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读,即一字读多音而意义不变。本文阐述三个问题。一、广州话必须规范,又读不利于规范,防止音读混乱必须审辨又读。二、构成又读原因主要是传统读音和现今通行读音有差异,不同声调,不同声母,有无u介音、古影母今读舌根鼻音声母,等等。三、审辨又读以今读为主要根据,但必须充分运用古音。常用字古音与今读相同可列为正读,古音与今读不同可备注又读。不常用字可类推古音确定正读。本文剖析《广州音字典》410多个又读字,在两读中分别主次,清理误音,规范今读与古读。  相似文献   

2.
楚王族姓芈,而楚则源于古代羌族。 (一) 当今中原各地的不见于《百家姓》的芈姓,郡望荆襄氏,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后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西北),曾一度徙都鄀(今襄阳宜城西南)。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楚顷襄王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秦王政立,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又东迁寿春(今安徽寿春)。公元前222年秦将王翦、蒙武灭楚。从此,楚王族  相似文献   

3.
关于明代戏曲作家王济之籍贯,《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2月第3次印刷本)作“乌镇(今浙江湖州)人”。然笔者以为此说尚有疏误之处。据史志记载,王济是明代海州府乌程县乌镇人。据此,《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称王济是“乌镇人”,当属可信。但此书又将乌镇注释为“今浙江湖州”,则误。因为,乌镇今既不属湖州市市区、郊区,也不属湖州市所属各县,而是属嘉兴市桐乡县。退一步说,假定乌镇  相似文献   

4.
段玉裁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入声,平声多转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不同今韵哉!如戒之音亟,庆之音羌,亨飨之音香,至之音质.学者可以类求矣.  相似文献   

5.
迄今流行四百余年的看法认为,文天祥就义的地点在今北京市东城府学胡同柴市。但文天祥的诗文、元人写的传记和其他史料均可否定这种不符合事实的看法,同时又可以证明,元人王恽所记的“燕南城柴市”是文天祥就义的真正地点。今北京市广安门内大街与长椿街南端相交的路口,位于金中都城的东市,此处系金朝和元初的刑场,也就是文天祥就义的柴市的具体地点。  相似文献   

6.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七月,杜甫自华州弃官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开始了后半生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在秦州虽然只住了短短三个月(十月之后又赴同谷——今甘肃成县),却是不平凡的、值得大书一笔的三个月!在这期间,他写有五律五十六首,五古二十九首,五排四首,合计八十九首诗篇,接近了长安十年创作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湘西汉语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共有9种类型。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读不送气音,入声字大多今读送气清音是湘语古全浊声母自身的演变。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读送气清音是江西移民带来的赣语影响的结果。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不送气清音是在与官话方言长期接触下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穿越秦岭、联系关中和汉中、巴蜀的几条古代驿道中,褒斜道是相当重要的一条。由于这条循渭水支流斜水(今石头河)和汉水支流褒水(今褒河)河谷而行的道路,里程较短,中途又几乎不需要翻越高峻的分水岭,所以它被开辟的时间比较早,被使用的时间也比较长。据说在西周时代人们就发现并利用这条道路了。到汉代,它的重要性已显然凌驾于其  相似文献   

9.
在天气仍然寒冷之时,Bottega Veneta便率先推出了全新的春夏系到,由创作总监Tomas Maier带领下,今季展示出淡淡的春意味道,一系列的色调以干净及纯净的红色为基础,由带点樱桃的曲abano及深沉的prugna以至丰盈的Treviso,玫瑰色的Petra,一抹红霞般的prodre及木兰花般粉红色调均会在系列中展现出来,再配以平实而又不花巧的设计,是BV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回族在内地与汉族杂居,但又自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有些世家大族,在回族中威望狠高,又与汉族关系又十分密切,其影响值得人们研究。北京宛平改氏和大兴金氏是两个典型家族。对这两个家族中的人物,常有人提及,但其家世系统不清。今就所见资料,对这两个家族的源流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管锥编>诠释古代典籍是为了认识到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古事时事相影射复相映发",所以它对古代典籍的诠释虽然是以历史为对象,但又视过去、现在与将来为一个整体,既"鉴古明今",又"察今识古",古今融合,循环诠释.  相似文献   

