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王伟玲 《人才瞭望》2005,(10):90-90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这样个故事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拾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从数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看,三个人完全可以通过排列组合,公平分担拾水工作,何致于没有水喝呢?看来问题的关键是三个人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共同找到个三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法,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在此可窥斑。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一天都会因各种事情和大量的人接触。由于年龄、个性、兴趣、爱好等的差异,沟通时难免会有不同意见发生。尤其在一个组织或企业里,我们都是根据各自分工,  相似文献   

2.
李华振  张昕 《人才瞭望》2005,(11):83-83
注意1:不要让多个和尚挑水 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以往的批评家都把罪错归于和尚身上,认为是和尚的私心在作怪。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错在于方丈,因为和尚作为庙里的“员工”,要听“领导”(方丈)的安排,方丈是授权者,和尚是被授权者。如果不是方丈授权(实质上是指派)甲、乙、丙三个和尚去打水,大概没有哪位和尚愿意学习雷锋好榜样。作为授权者,方丈如果“一权一授”,让一个和尚去打水,他就能一次担两桶水.而“一权两授”,让两个和尚去打水,就只能一次抬一桶水了”一权三授”时,三个和尚连一桶水都搞不来了。同样道理,老总在授权时,也应尽量做到一权一授,不要一权多授。  相似文献   

3.
不妨少几个和尚文/王琳“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则寓言故事早已被人们听嚼烂熟知。虽然“和尚多了不念经”的道理谁都明白,但真要接受起来却不易,致使不得不旧话重提,老寓新解,再议个和尚与三个和尚的辩证关系。机关精简后,摒弃了机关...  相似文献   

4.
和尚争功     
《人才瞭望》2006,(6):107-107
三个和尚在一所破寺院里相遇。“这所寺院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撰文 《人才瞭望》2008,(7):104-105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后续…… 深夜,三个和尚虽然都渴极了,却仍然互不理睬。这时,一只小老鼠神气活现地跑出来。它登上烛台,弄倒了蜡烛,烧着了幔布。哎呀!寺庙着火了}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小时候是个混饭的和尚,每天肚子饿了就得念着歪经去讨饭。但他的大明王朝决计不是讨来的。那时候他身无分文,只有要饭的一双手。后来兵荒马乱,谁都吃不上饭,谁还管他?他只好报名从军,押上自己的命,说是吃军饷是骗人的鬼话,  相似文献   

7.
倪俊 《人才瞭望》2006,(7):83-83
知识管理实际上解决的是企业管理中1+1+1〈3的问题.即系统组织的力量小于个人力量的综合。对于个人的潜力,往往只发挥了很小的一部分,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大?至于组织和人是一个道理,谁能知道自己的组织究竟有多大的潜力呢?一个人、一个组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系统运作的机制,以及由此机制所演化出的学习、应变、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往往可以释放组织巨大的能量。而只有核心思想、核心管理模式、核心竞争力演化出来,组织的潜力才能真正被开发出来。  相似文献   

8.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寓言说明了在一个缺乏制度和文化的团体内,每个个体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了零产出的极端情况,最终既损害了集体,也损害了包括其自身在内的每一个个体。  相似文献   

9.
和尚买梳子     
一个公司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经过重重面试最后还剩下三个人,该公司是生产梳子的,最后一道考试题便是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三个人都回来了,结果分别如下: 甲:经过努力,最终卖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无数的寺院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痒难耐,说服他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的工具卖了出去)。 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正在绝望之时,忽然发现烧香的信徒中有个女客头发有点散乱,于是对寺院的主持说,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10.
李淼 《人才瞭望》2006,(5):79-79
有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到了油缸边一看,油缸里的油只剩一点点在缸底,并且缸身太高,谁也喝不到。于是它们想出办法: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去喝,第一只喝饱了,上来,再吊第二只下去喝……。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在下面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今天总算我幸运,可以喝个饱。”第二只老鼠在中间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让它喝完了,我还有什么可喝的呢?还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  相似文献   

