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体育已经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涵盖整个体育运动领域的一种社会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主流文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差异。因其自身的文化特质,高校体育文化在必然的动态性发展进程中面临价值取向的选择。研究和探索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与构成,就是要把握它变迁的方向,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了解体育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代表着新的理论变化和实践方向.在我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西方,面对棘手的现实问题以及自由主义民主的弊病,西方亦提出了协商民主.然中西方协商民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且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尤为明显——西方偏重于个人主义,我国则偏重于集体(整体)主义.这种价值取向差异既体现着中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性质,也影响着中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加深.人文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他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施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今高校体育教育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运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方人文主义不同的起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中西方人文体育观的差异及互相影响的因素.西方体育观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它提倡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主体;而中国体育文化在儒家人文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强调文化意境,注重艺术性的特点.随着"西学东渐"浪潮,中国的人文体育观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价值观.比照中西方体育观的差异,可以为中国体育发展方向的研究提供更多哲学文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的比较,从女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女性的成长规律及其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分析阐述了高校女生体育课程健身化构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提出了建立女生体育课程科学体系应该把握的六个主要方面,为高校课程改革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根据双方价值取向,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被划分为伦理型文化和功利型文化的区别;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的区别;和谐性文化和抗争性文化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政治取向的现实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道德取向的相对化,成才与择业取向的务实化。并提出加强高校德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的现状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呈现出主体意识自我化、价值取向世俗化、文化品位低俗化和文化行为浮躁化的现状,分析其成因,既有社会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思潮和科技革命的影响,又有教育本身如高等教育体制的滞后、教育个性化目标的误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乏力等因素的影响,还有校园文化主体--大学生自身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体育文化依存的社会背景和哲学思想、表现形式、核心理念存在差异,但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具有追求和平、公正和以人为本的文化共性;因此,通过开放交流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补发展,西方体育文化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传统的重义轻利、重德尚道、修身养性和真善美道德思想能调整西方体育文化价值目标,丰富西方体育文化内涵,提升西方体育文化内涵品质。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欧洲列强经济扩张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全球化带来体育文化的同质化,而同质化反过来更有利于体育文化在国际间的流通,进而促进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在同质化过程中,西方化成为当今体育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化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在西方体育文化处于霸权地位的今天,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既要顺应国际体育文化同质化趋势,又要结合我国自身的文化特点使我国体育文化有"异质"色彩,实现我国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竞争空前激烈,传统的思想观念不断受到碰撞和冲击,多元化时代特征日益明显,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价值取向产生多元化趋势。这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产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新世纪新人才的培养,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特征和存在问题,应与时俱进,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的一元化的价值导向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实现当代大学生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统一,既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政治观是大学生对基本的政治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基本政治立场、深层理论问题、现实热点问题等进行专题调研,这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在价值观、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下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轨迹 ,剖析了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变化 ,主要是因社会大环境引起的功利主义倾向、需求的复杂性引起的择业标准的多元化 ,以及青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择业观的矛盾性 ,并阐明了如何帮助毕业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林匹克运动既是竞技的过程 ,也是教育的过程。随着我国积极准备举办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进程的加快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正处于以弘扬奥林匹克理想为核心的热潮时期。青年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 ,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 ,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 ,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 ,高校大学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内容应以包括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 ,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及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基本理念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了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的一些缺失,并提出改革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大学生自卑感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分别选取高自卑感大学生31名、低自卑感大学生29名,让他们参与一项有关成就目标的小游戏。结果发现:(1)自卑感与回避目标定向显著的中度正相关,而与趋近目标定向无相关;(2)高自卑感大学生对自身可能获得成就的期待值、自评值显著低于低自卑感大学生;(3)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显自卑,主要表现于学习能力自卑感、体能自卑感、低自尊等方面,但成就目标定向方面却未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由此可见,高自卑感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回避目标的成就定向,对自身的成绩不自信。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对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最终应摒除消极影响,因势利导,不断繁荣校园文化,以期更好地提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洞悉中国企业生命周期较短、产品质量问题较多,部分跨国公司在中国公然行贿等问题的根源,从理论上探讨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企业价值导向—推崇策略—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了在不同大环境社会信任度下企业推崇策略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价值导向倾向于“人本观”,企业更推崇“关系”策略,企业绩效表现为短期较好但长期较差;西方企业的价值导向倾向于“物本观”,企业更推崇品牌策略,企业绩效表现为短期较差但长期较好。当大环境社会信任度较高时,“人本观”为价值导向的企业会从重“关系”轻品牌演变为重品牌轻“关系”;当大环境社会信任度较低时,“物本观”为价值导向的企业会从重品牌轻“关系”演变为重“关系”轻品牌。为改善当前企业价值导向中存在的不足,政府部门要为企业创造一个信任的社会大环境,加快行政管理体系改革,提高整个社会环境信任水平;中国企业要将重心转移到品牌建设上来,改变推崇的“关系”策略;公众要树立正确的产品导向,对有严重质量问题企业的产品要果断拒绝,从而引导企业在策略导向上向品牌靠拢;媒体要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坚决披露有质量问题的企业,让仅仅依靠“关系”而不注重品牌的企业没有任何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试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恋爱领域也不例外.网络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消极影响:易引发大学生爱情价值取向的紊乱,易导致大学生恋爱道德意识的淡化,易引发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蔓延,易导致大学生情感心理危机.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