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海明威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多视角的、象征性的、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塑造了一个垂死的作家——主人公哈里,他虽然惧怕死神的到来,但最终期望把自己的灵魂升到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顶,达到精神超脱,虽死犹生,超越自我的境界。成功地描述了哈里的内心活动,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矛盾,一个矛盾的解决往往伴随着新矛盾的产生,人类正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进着自身的发展。《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精品,主人公哈里的一生都挣扎于各种矛盾之中,其中包括他对待爱情的矛盾哲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对待生与死态度的矛盾纠结。在各种矛盾的会通交织下,哈里的灵魂极度压抑,在自然的救赎下矛盾逐渐消解,他也最终完成了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3.
净化与救赎——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名作《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篇充满深层次象征和隐喻的短篇小说.它通过对自然和死亡独特的描写,表达了净化与救赎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在作品中既表现为自然拯救,又表现为死亡救赎;大自然以其自身的纯洁与恒远、死亡以其特殊的形态和形而上的意义对人的生命和灵魂进行净化和救赎;在自然拯救和死亡救赎的双重作用下,主人公哈里历经了由“肉”到“灵”,由有限到无限的生命历程,完成了对死亡的超越,使死亡获得形而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的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存在主义思想,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命题,可以为我们解读《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里形象提供全新的视角。哈里长期生活在自欺之中,贪图享乐,将自己的堕落归咎于情人海伦的富有,直到生命走到尽头他才幡然醒悟。哈里的人生悲剧充分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关于"自欺"、"自由"和"焦虑"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5.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死亡为主题,以复调多声部为叙事方式,通过画面交织、人称更替、内心活动等意识流手法凸显文本对话框架,并对小说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精神感受、语言狂欢做出了合理解释,彰显现实死亡和艺术死亡的二元对立,并给文本增添了陌生化效果。复调叙事的存在,再次有力证明了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原型范畴理论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热门话题。将原型范畴理论与海明威的作品相结合研究发现,虽然《印第安营地》创作于海明威的文学生涯早期,反映了年轻时期的海明威对生与死、善与恶等原型范畴的感悟,正是这些感悟才帮助海明威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将生与死、善与恶等原型不断拓深,创作出了诸如《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经典之作,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印第安营地》都会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的小说中,有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经典的《杀人者)”①,也有被称为海明威一生中最优秀的短篇《弗朗西斯·麦康伯幸福却短暂的一生》和《乞力马扎罗的雪》。而《一个干净的明亮的地方》尽管在国内提及它相对较少,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却是美国评论界经常讨论的话题。不少评论家将它列为海明威短篇小说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本文拟从该馆的艺术特点和主题两方面浅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既没有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海明威笔下带有“重压下优雅风度”的“硬汉形象”(codehero),也没有描写战争和暴力的惊险场面,更没有…  相似文献   

8.
小说《伊凡· 伊里奇之死》描写了主人公伊凡从患病到死亡的经历,呈现了伊凡在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下的心灵挣扎.小说中,疾病不仅象征着生理意义上的身体状况,同时承载着托尔斯泰对存在与死亡的认知,是托尔斯泰运用隐喻艺术思维创造的文学意象.文章通过细读伊凡的疾病体验,分析小说中的疾病隐喻,如身份的转变与建构,自我的审判与觉醒以及作者对社会病态、异化现象的批判,深入解读托尔斯泰赋予疾病的多维意义.  相似文献   

9.
俄国形式主义最关心的"陌生化"手法指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语言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超越日常已熟悉的知觉感知而获得对审美客体的全新认识.本文运用"陌生化"理论分析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语言方面的反常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比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充满爱心的格里高尔的凄凉的死亡结局和托尔斯泰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伊凡死而知爱的欣喜重生,揭示了在自由与沉沦、个性与孤独、逃避与抗争的矛盾与荒谬的存在主义生存境遇中爱的基本原则——守与自由存在而让他者自由存在,而在人类寻求自由的过程中,死亡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安&#183;波特的短篇小说一向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见长。以《被遗弃的老祖母》为例,她的创作手法师法沃尔芙和乔伊斯的意识流,同时又糅合进狄金森想象的弥留之际的体验和弗罗斯特的人生观。也许是巧合,也可能是有意,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将安&#183;波特的这种融各家所长于一炉的创作手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一书中明显表露出《圣经》情结。他把女主人公凯瑟琳塑造成了耶稣基督的化身.多次用《圣经》中常见的“尘土”意象作为象征性的背景。他还借男主人公亨利由恶到善的思想转变过程,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罪恶人类注定走向毁灭.只有弃恶从善。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这一深刻主题,从而在作品中“复活”了《圣经》一书中对人类“救赎之途”的期望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小说中的电影化风格,是以叙事、写景的客观视觉化、对话简洁生活化和对蒙太奇手法的灵活运用为重要标志的。这种风格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并在《永别了武器》、《世界之都》、《乞力马扎罗的雪》和《丧钟为谁而鸣》等中得到高度表现。它的出现,无疑是对当时电影高度繁盛状况的呼应,也是对传统文风和表现手法的一种冲击。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初,意识流小说在西方文坛上异军突起,经久不衰,其主要特点就是侧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典型的意识流作品有法国作家爱杜华·杜夏丹的《斫却月桂树》(1887)和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流水年华》(1928);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和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罗维夫人》(1925);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狂怒》(1929)和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1932)以及当代女作家乔·卡·欧茨的《海滨姑娘》(1974)、《29条臆想》(1979)等。然而,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并非始于意识流小说。远的不提,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就不乏其例。19世纪后期的一些俄国作家更加重视人物的心理剖析,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问题在于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大相径庭。本文试图将这两种心理描写进行对比,就其不同之处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一向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见长。以《被遗弃的老祖母》为例,她的创作手法师法沃尔芙和乔伊斯的意识流,同时又糅合进狄金森想象的弥留之际的体验和弗罗斯特的人生观。也许是巧合,也可能是有意,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将安·波特的这种融各家所长于一炉的创作手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巨匠 ,《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长篇小说 ,本文以该小说为切入点 ,从史诗描写、心理分析、艺术对比、拱形结构等多个角度 ,展现了托尔斯泰创作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一向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见长.以《被遗弃的老祖母》为例,她的创作手法师法沃尔芙和乔伊斯的意识流,同时又糅合进狄金森想象的弥留之际的体验和弗罗斯特的人生观.也许是巧合,也可能是有意,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将安·波特的这种融各家所长于一炉的创作手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大量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从社会语用学中语言与性别的角度对比分析主人公哈利和海伦的语言特点,探讨这些语言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得出结论:一方面,男女主人公性别话语分析为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新的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哈利的语言属于一种"强势语言",而海伦的语言属于一种"无势力语言"...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以心理描写大师著称。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以成功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和特殊心理,准确、细腻、生动,有着独特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杰克·伦敦虽然曾宣称自己批判尼采及其超人哲学,但是尼采的超人哲学在他的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作品《荒野的呼唤》和《雪虎》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不过,两部作品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在《雪虎》中,实际上隐含作者对超人哲学的某些否定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