11.
一次魏文侯找到扁鹊,问他:“我听说你们家兄一弟三个人都学医,那么谁的医术最高?” 扁鹊脱口而出:“我大哥的医术最高,二哥次之,我最差。”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相互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我们的“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要让它产生聚变,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之一。在人与人的合作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从重庆沿江而下,过了忠县,可见一孤峰屹立北岸,峰项有一塔,其景甚奇,这就是石宝寨。相传石宝寨的塔内本有一洞,称“流米洞”,每日有米自动从洞口流出,供和尚们享用。终有一天,有个和尚不知好歹,偷偷将洞口凿大,图谋多捞一把米上街换钱,不料,天不从人愿,从此那洞竟粒米不出了。 一个出家的和尚,属于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人,竟然动了非分之想,做了非分之事,为捞点外块,结果使“流米洞”断流,难怪古人云:人之病莫甚于贪。 古往今来,患上贪病的人不胜枚举,其下场基本相似:小则害人害己,如石宝寨的和尚,不但让他人没米吃,自己从此  相似文献   

14.
《人才瞭望》2006,(10):86-86
第一.数量合理。团队奉行的不是人多力量大的原则,而是根据需要来确定人数。需要十个人就可以搞定的问题,找来十一个人,那么这第十一个人来了做什么呢?吃闲饭吧。单单吃闲饭也就罢了,偏偏人不是动物.往往吃饱了,就找事干.干着干着,就出问题了。团队人数相比实际需要人数过少也不行。十个人能搞定的问题,找五个人干.难道要拿这五个人当牲畜用?  相似文献   

15.
弄丢自己     
眼睛只盯着他人的脚步,最后会找不到自己两个同学,大学毕业一起来广州闯天下。甲很快做成了一单大生意,升为部门经理;乙业绩很差,还是一个业务员,并且成为甲的手下。乙心理不平衡,就去庙里着急地找和尚,求神明相助。和尚说:你过三年再看。三年后,他找到和尚,很沮丧地说:甲现在是总经理了。和尚说:再过三年你再看。三年又过,他又去见  相似文献   

16.
非父莫属     
一男士中了奖,奖品是一个玩具。家里有三胞眙,玩具怎么分昵?他只好把三个孩子都叫到跟前,说:“谁最听妈妈的话,从不和妈妈顶嘴,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就乖乖地去做什么,谁就能得到这个玩具。”  相似文献   

17.
忠诚     
爱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是忠诚!三个月前,妻子的单位派她去外地出差半个月。在火车站刚送走妻子,我的手机响了起来。“喂,是马明吗?”一个十分熟悉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是,您是哪位?”我一时真猜不出她是谁。“我是徐晶!你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如前几年在讨论恢复社会科学学部制时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的掌握及发展战略的制定、重点攻关的确定?二、谁来管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引导、协调、监督、服务工作?三、谁来扶植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幼稚学科?四、谁来团结整个社科界,组织协作搞综合性研究?五、谁来评定和奖励全国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六、谁来指导、监督全国社会科学基金的分配和协调?七、谁来负责社科研究成果转化?八、谁来管理协调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要解决这么多复杂而宏观的问题显然是力不从心。但是不少专家相信,…  相似文献   

19.
●啤酒说:喝我的人一般都浪漫!白酒说:喝我的人一般都豪爽!红酒说:喝我的人一般都有钱!酒精说:哼!没有我,你们都是水货!  相似文献   

20.
管理沙龙     
1 表扬是一种“翻倍法” 表扬的力量有多大?表扬就是鼓励下属工作积极性的一种翻倍方法。表扬能让一个人为你甘心服务吗? 作为一个领导、主管,你也许对表扬的力量有所怀疑而不敢使用。现在,你必须改正过来!你希望一个人誓死忠实于你并全力支持你吗?你希望得到他的精诚合作和甘心情愿地服从吗?你希望他信任你并尊重你吗?只要你希望得到这些,那你所要做的只有一样:表扬他,不是一次,而是要经常地表扬他,不怕次数多。 表扬他的方式很多,比如说告诉他,他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你是如何如何地需要他,几乎到了离开他就不行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