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早有结论,这就是,它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但是,资本主义将如何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作出具体的描绘,即使作出了某些设想和结论,也有待实践的检验和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表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能以和平、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经济理论最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最强大的理论武器,这一切都源于马克思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哲学观的改造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形成的逻辑前提,马克思首先确立了客观科学地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形态,而非终极形态,这为其分析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术语革命"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形成的逻辑核心,通过剩余价值概念,马克思揭示出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的逻辑,发现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不仅会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并激起无产阶级的反抗,而且还会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逻辑,为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现实,同时也需要努力实现一些"术语革命"。  相似文献   

3.
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依然具有回应时代的张力.这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依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而勇于自我纠错.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平稳发展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正确的体认,也更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进行理论反思,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依然具有回应时代的张力.这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依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而勇于"自我纠错".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平稳发展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正确的体认,也更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进行理论反思.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股份经济作过论述,虽然他们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股份经济,但没有作出“股份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论断。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整个思路来看,股份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一出现就存在,而是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信用推动了资本集中,才使“股份公司”这种经济形式应运而生。马克思在考察股份经济产生过程时谈到,在资本主义生产初期,某些生产部门所需要的最低限额的资本就是在单个人手中所能找到的,这就引起了国家对私人的补助,促使某些工商业部门的经营享有合法垄断权的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以下简称生产劳动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它的某些原理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如何有效运用,在经济学界引起了不少分歧。因此,扼要地重温一下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前提和基础。但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人们在往因为难以对之作出一个科学的界定而导致一系列理论上的困惑和实践中的失误。要摆脱这一困境,需要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所固有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马克思的理论,才有可能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一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晚年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入手,研究了东方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创新思想,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的问题,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为蓝本的。马克思一生的两个巨大贡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也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剖析而建立起来的。但是,马克思在他一生的理论著述中,始终没有忽视对东方社会的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东方社会时所阐述的一系列观点,特别是关于在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的条件下东方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跨越实践有着重要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对工业化初期的资本主义英国进行批判分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甚至抵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应不拘泥于理论教条,而应当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社会主义财富论,这不会导致对整个马克思经济学的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