12.
雍古马氏家族是金元之际的衣冠望族.这个家族世处西域,辽道宗(1065—1074)年间迁居临洮(今属甘肃).辽金易代之际,一度迁辽东,不久又迁净州之天山(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境内).蒙古灭金,又随蒙古进入中原,寄籍光州定城(今河南潢川县).凡九世,二百余年,为雍古部一支显贵世族,在金元社会政治以及经济文化中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认为垓下之战前确有陈下之战,但是陈下之战不太重要。项羽得知韩信、彭越大军开进,只能向东楚故地撤退。城父为项羽坚守,遭到刘贾屠城。韩信的三十万大军从齐地南下,恰好到达垓下,堵住项羽的去路,韩信是垓下之战的最关键人物。如果没有韩信的拦截,汉军其他诸部都不能追及项羽。垓下在今灵璧县东南,唐代出现的鹿邑垓下说的原因是因为隋代同时有两个谷阳县,分别在今固镇、鹿邑二县,唐代又分别省并、改名。  相似文献   

14.
哀牢夷族属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哀牢夷是两汉时代西南夷中一大族团,共族属是个长期争议不决的问题。自明以来,关于哀牢夷族属之说不下个余种。一曰濮人说。此说又分两种:一是蒲蛮说,明人董难云:“哀牢即今永昌,濮人即今顺宁所名蒲蛮者是也。”朱希祖认为濮水即为澜沧江,因濮族得名,“哀牢为濮族之大宗。”方国瑜说:“哀牢为濮族,后称为蒲蛮,即今布朗、布龙、布饶诸族古代的部落组织。”一是濮越说,其代表为罗香林。二曰泰人说。这也分两  相似文献   

15.
从字符功能而论,今独体字不是记号--不表音义的符号;从字形不象形而言,今独体字是记号--不象形的符号.不象形的记号并非不表音义,只是所表音义不是显性的即字形本身象形而显示出来的,而是隐性的即社会约定俗成的.按字符功能划分,今汉字的构字单位有四种:音符、义符、标符、词符.音符、义符、标符是合体字的构字单位,词符是独体字的构字单位.  相似文献   

16.
谢小平 《社区》2001,(1):42-42
隋唐五代时期,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造成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原有的城市更加繁荣发展,同时又兴起一批新的城市。当时,最著名的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今四川成都)、广州、汴州(今河南开封)、太原、泉州、幽州(今北京城区西南)、凉州(今甘肃武威)、宋州(今河南商丘)等。 在当时,城乡的界限十分清楚。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及州治、县治所在地为城,城有城墙,城墙外为“郭外”,郭外的居民聚落为村;城墙之内为“郭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门学科,往往都有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那么,社会学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呢?应该说既有又没有。说有,是因为百今中外几乎每一个社会学家都有他们对社会学所下的定义;说没有,则是因为这些定义又各不相同。迄今为止,社会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社会学的定义。不过,尽管各种定义不一致,但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苏轼、苏辙蜀中少作很多 ,但他们诗集均不载 ,故其蜀中踪迹难于稽考。但他们有不少忆旧之作 ,现又发现苏辙在新津、苏轼在灌口各有诗一首 ,加上历代方志记载可资佐证 ,本文因而可以得出结论 :苏轼确实到过灌口 (今都江堰市 ) ,登过青城山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沙陀内迁的几个问题樊文礼沙陀为西突厥别部的一支,唐朝前期居住在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北部)一带。八世纪末迁徙到甘州(治今甘肃张掖),九世纪初迁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南),不久又迁到河东代北地区(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唐末,沙陀力量迅...  相似文献   

20.
清朝回族立法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今看来清朝法制是不健全的,因为其连领事裁判权等都拱手相让,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清朝法制特别是在民族法制的建设方面还是很有建树、很有成就的。今从法哲学的角度对清朝回族立法的基础和具体制度做一探究,从而去了解它建立、生存、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