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我们各级政府的汉字规范化宣传工作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停止,但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却未见好转。两次规范汉字测试表明,这与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对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也与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着直接联系。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初见成效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汉字规范化也应纳入法制轨道,而且应该从各级各类学校抓起,首先从教师抓起。  相似文献   

2.
一大学公共书法是高等师范生的必修课之一。这一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写技能和书法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地书写规范化汉字;有一定的书法欣赏能力。从广义上讲,大学公共书法教学应包括书写技能的训练和书法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两大任务。书写属于实用范畴(或者说侧重于实用性而疏于艺术性),书法艺术欣赏则属于审美范畴(或者说侧重于审美而疏于实用性)。这二者相辅相成。因为在书写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必然要了解点画书写的笔法、结体平衡的字法以及和谐统一的章法,这些都是书法艺术欣赏的基础知识。而书法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汉字8015个,分为三级),这是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满足当今社会各领域用字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是建国50多年来汉字规范的总结、继承和提升。《通用规范汉字表》收一级字3500个,主要是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等基本用字需要。为了满足人们用字需要,笔者将3500个一级字字音、笔画、古今造构字类型进行了标注。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目前大力推进汉语国际传播的现状,指出汉语自身存在着方言多、汉字难、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认为要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就必须加强汉语语言规范的层次性、科学性、世界性,用规范化的标准来加以要求.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汉字8015个,分为三级),这是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满足当今社会各领域用字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是建国50多年来汉字规范的总结、继承和提升。《通用规范汉字表》收一级字3500个,主要是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等基本用字需要。为了满足人们用字需要,笔者将3500个一级字字音、笔画、古今造构字类型进行了标注。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启功先生10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来解读启功先生关于写字和书法的一个重要观点——实用汉字先于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不能违背书写规则。汉字的美化有自然美化与艺术美化两个层面,书写规则属于汉字的自然美化层面。书写规则是社会使用汉字的人在熟练书写中摸索出汉字规律从而形成的写字习惯,又由习惯提升为规则。对于书法艺术来说,书写规则是它的底线与基本功。书写教育与书法教育属于不同层次的教育,二者有关系但不能混淆。我们不需要把全民都培养成书法家,但需要中国公民从小接受书写教育,提高文字素养。书法家需要的是在正确熟练书写的基础上产生独有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建立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对书写纯熟、高超的技巧上。书法艺术是精神成品,心灵美才能造就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汉字8015个,分为三级),这是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满足当今社会各领域用字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是建国50多年来汉字规范的总结、继承和提升。《通用规范汉字表》收一级字3500个,主要是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等基本用字需要。为了满足人们用字需要,笔者将3500个一级字字音、笔画、古今造构字类型进行了标注。  相似文献   

8.
汉字发展的过程也是汉字不断规范的过程.新中国建立以后汉字规范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受到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用字习惯的冲击,既要继续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扩大对外交流,又要巩固汉字规范化取得的成果.专家学者和国家职能部门均应做出新的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汉字象形性的书法审美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书法这座艺术宝殿是在汉字书写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但汉字与书法又有着本质的差别。汉字是交际工具,是符号性的东西,是物质的;书法是艺术,是供观赏的,是精神的。汉字是象形的,它具有表音文字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形态美,从而奠定了书法家对汉字的种种美进行卓越创造的坚实基础。汉字的发展经由了象形走向不象形,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从象形走向更高层次的艺术象形。汉字结构的象形发展为书法中的艺术象形,是汉字的象形在书法艺术中的升华,这种升华和汉字的象形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书法艺术作为个体的创造,它是书者个性情志与精神的体现。书者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的融入,使书法艺术成为一种富于个性精神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汉字8015个,分为三级),这是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满足当今社会各领域用字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是建国50多年来汉字规范的总结、继承和提升。《通用规范汉字表》收三级字1605个,大多是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用字。将1605个三级字字音进行标注,可满足人们用字需要。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华夏民族之根,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初创汉字至今用规范化汉字的演变过程,揭示唐楷书法在其中起了不可磨灭的桥梁作用,启示在书法实用性萎缩的今天,唐楷书法的艺术性更能得到升华,更能体现它的精粹性与高品格性,电脑字永远代替不了它。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书法艺术与文学趣味之间的关系为着眼点,以中国书法史为经略,展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趣味对同期的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并以魏晋风度、盛唐气象为个案,着重剖析二者之间的相互浸濡与融汇。  相似文献   

