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公司请来的大牌美国人力资源专家,先问了十几个培训参加者一个小问题:“你们说,开车的人进了加油站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开车的人进加油站还能干什么呢?“加油!”超过一半的人都这样回答。从老师略显失望的眼神里,大家看出这显然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所以又补充了“歇会儿”、  相似文献   

2.
同丈夫去纽约度蜜月前,我在家里的抽屉里看到一本发黄卷边的日记本,是我父亲写的日记。我捧着日记本,慢慢地坐下来,一页一页地翻看,上面的字迹浅淡,散发着岁月的味道。父亲生前一直喜欢旅游,日记里记录着他旅游的时间、地点及住宿的地方。日记里也有他去纽约的记载,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沿着他的足迹游玩纽约。  相似文献   

3.
在去年美国如火如荼的选战中,小布什虽以微弱多数战胜克里,获得连任,但今后的日子并不轻松。这是因为小布什在第一任期内,不仅以反恐之名发动伊战,而且国内经济也频现危机,一直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在小布什坚定的反对者中,不仅有大名鼎鼎的金融炒家索罗斯,而且有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从2001年小布什履任以来,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克鲁格曼就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上,以学者的责任和良知,深入剖析小布什政府的政策,从加州能源危机、安然事件、社会保障计划到减税政策、伊拉克战争,并逐渐成为小布什政府…  相似文献   

4.
劳拉:与希拉里绝然不同的追求 现任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布什现年54岁,出生在得克萨斯州密特兰县一个富裕的家庭。她拥有图书馆学系学位。她务实而幽默,近年来,一直在得州从事提高大众识字能力及普及乳腺癌知识的工作。与咄咄逼人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迥然不同,劳拉她对政治不太感兴趣。但她始终以低调的风格影响和支持小布什。在小布什竞选总统期间,总是给丈夫抚慰,并及时和巧妙地予以提醒。小布什入主白宫,劳拉功不可没。 劳拉随丈夫入主白宫后,她决心要将白宫装扮得舒适、大方、简洁而得体。她以古罗马式的风格为丈夫…  相似文献   

5.
父亲和母亲认识的时候,母亲29岁,父亲30岁,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剩男剩女”。 他们认识的时候,母亲在村里当小学老师,父亲在县城中学教书。他们的第一张合影,就是结婚照。照片上,母亲羞涩地笑着,父亲则一本正经地坐着。照片旁边,郑重写着4个字: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6.
2004年4月的一天傍晚,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电话响了。电话是小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布什打来的。芭芭拉·布什的腿疾又犯了,正在德克萨斯州的医院里接受治疗。但是芭芭拉·布什的心情好像还不错,她爽朗地说:"没事,一点小毛病,过几天  相似文献   

7.
伴我同行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七口人靠父亲那微薄的工资来打发日子。但乐观的父亲没有为生活上的贫穷和工作上的压力所压倒。在我印象中,父亲永远是带着笑不完的微笑,一顶滑稽的帽子盖在他那微秃的头上,手里拿着一根英式手杖,他对我们说这样显得年轻,嘴里叼着一个他永远离不开身的玉龙烟斗。听说这个烟斗是宋朝传下来的传家宝,父亲对它非常的喜爱,曾对我说就是穷到要饭的地步,也不会卖掉它的。  相似文献   

8.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03-1873)出生在德国一个大公国的首都。他的父亲经营盐、颜料.经常利用所经营的原料做些化学试验.这在李比希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化学的种子。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父亲的作坊当助手时.每天晚上母亲都要听取他的自我表扬——这是最有效的使儿童进步的教育、强化方法:父亲在李比希14岁时介绍他认识了皇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使他有机会借到许多自己热爱的化学书.他如饥似渴地读着、消化着,如痴如醉地试验着、观察着、记录着。  相似文献   

9.
5月里一天,到朋友老王家串门,一起观看了以美籍华裔青年轮椅斗士张士柏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生命交响曲》。我们都很受感动。年逾花甲的老王意味嘘不止。我决定采访这位祖籍宁波的杰出的“小老乡”。6月5日下午,当我第一眼见到他时,从里屋出来坐在轮椅上的张士柏同电视剧片头出现的一样,穿着白色长袖T恤衫,胸前一条宽皮带把他绑在轮椅上。一头黑发的他憨厚地微笑着同我们打招呼。他父亲张东平先生将他推到外面大屋长桌边,他慢慢将套在右手指头上一个奇形锥体抖落在桌上。我瞥见里屋地的没有椅子的办公桌上放着电脑、电话、文件夹、…  相似文献   

