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日本《史学杂志》1965年5月号(第74编第5号)刊登了“1964年的历史学界——回顾和展望”专辑,其中包括“总说”、“日本史”、“东洋史”、“西洋史”等几个部分。现就“总说”的部分(东京大学教授山本达郎所写)摘译如下:1964年的国际历史学委员会理事会于四月在东京召开,以八个来日本的历史学家为中心举行了研究的集会。比这早一个月在新德里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东方学者会议,后来在八、九月中在北京举行了科  相似文献   

2.
日本亚洲政治经济学会于1959年10月16日、17日两天假种户大学举行了第13届大会,共有60多位学者参加。大会在亚洲政治经济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植田捷雄致开幕辞之后,举行了报告会。大会参加者对会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上,共发表了以下八篇研究  相似文献   

3.
1989年8月4日、5日的盛夏日,由比较史比较历史教育研究会主办的、以“自由史与世界史”为主题的“第二届东亚历史教育研讨会开幕了,会场设在东京大学教育系。东亚地区目前有5个国家,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朝鲜、日本4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从当今的国际局  相似文献   

4.
国际东方学者大会于1959年5月22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第4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6年6月召开)。会议组织者是日本东方学会。大会邀请了27个国家的236位国外学者和105位日本学者。日本东方学会希望通过组织这次国际东方学者会议和邀请学者发表研究论文,达到下述两个要求:一、促进国外和日本东方学者之间的学识交流。二、通过学术研究协助发展国际之间的友好。这次会议宣读了以下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1.哲学民俗学的问题:比较哲学之确定性与局限性(贝奥尼渥-布路希里,东京大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日本学术界流行的各种中国历史分期学说,我曾在“东洋史的分期论”(见《爱知大学文学论丛》9、11,1954、55)一文中作过概括的展望,最近西岛定生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特征的讨论”(见《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东京大学出版,1958)中又论述到这个问题,可是补充的地方很少。不过,自从1954年郭沫若、翦伯赞一行访问日本以后,日本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部省为了控制非常时期中的学术思想,于1936年9月制訂了日本諸学振兴委員会章程。根据这一章程的規定,于1937年11月成立了教育学会,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接着在1940年10月间举行了第二次发表研究成果的大会。当时,广島大学、东京大学、庆应大学以及其它大学的教育学工作者因嫌該学会的課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过于片面和单調,并为开辟更能自由进行研究和发表成果的  相似文献   

7.
由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吉林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历史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4家单位联合发起筹办的1993年“明史海峡两岸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年多的准备,2月7日到2月10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宾馆隆重举行。大会组织委员会收到中国明史学会秘书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以及香港、美国、日本明  相似文献   

8.
由辽宁大学、辽宁社会科学院、旅大市社科联和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0月5日至10日在旅大市举行。参加此次盛会的有包括东北三省在内的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八十九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报刊和出版社的代表共一百八十八名。还有来自友好邻邦日本关西大学的教授大庭脩和松浦章先生、早稻田大学的山田豪一和东海大学尾形洋一先生等四位学者。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明代和清代蒙古史研究,利用过不少蒙文史料,迄今为止已发表了若干篇论文。今天,我着重就有关明代蒙古史的蒙文史料谈一点个人看法。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收藏的蒙文史料。在日本,东京的东洋文库是有关亚洲史的最著名的藏书机关,此外,东京大学的东洋文  相似文献   

10.
《日本社会构造》(东京都:东京大学出版会 1981年204页)本书是1980年出版的“大学讲座”的修订本。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指出:尽管发生了明治维新,但日本人的性格却是在家庭、村落和市镇中  相似文献   