13.
“趣”是中国书法理论批评视野的重要审美范畴,书“趣”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书法审美概念,它在汉魏六朝被引入书学批评中;唐宋时期得到充实和发展,并逐渐升格为一个书法审美批评范畴;明清时期,论家对“趣”作为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来源、生成等予以了深化论述,“尚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兴局面,体现为一种时代艺术精神和一股艺术审美思潮相别于前朝。  相似文献   

14.
十六国北朝碑刻的破体现象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融合多种书体特征的"破体书"和大量俗体字上。本文由分析"破体"概念的内涵入手,试从书法和文字两个方面分析十六国北朝碑刻的破体现象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日本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法书的传入和影响,可以分为早期和以后的三个时期加以说明.早期始于文字和汉文化的传入.第一期(初期)平安时代到奈良时代(710- 1185),在这一时期,日本开始主动、大规模且长期推行吸收大陆文化,即史称为遣唐使的活动.晚唐以后,全面追随和模仿的倾向走弱,受此影响,与"唐样"即中国风格书法继续大行其道的同时,所谓"和样"即日本风格的书法也开始出现、确立,书法的变迁从一个方面展示,日本的民族文化萌出新芽.从载体来看,书法和书法交流仅属于少数社会上层即贵族阶级.第二时期(中期)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1185- 1868),这一时期,宋代书法向唐朝书体挑战的风潮影响到日本,到江户时代,"唐样"与"和样"终成两分天下的局面.第三时期(后期),明治维新以后(1868-),第三时期为期很短,但是冲击力极大.中国众多书法家的法帖流入日本,不仅使得日本书法界异彩纷呈,也深刻推动了书法理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书法开始走向一般民众.  相似文献   

16.
书法在中国一般特指为汉字的书写艺术,然而东巴文字书法和汉字却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种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还可能是同源,在早期都用于宗教活动。但当今的东巴文字书法创作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且处于起步阶段,汉字书法中魏碑艺术自然、稚拙、生动的特点和其产生于民间,通过字体结构的生拙趣味、刀刻石痕和风化剥蚀的沧桑漫漶感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趣味,东巴文字的特点与此相合,可从魏碑中学习这种趣味并用于书法创作中。  相似文献   

17.
作为朝鲜古典汉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高丽五百年文坛的汉诗创作一派繁盛。究其外在原因,与中国文化、文学交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高丽效仿唐代而施行的科举制激发了高丽士子学习汉诗的热情,由之而兴起的私学制度又为他们学习汉诗提供了最佳学习平台;高丽时期汉诗的兴隆还得益于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吸收与融通,形成了儒家思想影响占据主导、释道思想影响为辅的三位一体的汉诗主题意蕴格局;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对高丽汉诗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高丽、中国两国间文人和文学交流对高丽汉诗的兴盛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笔墨遒劲、嗜书尤甚的帝王书家,其在书法实践上的成就以及对后世书法理论和审美意趣的基奠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太宗对书法的挚爱主要表现为:始开崇王之风,躬耕翰墨书论,督学馆设书科。其"法度森严""雅正中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恰当地诠释了初唐书风的审美风尚。"书""教""论"贯穿了唐太宗书法艺术的整个生命历程,也为唐太宗的翰墨情结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成就作了贴切的注解。  相似文献   

19.
在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中,有不少中国文人由于种种原因东渡扶桑,在形成一次移民浪潮的同时,也掀起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向日本进行文化传播的高潮。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文人在儒学、教育、史学、文学、武术、建筑、书法、绘画、医学等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孟频生活在南宋末元初,是著名的书画家。杨维桢生活在元末明初,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文章对他们的为人为官、书法风格及在书法史上的意义和影响作了比较分析,展示了他们两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不同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