域.这种研究活动奠基于社会实践之上,从传统的认识论转向对人生的积极介入,突出文学研究的批判功能和实践功能.他完成了"知人论世"古典范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人物。但是,礼有形式与内容(即礼之文与礼之质)两个层次。从《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内容。他重视“质真若渝”的礼之质,拒斥生活中的种种装饰、种种疯狂。他对“因名而知止”的交往理性的强调,对“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礼学精神的阐发,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与礼学之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伦理(哲)学的关系是文学与伦理哲学本身以及文学(批评)家和伦理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古希腊文学批评家兼(伦理)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观体现了文学对伦理思想的关注,美国伦理哲学家纳斯邦认为伦理哲学与文学密不可分,英国批评家福斯特对小说"情节"的阐述以及美国批评家释诺尔对小说"叙事技术"的分析为我们重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文学的"文学性"提供了借鉴,中国学者聂珍钊教授在区分文学伦理学批评和伦理学时提出前者的本质特征是"虚拟化"——引发我们思考文学形式(文学性/美学特征)之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性。文学伦理学批评在解读文学作品的伦理内涵的同时,要重视文学本身的"文学性"——情节安排、结构设计、人物刻画、叙述视角和方式、意象与象征、张力、语言特色等,因为它们对表达伦理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反映伦理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往往既是伦理主题的表现形式,也是伦理主题的组成部分。反之,只强调内容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会陷入将文学沦为伦理哲学的"仆人"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1 中国,我们古老的东方之邦,素有“诗国”之称。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汉诗,特别是其抒情诗,一直有它独特的艺术传统。现代美学与形式批评认为,感性形式及其内在结构是文学艺术的生命,独特的文学形态必然含有独特的本文形式结构。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古典抒情诗的艺术传统不仅只是内容的,同时亦是形式的。 此处所谓“形式”,并非单指文学的语言工具和表现技巧,而指作品本文的整体结构形态。它一般可区分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语言体式(可再分为语音组合、文法关系两个层次)、语象世界(语言形象世界)和语义体系(功能层面,其存在方式依赖于前两者)。特定的结构形态总以特定的结构法则作为存在的标识。文学本文的每一结构层面都有独立的构成要素,它的基本结构法则(或称形式规范)即存在于这些要素的特有组合方式及其表意功能中。按照这一理解,汉语抒情诗历来都自有一套完整的基本形式规范,它们所造就、维系的本文结构方式,乃是中国诗歌传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论思想的引进、传统文学理论资源的继承和发掘、社会经济的急剧转型,使当代文学批评呈现出少有的新鲜活力和令人关注的嬗变,其对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批评的对象、学科意识和价值规范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批评所存在的问题和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再反思。本文强调文学批评的应有功能是对文学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追求。这种追求将为当代批评的理想形态的设计和实践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张玉勤 《北方论丛》2010,(3):117-120
本尼特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从马克思主义当下所遭遇的各种批评话语和面对的理论困境开始的,他把着力点首先放到了对俄国形式主义和各种后康德式美学思想的批判上,强调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文学、文化与审美。本尼特在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也迥然有别于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维度"内给予大众文化以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阐释。本尼特在"实践领域"内对知识分子进行类型划分与功能界定,同样体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历史语境、社会维度、实践领域,分别构成了本尼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视野。  相似文献   

13.
发掘文学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思想是生态批评的重要内容.从生态视角来看,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堪称生态文学的典范.他们诗作中既充满了崇尚自然、强调对自然的谦卑、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思想,又饱含着向往理想境界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雅明首次给马克思关于文学生产的思想以确定的内容和较为系统的表述,他把文学看作和物质生产本质上一样的社会生产形式,并指出发达资本主义把文学生产完全纳入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无论是文学彻底地商品化,还是以"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抵抗文学的商品化,这两种趋势都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利用而成为主导意识形态统治的同谋.甚至文学中激进的政治内容也很容易被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统治机制和市场机制收编和转化,悖论式地变成商品而无法起到革命的作用.本雅明认为,文学技术手段的变革中蕴含着文学的政治解放潜能,革命的作家只有自觉革新文学生产技术,才能真正抵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艺术构思的角度对潘铭美文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点作初步探讨。文章认为:潘氏美文以人的精神情态为着眼点,以人情世态为聚光镜来看取社会、看取人生。潘氏美文特点注重社会文化批评,内容丰富,多样,文学色彩浓厚,语言独特,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16.
明代李梦阳的文学复古运动声势浩大、旷日持久,他的文学理论历来被批评为复古主义理论和形式主义理论.其实,李梦阳对文学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这就是他始终强调诗歌的本体立场,坚持诗歌的本位特征.他的一系列理论主张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李梦阳的文学本体论思想具体表现在:第一,强调"法式""格调""比兴"等诗歌形式特征对诗歌诗质的规定性;第二,重申诗歌的抒情功能和情、乐本位等本质属性对诗歌诗性的坚守与维护.  相似文献   

17.
吴红 《社会科学家》2000,(3):120-122
审美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众多高校仍未对它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从审美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应将美育作为必修课的建议,并从文学和艺术两方面论述它对当代大学生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瑞光 《南方论刊》2008,(12):91-92
艺术批评是伴随着艺术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既是连接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的一座桥梁,也是连接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的一座桥梁。在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在关注艺术批评功能的同时,也开始强调艺术批评者的社会责任。本文拟从上述两个角度谈谈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文学批评的重要任务是审美判断,即审美意识对美的发现和肯定。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两方面因素都不是绝对不变的,由此,审美方式也从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它们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文学批评观只有不断适时变革,与生活和文学同步前进,并促进其新变,才能确证它自身的价值。因此,文学批评的变革,归根结蒂是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的变革。 一 随着文学审美内容、审美方式和艺术手段的更新和丰富,原有的文学观如文学的本质功能观、典型观、真实观、创作方法观、体裁观、艺术形式观以及对创作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上的主盟人物。他富于创造力和革新精神,在自己所纵横驰骋的各个文艺领域,几乎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绩。在赋体文学方面,他沿着韩愈、杜牧开辟的散文化的路子,在欧阳修赋体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文赋的体制,使颇受形式所束缚的赋体文学得到新的解放——他既吸收了赋体本身一些固有的艺术特长,又把散文的若干写法带进赋的疆域,提高了赋的表现能力、艺术技巧和感染力量,从而增强了赋的艺术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