11.
应韩国木浦大学邀请,我校中文系王学渊教授、柳和勇副教授出席2002年9月27日至28日在木浦大学举行的“东亚细亚岛屿·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大会。应邀出席本次学术大会的有中国学者6人,分别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湛江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另有日本、韩国学者多人。与会学者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交流的11篇论文有两个重点:一是东亚细亚海洋史与文化交流;一是东亚细亚海洋文化的地域性。王学渊教授的论文《一代海商的悲剧———兼论明代的“海禁”与“倭寇”》揭示了海禁的实质是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日本蒙古学秋季大会于 1999年 11月 2 0日在日本国大阪府桃山学院大学圣彼得馆召开。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外大、大阪外大、日本大学、冈山大学、京都学院大学、桃山学院大学、东洋文库等日本十余所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从事蒙古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小泽重男、吉田顺一、乔本胜、莲见治雄、栗林均、中见立夫等人及在日攻读博士学位的国内外学子共 60多人参加了大会。与会代表中还有蒙古国及中国的特邀代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乔吉和杂志社副编审张双福应邀出席大会。大会由日本蒙古学会会长小泽重男先生、副会长…  相似文献   

13.
日本学院哲学开端于1877年(明治10年)明治绝对主义政权创办的“东京大学”。这是以洋学为基础的日本第一所近代大学。东京大学的前身是旧德川幕府时代的“蕃书调所”(安政3年),后改称开成所(文久3年)。明治维新后,新政府接管开成所同以儒学为主的“昌平堂”合  相似文献   

14.
日本历史学研究会于5月28、29日两天假东京明治大学举行了1960年大会。在第一天举行的全体大会上,讨论了一年来的学会活动总结及今后的活动方针。同一天下午,在安良城盛昭教授的主持下举行了报告讨论会,题目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诸阶段”,会上宣读了4篇论文报告。吉冈昭彦以“关于欧洲封建制的若干问题”为题,作了报告。报告共分为4节:1.作为封建制社会原始形态的小农经营的家族形态;2.村落共同体问题以及村落形态和庄园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四年五月,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专家王仲荦先生,应日本东京大学、山口大学、京都大学、九洲大学的邀请,赴日讲学一月,先后在东京大学作了《魏晋封建论》《魏晋文化的玄学与佛教》和《回忆章太炎先生》等的演讲,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问题作了解答。在访问期间,日本报刊多次报道了先生讲学实况,热情的赞扬先生访日成功。事后,香港报刊系统地报道了仲荦先生在东京大学讲学内容。认为先生  相似文献   

16.
日本西夏学者荒川慎太郎博士对东京大学所藏西夏文“大智度论”残片的外表形态、内容、文字注音、语义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认为这类残片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日本对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以推动国内禅学研究和中日两国佛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我校哲学系于3月27日至31日举办了中日禅学研究研讨会。应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日本正式代表为日本驹泽大学的五位教授。列席研讨会的还有驹泽大学副校长、著名中国佛教史学者阿部肇一教授和佛教民俗学学者峰岸孝哉教授,原北大留学生、现驹泽大学讲师中条道昭等。现正在北大留学的驹泽大学博士生小川隆和东京大学博士生辛岛静志也参加了会议。国内则有各地高等院校和社科院的佛教学者约五十余人。研讨会听取了日本驹泽大学五位学者所做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是,冈部和雄教授:“中国佛教的研究状况和问题点”:由中良昭教授:“敦煌禅籍的研究状况和问题点”:石井修道教授:“中国唐宋代禅宗史的研究状况与问题点”。  相似文献   

18.
中日学者清入关前史学术讨论会即将于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为了迎接这次盛会。本刊编辑部和本院明清史研究室特联合开辟本专栏。选登一组清入关前史的文章,作为向这次大会献礼,并借此欢迎日本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19.
由东北师大历史系主办,胡维革和程舒伟两位副教授主持召开的全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近百年社会”学术讨论会,8月7日~11日在我校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江苏、河北、广东、湖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专家、学者45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大会开幕式上,东北师大副校长史宁中代表学校讲话,王维礼教授代表中国现代史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6,(11)
8月15日清晨,小泉身着黑色礼服在纷飞细雨中参拜靖国神社时,东京大学的安田讲堂内回荡着昭和天皇的“终战诏书”:“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小森阳一,东京大学教授,安田讲堂的反战声音出自他的安排。“我作为日本国民,感到羞耻,而且难以忍受这种羞耻感。”他说。语气平缓,但坚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