10.
缷任总统后的克林顿曾到亚洲某知名大学发表演讲。其间,一个学生问他:“克林顿先生,在您看来,小布什总统攻打伊拉克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这是个并非容易回答的问题,它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国际问题。但克林顿不慌不忙笑答:“我想这完全是出于嫉妒。”  相似文献   

11.
行动迟缓,但丝毫不给人以老态龙钟的感觉;风霜染白了鬓发,岁月雕出了满额的皱纹,但不老的是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讲话铿锵,底气十足,倒显一派学者风度。于光远,同孙冶方、许涤新、薛暮桥曾代表中国当代经济学的最高学术水平,在经济理论界享有“四大名旦”之称。“读高三的我,成了教高三生的小老师。”知于光远者众,知郁钟正者寡。其实,于光远本名就是郁钟正,他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职员家里。“父亲和母亲结婚后第二年,我在上海降生。那时父亲在北京任职,出生两个月后,妈妈带我去北京时,父亲才第一次见到我。父母共生了9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空心鸡蛋     
男人自从和妻子离异后,就一个人带着女儿小叶子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而小叶子也乖巧听话,每天放午学回家,总是按照父亲的吩咐,煮好两碗面条。父亲爱吃煎蛋,而小叶子喜欢吃煮鸡蛋。于是,在父亲那碗面条上,总是放着煎好的鸡蛋,而自己的这碗面里,总是埋着一个煮好的鸡蛋。  相似文献   

13.
晚饭后,顾小北钻进了自己的房间,听到母亲在客厅里数落着父亲,一声盖过一声。她闭着眼睛也能想到,父亲一定坐在沙发里默然不语。这次,她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伸张正义,而是嘴角掠过了一抹微笑。  相似文献   

14.
你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女们骄傲的精彩片段。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  相似文献   

15.
她全家移民到美国旧金山,父亲做着服装生意,当时,她家的生活水平处于美国人当中的中产阶级。 在她读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期间,家里发生了变故。父亲受一位叫斯科特美国商人的怂恿,与他合伙投资开了一家电子公司。对电子行业不太熟悉的父亲,把服装生意上的大部分资金都转移到了电子公司的投资上。  相似文献   

16.
每天放学,父亲总会到学校接我。 我曾疑惑地问他:“爸,你来接我,不载客挣钱了?” 他总是笑着说:“小宇比钱宝贝哟!先把你送回家,再去载客嘛。”靠在父亲温热的背上,感受着从他身上传递过来的脉脉温情,我心里荡漾着幸福的涟漪。  相似文献   

17.
微小说     
手机震,有一条信息“我决定去告白了!”他和她一直是好朋友,可她一直爱着他,“哦……那你加油。”“我在她家门外好久了,不敢敲门。”“大着胆子敲吧!我挺你!”“你说她会答应吗?”“我不知道。”她放下手机,不争气的掉泪。手机又震。却是电话,她接了……“你开下门吧,我还是不敢敲。”  相似文献   

18.
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受过良好教育。那一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估计自己快不行了,便把他叫到跟前,拿出一张白纸对他说:“儿子,你看这上面有什么?”他看了一下,什么也没有,便对父亲说:“白纸一张,什么也没有。”父亲笑了,立即把纸转过来让他看背面,上面写着一行字:先看反面再看正而。  相似文献   

19.
她父亲曾是一名南下干部。在她16岁那年,她跟随父亲来到福建永定县一个贫困的山村下乡干活,那时的她日夜盼着回城。6年后,她终于盼到了那个时刻。可真到走的那一天,她才发现那片土地已经收藏了自己美好的年华。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劳动报》不久前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了美、俄、法、意四国领导人的用人策略。 遵循传统的小布什 在美国政界有一个传统惯例:新总统会吸收历任总统的人员加入自己的班子。例如,奥巴马邀请克林顿的亲密战友出山。不过,奥巴马上任不久,评价他的用人之道还需时日,而小布什在用人方面则具有相当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